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称谓语是交际的先行官。近年来社会称谓语“亲”广泛地被使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可是对它的研究却寥寥无几。通过对它的产生、演变历史以及对其流行原因的分析,说明“亲”这一社会称谓语的出现和流行并非偶然,并对其未来的生命力持有相对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词义扩大是词义变化中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崽”是长沙方言重要亲属称谓语之一,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儿子”。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沙方言“崽”词义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单指称儿子,也可以指称女儿。本文对长沙方言亲属称谓词“崽”词义扩大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了长沙方言其他亲属称谓词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姑娘”这个称谓语的历史演变,探讨当前把“姑娘”一词用来称呼陌生女性的现象,指出“姑娘”这个称谓语解决了普通大众对陌生年轻女性无法称呼的尴尬现象。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称谓语是交际的先行官。近年来社会称谓语"亲"广泛地被使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可是对它的研究却寥寥无几。通过对它的产生、演变历史以及对其流行原因的分析,说明"亲"这一社会称谓语的出现和流行并非偶然,并对其未来的生命力持有相对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包丹凤 《考试周刊》2010,(42):29-30
称谓是人与人之间某种关系或人的某种身份的指称,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近几年来,流行称谓语“美女”似乎大行其道,在多数社会交际场合都可以寻觅到其踪迹,大有取代“小姐”“女士”等传统女性称谓语的势头。本文试对“美女”称谓语流行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一些语言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社会称谓语是在社交场合应用的称谓语,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泛化现象。"领导"一词属于称谓语范畴,由于社会文化、语言系统演变及其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领导"发生泛化,成为一个流行于大众之间的普通称谓语。本文主要分析了"领导"称谓泛化的具体表现和泛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社会称谓语的泛化指的是用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特征的称谓语称呼不具有这种社会关系特征的人,“亲”称谓也出现了泛化的趋势,成为了一个社会称谓.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这一泛化趋势并探求其泛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词汇常常是最活跃的部分,同一个词语,往往古今用法有别。称谓语作为言语交际使用过程中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它的变化更是变幻莫测。本文就对称谓语"同志"的语义演变进行古今的梳理,并对演变的原因作出简要的阐释,使人们对"同志"一词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X帝"日益成为新兴的网络称谓语。文章通过搜集有关"X帝"的语料并对其进行穷尽式分析,从称谓语"X帝"的发展演变、产生的原因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老板"称谓语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当前"老板"称谓语泛化的表现,认为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词语自身的特征、称谓的困境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四个方面的原因使"老板"称谓得以"泛化","老板"称谓语由最初的广泛通行于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乃至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指称范围扩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交的迅速崛起与日益发展,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网络热词新语,其中不乏有些新词已打破网络壁垒,开始从线上的虚拟世界流传至线下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网络称谓语"小姐姐"便是其中的一员,它产生于线上并迅速蔓延至现实社会中,相对于传统称谓语"小姐姐"来说,其概念义和色彩义均发生了变化,表达形式和功能也趋于多样化。通过考察其来源与发展历程、分析其语义演变的情况,本文从语言学研究中的称谓语视角对"小姐姐"如何能在线上、线下迅速走红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以Brown的称谓研究及权势关系理论框架及其相对性和动态性,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解读了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主人公"甄嬛"称谓语的变化,分析这部作品中所反映的称谓语与社会权势地位变化的关系,以及在权势关系中由于甄嬛权势地位不同所体现的称谓语的语言变化。本文试图揭示社会语言学权势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性和理论的普遍性与实用性,期望能提高人们对社会语言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阈分析数字化媒体时代的一种新的副职称谓语—"姓+副"。文章首先介绍生态语言学下副职称谓语的演变,然后分析当前社会生态下,数字化媒体时代"姓+副"新副职称谓语出现的原因,最后从生态语言学角度预测"姓+副"新副职称谓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美女"称谓语的流行过程分析它泛化的趋势.通过对它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学成因、言语交际功能以及它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特点的探究,说明"美女"称谓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并由此引发对社会称谓语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指称对象发生转移,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形式多样、灵活性增强,呈泛化现象.本文将历时的考察与共时的分析结合起来,探讨社交称谓语的实际使用状况,说明"先生"称谓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与它的高频使用和人们在交际中求新求异性原则及汉语称谓系统自身不自足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称谓语的“二维”语用及英汉互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作展开话题和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和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客观维度”和“主观维度”两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在英汉双语转换中的翻译处理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所以对女性的称谓,一直都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女性的称呼几经换用,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可以得到所有人都认可的称谓.文章从改革开放以来对女性社会通称称谓语使用所面临的称谓困境做以简要描述,并重点运用面子理论对当代社会所使“美女”一词进行剖析,描述其使用现状并指出其使用所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对研究称谓语的意义进行概括,并分析了称谓语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屌丝”为例,分析流行称谓语的理据。流行称谓语的理据可以分为词内理据和词外理据,根据来源的不同词内理据,可以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词外理据可以分为: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两种。本文主要侧重社会心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称谓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称谓语数量和指称也不尽相同.称谓语主要可以分成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汉语中各种称谓名目繁多,而英语称谓则数量较少.中英称谓语的巨大差异是中英文化在语言层面上对社会等级权势、宗法观念、血缘亲缘关系及个体社会地位的投影与折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英称谓语的比较对中西社会等级制度、宗法观念、性别差异、血缘姻缘的渗透及其价值取向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二拍”称谓语为研究对象,尝试探析汉语称谓语的产生方式及其在语义、功能上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