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科技期刊引证指标与刊物影响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两个主要引证指标的定义和意义入手,分析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与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关系,探讨了科技期刊影响力的要素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AJ)、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VIP)等国内重要检索系统中期刊收录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资助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分析,了解中国科协等6部门对创办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与构想,提出资助科技期刊优先选择的3个层次,指出以人为本、依靠创新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关键,在重视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的同时,也要对最具国际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优秀的中文科技期刊给予重视,展望获得资助英文科技期刊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20—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为数据源,统计分析2020—2022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发展概况、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变更情况等。基于调查结果,提出稳步提高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规模、合理增加引文数量、充分利用国际出版平台、不断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等推进中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四家核心(或来源)期刊评选体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进而全面、深入地透视我国的期刊评价、评选现状和特点,给广大图书馆员、科研工作者及管理人员提供评价国内学术期刊的客观认识,最后给出了客观、合理评价科技期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质量论文数量不断增长,如何吸引更多的高质量原创性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和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为基础,分析近10年来,我国高质量原创性论文的产出和分布特点。研究发现:近10年来我国原创性科研成果不断增加,国内期刊承载量不断提升,高质量原创性论文作者以高校为主,国际合作对高质量原创性论文的产出有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本文提出通过继续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基础学科领域期刊做精做强、加强国际合作和提升期刊运营水平等途径来吸引更多的高质量原创性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为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8-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0年)等为数据源,统计分析2020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信息、影响力指标、TOP10期刊排行、国际影响力、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变更、取得的成绩等,并从政策支持、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考,为科技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者科研水平的大幅提升为中文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但是,由于国际知名的数据库例如SCI、EI、Scoups等都是主要收录英文期刊,以及国内的科研评价导向,中文科技期刊被重视程度逐年递减.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里,中文科技期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化发展的突破点,找准期刊定位、吸引优质稿源、建立特色栏目,在新的学术环境下不断地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作为中文科技期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称“学报”)同样面临学术成果国际化的冲击,编辑部没有消极等待,而是与时俱进、积极摸索适合中文出版的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以特色栏目的发展带动期刊的发展.“材料与冶金”栏目作为学报的特色栏目,3次被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辽宁省期刊优秀栏目”,学报连续5年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5次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学报于1999年开始被EI收录.现以“材料与冶金”栏目为例,探讨如何实现特色栏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文科技期刊国外影响力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文科技期刊评价中统计源期刊多局限于中文期刊而未能很好地反映科技期刊的真实影响力的问题,以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为期刊统计源,从影响因子、引文频次及引文率入手统计并分析中文科技期刊国外影响力。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随着学术交流的不断国际化,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外的影响力已不容忽视,国外影响力大小与国内影响排名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当前以中文期刊为统计源的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统计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建议评价中文科技期刊的源期刊应该引入国外期刊。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析"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基础研究类和工程技术类梯队中文期刊的特征,思考如何建设一流中文科技期刊.通过调研期刊网站和查阅《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全面了解梯队中文刊发文量、影响力、影响因子、网络首发、微信公众号等情况,分析影响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因素.调研发现,建设一流中文科技期...  相似文献   

10.
今日头条号是当下发展最快的新媒体,具有注册简便、体裁丰富、智能推荐分发效率高、变现途径多样等特点,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2019—2020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为研究对象,通过今日头条平台搜索功能,逐个搜索期刊中文名或  相似文献   

11.
CSSCI与科学学类源期刊学术影响力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春林 《情报学报》2002,21(4):476-480
本文介绍了CSSCI及其基本功能 ,尤其对于合理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 8种科学学类CSSCI源期刊为对象 ,利用CSSCI生成的影响因子等部分指标和相应数据 ,初步分析了该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陈敏  张玉琳  赵蕾  王雪梅  夏浪 《编辑学报》2017,29(5):479-481
智库刊物打造的核心是质量和影响力,重点在于专家资源的整合.本文以连续3次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为例,报道通过编委会人才梯队的建设、编辑队伍能动力的提升、智库刊物的传播效应为服务智库平台建设,突出服务决策导向,在“发声”权威、重视“时效”和强化“导向”方面进行的大胆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赵金文  钱锋  颜帅  王晴  叶振华 《编辑学报》2015,27(6):579-582
在高校期刊体制改革和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占国内医学期刊1/3的高校医学期刊面临着巨大的机会和挑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期刊专业委员会以200多家会员期刊为研究和服务对象,开拓创新,组建了"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网".网站上线了以《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继教专刊》为代表的系列专题教材,初步形成共建共享优质医学论文资源的高校医学期刊协同合作集群.同时,网站开发了"协同审稿投稿在线办公系统",达成一个作者自选刊物、刊物自选稿件的效应平台.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网扩大了"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为高校科技期刊的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积累经验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夏旭 《图书馆论坛》2004,24(6):90-95
以《复印报刊资料》(下称资料)研究论文定量分析和2000—2003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全文转载排名为基础,通过比较其综合排名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的差异和CNKI、《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基金论文和被引频次验证排名合理性,结果表明《资料》期刊排名有一定的合理性,基金论文和被引频次是衡量期刊排名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王燕 《编辑学报》2018,30(1):46-50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1批资助的46种SCI来源期刊资助前后的作者国际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与41种未受资助的我国SCI来源期刊做比较,探讨该计划对其资助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的作用.结果表明:该计划对提升我国科技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期刊的作者国际化水平与期刊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16.
江晖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0):28-30
利用针对电子资源的计算机分析方法,从作者、机构、主题词和分类等几个角度对《中文期刊数据库》1996~1999年度收录的图书情报学的8种刊物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黄颖 《编辑学报》2021,33(5):497-501
在中宣部等3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背景下,对学报主编杨新民教授就"地方高校学报的功能"这一主题进行专访.杨教授指出,地方高校学报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在创新性人才培育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学报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他强调地方高校学报应准确定位、树立自信,紧跟学科前沿,充分发挥对科研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训练功能以及支撑学科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18.
对“关于我国核心期刊统一化的思考”一文中提出的两个观点进行质疑,并对核心期刊的内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缺陷、地位、作用以及与文献数据库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现全媒体出版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全  游苏宁  干岭  韩静  徐静  袁庆  宁田海 《编辑学报》2011,23(2):134-136
全媒体出版的出现,标志着出版业正发生着新的变革,必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现全媒体出版的优势是高度的学术权威性、具有全媒体出版的基础、出色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劣势是全媒体出版的基础建设存在不足、杂志质量仍需提高,机会是政策的引导、市场的契机,威胁是国外出版集团的竞争、数字化出版势必导致纸质期刊发行量下降、终端数字设备的制约、目前对科研成果评价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