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滑轮(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它们的实质,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它们的作用. 2.认识滑轮组,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使用滑轮组和组装滑轮组. 二、教学重点 根据滑轮组的挂线方法判断它的省力情况. 三、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设计组装滑轮组. 四、教具 弹簧秤、砝码、铁架台、单个滑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三个定滑轮和三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相似文献   

2.
由于动滑轮能够省力,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因而滑轮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滑轮组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初步研究之后,发现滑轮组的组成由六个要素来描述,即:动滑轮个数、定滑轮个数、绳子起始端的连接方法、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拉力与重力的关系、拉力的方向。如何用这六要素来描述不同的滑轮组呢?1常见的滑轮组的装配特征常见的滑轮组(动滑轮重力不计,系统摩擦不计)如图1-4,在图1中,由二个动滑轮和一定滑轮组成,绳子起始端接在定滑轮挂钩上(该接法称为上连法,下同),绳子再依次绕过动滑轮,定滑轮…  相似文献   

3.
在滑轮和滑轮组的教学中,滑轮组的应用相当重要。我根据滑轮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滑轮组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作法。 一、首先搞清滑轮组的组成有下列两种情况: 1.在实际应用中,滑轮组有奇数个滑轮和偶数个滑轮组成。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定滑轮是奇数个,则动滑轮是偶数个;如定滑轮是偶数个,动滑轮则是奇数个。 2.在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不论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不是奇数个就是偶数个。无论怎样组成,只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选用的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应该是最少。 二、关于滑轮组绕过绳子的段数。不论是奇数个滑轮还是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所能绕过绳子的最多段数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而且承担重物绳子的最多段数也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 三、绳子的具体绕法分下列两种情况: 1.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果定滑轮的个数少于动滑轮的个数,绳子的一端必须拴在定滑轮的钩上,绕过滑轮组绳子的段数是滑轮组的个数加一,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也是滑轮的个数加一,绳子上拉,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学生分组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节中,有两组滑轮组。甲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乙组〈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组成〉。学生实验结果说明,甲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不同的机械结构其机械效率是不同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与机械本身的结构及机件间摩擦和某些部件自重有关。对于同一结构的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否保持恒定?回答是否定的。我们以一个滑轮组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滑轮组的组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感到困难,其实滑轮组的组装还是有规律的.滑轮组由定滑轮、动滑轮和绳子组成,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我们带来方便,但要多移动距离.定滑轮、动滑轮的个数为相同或者相差一个,其组装有以下情况.  相似文献   

6.
由于动滑轮能够省力,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因而滑轮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滑轮组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笔在初步研究之后,发现滑轮组的组成由六个要素来描述,即:动滑轮个数、定滑轮个数、绳子起始端的连接方法、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拉力与重力的关系、拉力的方向。如何用这六要素来描述不同的滑轮组呢?  相似文献   

7.
在滑轮组知识中,动力F与物重G的关系,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的第198页叙述如下: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这里,拉力用F表示,物重用G表示,n表示绳的段数,即有:F=1nG.以图1所示的滑轮组为例,绳段数为3,则F=13G.究其原因,可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分析:1.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图3l1l3l2F2'F1'在滑轮组装置中,绕过定滑轮、动滑轮的是一根绳子,绳中各处的张力都为F.将图1中的滑轮组隔离开,先对定滑轮进行分析,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如图2),…  相似文献   

8.
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简单机械.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滑轮组问题题型多样,在历年各地中考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解决滑轮组绳子的绕法问题,是解决众多滑轮组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滑轮》是小学自然第九册中的一课。滑轮是要求学生认识的一种简单机械,其种类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其中,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缺点,相比之下,滑轮组完善无缺。我在备课时,参考了人教版的《自然第九册教案》和《自然第九册教师教学用书》,其中有  相似文献   

10.
要想进行滑轮组的组装,关键是要找出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明确绕绳的始端系在何处,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动、定滑轮个数,组装滑轮组,下面就几种情况谈谈滑轮组的组装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建华 《物理教师》2005,26(12):0-32
学过滑轮和滑轮组这部分内容后,关于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学生已形成初步概念: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因此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因此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F=(1/n)G(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G为重物与动滑轮的总重,不考虑摩擦、绳重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特别是画滑轮组的装配图时,学生往往会受以上规律的影响,因而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我们围绕滑轮及滑轮组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便能更深刻地认识滑轮及滑轮组的本质,顺利解决有关滑轮、  相似文献   

12.
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滑轮组看起来和我们学过的滑轮组有些不同,但实质上是一样的.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哪些是定滑轮,哪些是动滑轮,然后再分析它的省力情况.  相似文献   

13.
要想进行滑轮组的组装 ,关键是要找出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 ,明确绕绳的始端系在何处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动、定滑轮个数 ,组装滑轮组 ,下面就几种情况谈谈滑轮组的组装方法。1、理想情况 (即不考虑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 ;滑轮组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 =GF ,其中G为物  相似文献   

14.
1.有关滑轮组省力问题分析滑轮组省力多少,不仅与动滑轮的数目有关,而且与绳子的绕法有关.当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数目被固定后,省力多少只与绳子的绕法有关.当一条绳子绕在滑轮组上后,绳子被动滑轮和定滑轮分成几段,除了手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物”的角度看,滑轮组虽然是由简单的定滑轮和动滑轮所组成,但组成的滑轮组却有一定复杂性;从“理”的角度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涉及功及功率,知识覆盖面广.所以,对滑轮组的认识就一定是全方位的,应作为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加以强化.而功、功率及机械效率都比较抽象,特别是滑轮组位于不同位置时更为抽象和复杂,所以,对滑轮组多角度应用的掌握乃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也应加以突破.  相似文献   

16.
初二物理中,滑轮组中的“n”是表示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它大致有下列几个意义:1.表示使用滑轮组所用的力是阻力的1/n,即:F=G/n.2.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3.表示该滑轮组滑轮的总数.若改变力的方向,则需n个滑轮;若不改变力的方向,则需n—l个滑轮.(少一个定滑轮)4.表示滑轮组中绳子的起始绕法.奇数:从动滑轮绕起;偶数:从定滑轮绕起.说明:全面、正确理解“n”,对巩固滑轮组方面的知识及如何绕制滑轮组有极大的帮助.如图1、图2所示.(改变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既能改变动力方向,又能省力.组装滑轮组按以下四步进行: 第1步:确定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 当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时,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有关滑轮方面的知识时,有同学对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有关计算掌握不好,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 一、判定是否是定滑轮、动滑轮主要是看利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是否随物体一起移动.如果物体移动时,轴并不跟随物体一起移动,则该滑轮为定滑轮;如轴与物一起移动,则该滑轮为动滑轮.  相似文献   

19.
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滑轮组,这种简单机械不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有关此类简单机械的考题,也是中考试卷上的“常客”。本文拟对滑轮组中有关计算方面的问题分两类进行探讨。 一、理想情况下的计算 在不考虑滑轮自重及绳重,也不计滑轮组装置中各处摩擦的理想情况下,滑轮组中的计算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力、距离的计算,熟悉和掌握下面的知识是基本且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简单机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类问题.已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受力情况和机械效率,设计和绕制出所需要的滑轮组.要解决这样的一类问题,关键是要会计算出绕过所需滑轮组动滑轮的绳子根数、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再按“偶定奇动”的绕绳方式,绕制出所需要的滑轮组.具体的设计和绕制,可按以下的四个步骤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