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原绿色 《河南教育》2008,(11):16-17
今年初夏,我在北京中关村四小拜访了著名教育专家、中关村四小校长刘可钦,参观了中关村四小,并与刘可钦校长就学校管理进行了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2.
好课看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本是一堂非常普通的数学课。严老师试图突破常规思维的努力,却与常规的评课标准发生了冲突。“评课,究竟谁说了算?”这个严老师发自内心的疑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如何看待评课老师们提出的两条意见的问题,还引发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思考:第一,究竟该如何评价一堂课?第二,评课的目的是什么?评课者与上课者到底应该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更有理由来思考这两个与教师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前不久,我们专门组织了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教研员、校长和教师参加的专题讨论,并邀请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校长刘可钦做这次讨论的主持人。现将讨论内容呈现如下,欢迎分享和参与。  相似文献   

3.
蔡其永 《湖南教育》2005,(11):13-13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校长担负着什么样的角色?校长的治校理念和行为有什么样的转变?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办学理念关系着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与否,关系到学校的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校长需要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传统的学校管理主要采用“制度 控制”,校长的管理更多表现为管制、监控、指示、命令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在内部管理方面,校长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机制呢?本栏目从众多来稿中采撷一组集中刊发,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校长如何领导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现阶段是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困难并存的关键时刻,广大校长是静观等待,消极适应,还是审时度势,主动出击?是牢骚和无奈、怀疑和困惑,还是迅速做出反应?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个中小学校长面前的紧迫问题。对此,我们应当透过新课程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情况,来审视一个更为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对于新课程改革,校长下一步应如何搞好学校的课程领导。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学校管理层面的深入思考,探究校长对新课程的具体领导问题,使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得到真正梳理,目标得以最终实现。教师应…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从背景调查、方案制定到组织实施 ,每一纷繁复杂的环节无不昭示着课程改革的浩大而系统。要把理想课程转化为现实课程 ,落脚点最终在学校 ,学校层面上的实施至关重要。校长作为一校之长 ,其思想观念、角色行为影响着一所学校 ,是学校推进新课程的关键。因此 ,新课程实施中校长肩负重任。如何出色完成这项使命 ,笔者认为校长应重塑多元角色形象、履行多元角色行为。一、学习者。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因此 ,校长要引领全体师生走进新课程 ,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文化生态型校长管理已成为时代发展和推进新课程的需求。提升和完善校长的管理素质,再造校长管理文化,将成为生成文化生态型校长管理的前提条件。那么,什么是校长管理文化?校长管理文化就是学校多数人的共同价值和行为模式。出类拔萃的学校,都有强有力的学校管理文化。如何生成适合新课程教学与发展的校长管理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传统校长管理文化视域四大瓶颈的解读高品位的校长管理文化是高品位学校的灵魂,是优质学校重要的生命根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怎样让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教学如何达到"低负、高效、优质"的目标?传统的教学管理是否适合新课程的要求?北虹初中校长吴佩芸的脑子里始终盘旋着这样三个问题。两年前,她是虹口区科研强校昆山学校的校长,为了配合区域新规划,虹口教育进行了新的设点布局,她带领昆山学校初中部的一部分教师与韶山中学合并,翻牌成立  相似文献   

8.
王晓菁 《教育》2015,(10):20-21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能否赋予基础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以应有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如今,新课程在理念、内涵和评价等方面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教育体系,对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这项充满探索、创造的系统工程中,要把理想的课程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落脚点最终在学校,学校层面上的实施至关重要。作为学校宏观管理的决策者,校长的思想观念、角色行为是学校推进新课改、新课程的关键。校长必须从观念、素质、方法等各个层面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正确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走进课堂,先必须走进学校,而校长又是新课程得以走进学校的关键。李岚清同志曾说过,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老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在全面推进和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校长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它首先需要校长观念的转变,理念的重塑,课改的认同,意识的更新;它还需要校长管  相似文献   

10.
吴正华 《现代教学》2012,(Z2):98-99
学校的发展怎样才有生命力?如何使教育实践符合教育规律?如何真正转变教育理念?如何促进学生发展?我认为,学校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人,不仅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更取决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以及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一、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1.校长的课程决策与计划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校长必须有正确的课程观,合理地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学校课程建设方案以及得到学校团队认  相似文献   

11.
当前,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如何引导教师队伍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目标变成现实,对管理者特别是校长来说是一场智慧的考验。学生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处在这次改革浪潮的核心地位,教师工作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决定这次改革的成败。本文就教师管理层面探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管理策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既是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中崭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那么,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人,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校本教研对校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一、把校本教研作为校长的第一要务,是新形势下学校发展、教师发展迫切需要的发展策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科学地管理学校,就在于把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找出来。”言下之…  相似文献   

13.
当前,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如何引导教师队伍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目标变成现实,对管理者特别是校长来说是一场智慧的考验.学生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处在这次改革浪潮的核心地位,教师工作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决定这次改革的成败.本文就教师管理层面探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管理策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一、特色教育理念的初步形成自1984年以来以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传礼同志为首的校级领导班子组建以后,我校中考成绩逐年提高,1986至1991年连续六年中考获合肥市第一名。在成绩面前,我们时时告诫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只有始终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的学校,才能成为一所质量过得硬的学校;只有形成自己办学特色的学校,才能成为一所名校。21世纪之初,面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浪潮,我们苦苦思索:46中如何不断保持生机与活力?46中如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6中如何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业绩?答案是我们必须创建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最终发生地是学校,新课程只能在学校中生成,课改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促进学校概念的变化,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学校校长要率先转变观念,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长带领全体教师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一个好校长才能打造出一所好学校,才能培养出品行端正、习惯良好的学生。校长应该具有先进的办学思想,能够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来引领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创造性地实施一系列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给师生以熏陶。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举措的基本依据,更是学校文化的积淀。自我担任校长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雅周镇中心小学这样一所留守儿童占多数的学校办成质量优等的学校。在实践过程中,我着力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当好一名校长呢? 一、要强本固基,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校长自身的素质结构,主要由德、能、体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8.
范永速 《教书育人》2012,(14):60-61
实施新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行政负责人的校长,首先必须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新课程的推进,关键在教师,成败在领导,校长的办学理念、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校长的素质尤为重要。现代学校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校长,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管理出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实现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管理要求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中,新课程方案是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的劳动变成现实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上做好文章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制度管理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公开性”和“公正性”,使得学校管理走上了法规化的轨道,但是,它在操作中往往忽视了人的“千差万别”性,使学校管理变得“刚化”,缺乏“人性”,从而在某些时候会挫伤有特殊情形人的工作干劲与热情。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根据现代管理的“人本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