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些较有普遍性的分配制度改革模式已基本形成,但由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到每一个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分配制度的改革,既要敢于开拓,大胆创新,又要全面权衡,力求稳健快捷。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已进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阶段,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将促进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强化管理、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益。分析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完善配套机制,确保体制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三峡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试点单位,实施了力度较大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作者就改革中诸方面的问题做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4.
效率与公平原则的统一——论图书馆分配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新时期图书馆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图书馆在分配制度上要以各种要素为尺度重新调整利益关系,最终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社会标准,公正、不偏不倚地待人处事.在经济学中指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的公平分配的特性,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在工作中,公平体现在制度和感官两个方面,制度指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感官指公平感.管理制度、分配制度是否合理,员工通过管理制度、分配制度是否感到公平,是决定一个企业,一个部门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深化改革关键要抓住体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文章就衢州市图书馆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内容和措施进行探索,以加快改革的步伐,促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纵览我国的民事强制执行财产分配制度,先由优先主义向平等主义转变,次则在平等主义与优先主义之间摇摆不定.目前我国的民事强制执行在财产分配制度上混杂融合了优先主义与平等主义的因素,可称为混合主义.  相似文献   

8.
纵览我国的民事强制执行财产分配制度,先由优先主义向平等主义转变,次则在平等主义与优先主义之间摇摆不定。目前我国的民事强制执行在财产分配制度上混杂融合了优先主义与平等主义的因素,可称为混合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普遍形成两套分配制度并存的模式。国家工资制度太死,内部分配制度又过于散乱,2006年底,事业单位中的教育系统,工资开始略做上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石磊 《视听界》2002,(1):35-35
从90年代初,南京电台、电视台成为南京市首批分配制度改革试点,试行“工效挂钩”和“岗位工资制”,至今它已涵盖江苏广播影视系统所有单位。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兄弟省市、特别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先进省市相比,江苏各级广播影视系统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与差距,需要我们加速改革进程,迎头赶上。一、转变观念,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进程。我们要从富“才”兴  相似文献   

11.
借阅权流转——一种值得关注的借阅制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借阅权分配制度是平衡借阅机会,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改善读者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现行的借阅权分配制度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造成借阅机会和文献信息资源的大量浪费。借阅权流转制度有四种主要形式。这种制度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日本国立科研机构和国立大学中科研人员的薪酬分配现状,围绕薪酬体系、工资结构、增长机制等 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日本科研人员的薪酬分配制度具有制度公开透明、职位分类清晰、增长机制完善、福利待 遇优厚等特点,并以此为借鉴,对我国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国家实行第五次工资制度改革,其中明确了事业单位有别于国家机关,进行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强调绩效工资的作用。党报媒体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如何发挥最佳激励效果,又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一、我国党报媒体收入分配制度现状我国各级党报,一般都由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主办,  相似文献   

14.
工资,是一个人的生存价值。它关系到扩大消费、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和保障民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市场经济实行以来,我国已经确立了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公务员实施分级分类工资分配制度,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企业实施“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共决、政府监控指导”的工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5.
徐丽玲  周辛 《视听界》2008,(3):76-7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进程,城市台加快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城市台尚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人事分配的运行机制,传统的人事分配制度仍然处于惯性运转状态,并发挥主导作用。不少城市台出现了“改革疲劳综合症”,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会议指出:深化收入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17.
杜绝学术腐败必须建立健全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国家重视知识分子,一些高职称、高学历、高学位的人收入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分配制度又不完善,工资、奖金、住房等分配制度以职称、学位、学历、职务论.加上对人才评价机制的不健全,看材料论人,导致一部分人采取各种手段弄虚作假,沽名钓誉,学术腐败成风.  相似文献   

18.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完全靠政府计划调节,高校两头不问,只管教学。随着高校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过去的那种一次上学、终身受用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了。为了适应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必须建立新型的高校档案。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会议指出:深化收入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1958 年,人民公社成立,以供给制为主的个人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平均主义,俗称“大锅饭”,因其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因素而备受推崇。但是,人民公社这种生产形式没有解决集体活动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最终走向失败。继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家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l’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开始,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稳步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这种分配制度中不存在道德风险.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努力程度能使社会整体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