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学军 《教师》2012,(32):100-101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多年来,湖南省湘潭县第九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通过创建“学习型校园”“研究型校园”和“幸福型校园”,大力发展学习文化、合作文化和人本文化,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解琛 《教育》2015,(1):4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正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的办学特色,腰鼓、太极扇、剑术等传统体育健身项目成为该区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中,第55中学琥珀名城学校是传统腰鼓特色学校,学校设有腰鼓工作室、鼓文化教室,并编写鼓文化教材,开设腰鼓培训课,把腰鼓文化融入素质教育中。图为该校学生在大课间打腰鼓。  相似文献   

3.
《小学青年教师》2014,(1):F0004-F0004
蚌埠师范附小始建于1957年,是一所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校。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1900多名学生,教职工81人。学校曾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安徽省特色小学”“安徽省示范家长学校”“安徽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安徽省红旗大队”“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蚌埠市示范小学”“市级平安校园”“蚌埠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蚌埠市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其内在底蕴的反映、办学理念的载体、精神内核的体现、办学品位的标志。我校以“营造书香校园”为载体,充分发挥师生才智,共同营造特色突出、环境雅致、氛围浓厚的文化校园,形成爱读书,读好书,以书为伴的书香校园特色,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5.
校园体育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任,本文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就隐性课程而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校园建筑缺乏传统学校气质、校园环境缺乏传统文化氛围、校园活动场所缺乏传统人文关怀等三方面。为加强学校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力度,我们应当完善隐性课程设置,适度遏制当前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建筑运动,切实克服当前学校只关注学生“认知模式”的文化传承格局,着力构铸学校师生传统精神人格。  相似文献   

7.
论学校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隐性课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隐性课程而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校园建筑缺乏传统学校气质、校园环境缺乏传统文化氛围、校园活动场所缺乏传统人文关怀等三方面。为加强学校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力度,我们应当完善隐性课程设置,适度遏制当前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建筑运动,切实克服当前学校只关注学生“认知模式”的文化传承格局,着力构铸学校师生传统精神人格。  相似文献   

8.
以校园环境烘托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学峰 《青海教育》2009,(11):47-47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质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和师生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因此,可以说校园文化是由“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两部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9.
许欣 《海南教育》2010,(3):27-27
近年来,乐东黄流中学坚持以“文化育人”为指导,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努力让校园时时处处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年年有新面貌,岁岁有生机。该校成立了“朝华文学社”和包括学科、科技、文体类等10多个兴趣小组,  相似文献   

10.
如东县实验中学位于县城黄海西路,与县人民公园隔河相望,现有66个教学班,在校生4000余名,教职工216名。学校坚持“享受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断拓展“文化立校”的内涵,着力加强学校管理文化、德育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推行惭,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内核.以“溢香书廊”为标志,以“三校四节”活动。为载体,“知农园”、“学生文化展板”、“南黄海文化展板”、“学生乒乓球馆”交相辉映的学校文化景观。近年来,学校亮点频频闪现;书香校园名闻退迩;名人报告入耳润心;砺志之行好评如潮;市县名师不断涌现;中考成绩高位攀升……”  相似文献   

11.
今年暑假,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校园里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好不繁忙。学校一部分教师没有休息——他们在忙着收集土家文化资料,编辑“土家文化读本”——《溪韵》;他们在组织建筑工人背水泥、抬钢筋、运砖头,修造校园“平安连廊”,整修学校操场、  相似文献   

12.
时下,“文化”已经成为校园里使用最频繁的字眼,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自己的管理重心从经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向文化建设转变。可越来越多的学校陷入了“模仿的怪圈”.看着别人的“好文化”就照葫芦画瓢,从而使“画瓢文化”沦为学校不能承受之“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教育》2010,(7):F0003-F0003
学校创建于1929年,现有教学班22个,在校学生1124人,教职工76人。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徐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徐州市十佳文化校园”“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模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同起来,为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学校,特别是高校学校,如何借此东风,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分享文化是常州市实验小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品”。分享文化的实践观点是:“分享文化”建设主阵地在课堂,突破口在德育,载体是校园主题文化建设,抓手是课题研究工作。增强分享意识、提高分享能力、形成分享品质、倡导分享精神是学校分享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分享文化研究的价值在于“思变、创新”,也因此才能够迈出形成开放、大气办学风格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以来,校园体育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关注。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在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一所品牌学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部分,即物质文化。本文所要阐述的就是通过分析学校现状,发掘学校自身的文化底蕴,以构建校园物质文化,助推学校“启航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学校文化的个性特征,助力学校文化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精忠文化”沃土。进一步凝练和提升学校办学理念.通过构建校园文化、管理文化、班级文化,将办学理念根植于5000名师生头脑。对校园文化进行全方位打造.建设精忠文化走廊和浮雕.扩大校园绿地.全面打造“品位校园”,提高师生生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态,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本文由学校文化视角切入,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使命。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特色学校的“特色”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取向,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合”课程、“和乐”教学、“和雅”德育、“和顺”管理、“和美”校园,共同构成了日照一中“和·容”文化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