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树良 《辽宁教育》2004,(1):123-125
教学内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12册第2单元第1教时"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以及它的用途.  相似文献   

2.
李树良 《辽宁教育》2004,(2):123-125
教学内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12册第2单元第1教时“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以及它的用途.……  相似文献   

3.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图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是对已有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它与已有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研究?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的挖掘到什么程度才是学生需要并能理解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我的磨课之旅.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2页。教学目标:1.在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经历单式统计表到复式统计表的再创造过程,体验复式统计表的应用价值。3.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P106-08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目标预设: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  相似文献   

6.
新编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内容包括: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比和比例,总复习三个部分。下面,就这些教学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一、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本单元讲解数据整理,单、复式统计表和单、复式统计图,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整理和统计图表的意义,初步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和参加工农业生产打下一些基础。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目标预设: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  相似文献   

8.
基于《课程标准》中涉及统计与概率方面的内容,文章以“复式统计表”的教学为例,立足儿童视角,以航空航天数据知识为素材,通过两次抢答小游戏凸显复式统计表的特征,使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灵活使用复式统计表解决问题,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5~106页。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由于复式统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冬  胡高爽 《湖北教育》2002,(21):34-35
教学目标: 1.对学生的统计图、统计表分别进行展示、评价、修改。 2.初步培养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和统计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一些简单的统汁活动。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P106-10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94-P95统计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继续教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进一步感受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增强数据意识、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并为学生以后学习复式统计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田庆  陈喻 《贵州教育》2010,(13):34-36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4页例题,第9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初步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 ~ 2页。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的科学方法,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2.发展性目标: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比较、讨论、尝试、实践,自己探索、发现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向学生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3.创造性目标: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完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教学重点:1.学会用画“正”字方法收集数据。2.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媒体:…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与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个格子表示2…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一般的教学流程是“复习单式统计表填写方法→介绍复式统计表填写方法→练习填写并分析复式统计表”。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虽然学生也能够认识、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建构,使他们对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结构特征的认识并不深刻,对统计表概念的建构也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正>《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一至四年级已经接触过单式统计表的学习,生活经验中对单式统计表已经有丰富的体验。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整节课的知识枯燥无新意,往往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应创设学生熟悉而有趣的情境,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统计方法,体会统计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在我市的情境教育实验学校展示活动中,我校的葛老师是这样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结合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正确填写并分析复式统计表;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分析能力,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预测、推理等思维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结构并能正确填写。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大家都知道,在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终于进入了前三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展望下一届奥运会,如果让你来预测一下,你认为中国可能会排名第几呢?请简单说明理由。(学生交流)看来,合理预测的前提是对本届奥运会的正确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