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构建河西走廊绿洲城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地区城镇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各级城镇为极点,以各级交通网络为轴线的“点—轴”结构系统。绿洲地区城镇体系构建首先要考虑与绿洲的面积、承载能力相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河流上中下游城镇之间的协调,稍有不慎,也将导致下游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现从河西走廊绿洲城镇系统的发展特征、作用、存在的问题和构建绿洲城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出自罗家伦的"五云楼远眺",诗中的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许有人会生疑,张掖地处西北腹地,又怎会成为"塞上江南"?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张掖的母亲河——黑河,张掖绿洲及张掖湿地的形成都是因为有了这条发源于祁连山、最后流向沙漠绿洲额济纳的生命之河。  相似文献   

3.
民勤绿洲是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人地关系矛盾非常突出的区域,其存在对稳定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镇化背景下,河西绿洲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空心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引起社会关注.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时期民勤绿洲人口变动幅度较大,人口变化影响农业发展与绿洲规模;自1950年后,民勤绿洲人口稳步增长,绿洲面积呈扩张趋势.然而在2010年之后,多种因素导致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挑战,应从系统论角度处理好"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北界北山、合黎、龙首;南界祁连;西北起疏勒河下游;东南至乌鞘岭。自古以来是通往我国  相似文献   

5.
我省河西地区,因位于黄河之西,东临黄河,南依祁连,西接新疆,北枕合黎,系一狭长的盆地,在地理上自成一个区域,故通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西北的重镇。现为我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反修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河西走廊,包括酒泉、张掖、武威三个地区和嘉峪关市,共二十一个县、市、旗,总人口三百七十五万多人,总面积四十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五届人大把河西走廊列为全国十二个大面积商品粮基地之一,这是华主席、党中央交给我省各族人民光荣的战斗任务,是解决甘肃的粮食问题、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内大黄山(又名焉支山)、黑山、宽台山把狭长的走廊地带分割成三个区域,甘州回鹘地处其中心区域——黑河流域,这里是河西走廊的主要农业区,自古为“胡汉交往”的繁华之地。河西地区相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地处边缘地带,在中央王朝强势不足的情况下,辖河西走廊各块绿洲的地方政权,很容易割据自立;而甘州回鹘相对于河西走廊这一弓形狭长带状区域,又处于心脏地带,沙州政权、吐蕃、党项、契丹等政权分列其东西。甘州回鹘落脚于此,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一套有利于自身强国的政治秩序。从现有史料进行分析,东连西压、南北争锋是其外交措施的主要特点。但由于当时政治格局和其他潜在因素的制约,甘州回鹘与周边政权的各种关系又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形,并最终灭亡。  相似文献   

7.
索蕊 《教育革新》2010,(6):73-74
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美丽的祁连山麓,有一个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森林茂密,矿藏丰富,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风光秀丽。这就是裕固族人民的家乡。裕固族共有1.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少数人居住在青海省的祁连县。裕固族有三种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相似文献   

8.
《魏书·食货志》中“河西”的地望,清代直到今天的许多学者均指认为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本文则以大量史料,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牲畜徙牧转场的路线、绿洲的环境容量、当地畜牧业发展情形等考出,“河西”非指河西走廊,而是今鄂尔多斯高原及其周围一带。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祁连、焉支山在新疆辩疑(上)》篇的基础上,从分析祁连、焉支山所在河西走廊生态经济特征、战略地位的角度及反证法论证了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东天山与汉代史籍中祁连、焉支山无关。  相似文献   

10.
正丝绸之路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运河"。因所经地区不同,又有绿洲道、草原道、西南道和海洋道等。但是,由中国内地经河西走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南亚、欧洲和北非的经贸文化交流的陆上丝绸之路,则是古代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国际通道。地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交汇地带的河西走廊,不仅对于古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也是中原王朝对外开放和涉外管理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1.
浙中西南地区森林资源具有其优势,但也存在龄组、林种结构不合理,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从林业生产实际出发,浙中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与生态建设可采用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可为指导该地区科学地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进行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小良森林资源系统的各项指标所进行了三级模糊综合评价,科学地反映了小良森林系统内各要素的互相作用过程,有利于对森林资源这个复杂的系统进行合理评价,为区域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林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状况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加快发展库区生态林的时策建议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成县森林旅游业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立足生态优势的华侨投资等方面优势。同时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潜能巨大、我国首个森林旅游试验示范区落户温州又为文成县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文成县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挖掘、森林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周边地区旅游的竞争日趋激烈、基础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方面的弊端。只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依托垄断性生态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品牌产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才能提升文成县森林旅游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5.
保护与利用好森林资源优势是宜春市现代化建设发展大局中必要研究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就宜春市的森林资源状况及其价值优势、目前面临的主要危机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宜春市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优势的四大模式对策:建立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模式;优化森林产业化利用模式;创立森林文化产业利用模式;创立民居科学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明朝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法律规定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推行“重典治国”的方针。但是一些史实表明,这个政权在某些时期对于保护自然环境还是颇为重视的。该文通过论述明朝引礼入法、植树造林、城市环境保护、保护水利资源、森林资源等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法律,试图提出对现代环境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估算结果及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已确认,而通过对比和区域分析,在环渤海地区,由海岸向内陆分期进行开发利用海冰作为淡水资源也完全是做得到的。这对于促进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缓解淡水资源紧缺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鲁西北古河道沉积具明显的阶段性,在垂向上,古河道自下而上粒径愈上愈细;横向上,沉积物自古河道主流带向两侧变细.古河道纵向上连续性好,是优良的含水层.对古河道区的水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本区的古河道可作为供水源地.分析地下水资源赋存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揭示了因超量开采地下水而引发的诸多水环境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保护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大势所趋。淼林生态旅游是解决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矛盾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从当前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河北省森林资源状况看,河北省进行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地表经流水量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水资源.世界人均占有年经流量7800m3,中国为2100m3,陕西仅为1300m3.全省70%的水资源分布在陕南,80%的工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在关中和陕北.建国以来,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有两点局限:一是局限于干旱区内的调节,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很多;二是规划的调水方案局限于引黄(河)工程.解决陕西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根本出路和关键是: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