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毫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如何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呢?  相似文献   

2.
以读为本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实现以读为本就要从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这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在阅读中思考与感受。  相似文献   

3.
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毫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如何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呢?我认为,关键是在激发学  相似文献   

4.
以读为本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要实现以读为本,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讲解式教学,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从境中诱读、读中引读、说中带读、评中促读这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一节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课为例,从为什么读绘本、读什么绘本、怎样读绘本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利用英语绘本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李彩芳 《广西教育》2011,(16):44-45
"以读为本"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读为本"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一种基本方法,甚至是一种教学模式。然而,“以读为本”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7.
以读为本 潜心领会──《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管见黄全法,庄丽丽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得好,可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要脑并用,读思结合。现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谈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本,潜心领会。一、初读课文,感知...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悟语。著名教学专家支玉恒老师更是将“读”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指导学生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技巧真是炉火纯青,真正体现了语文课“以读为本,读中求悟”的精神和理念。笔者多次领略其语文课堂教学无法预约的精彩,请看以下几个教学实例。  相似文献   

10.
杨金娥 《双语学习》2007,(12M):77-78
针对现在一些学生说话能力差、写作能力低等令人忧患的现象,再结合自己对于朗诵的理解,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想法:以读为本,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读为本,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是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实施"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读为本"的课堂的核心是读,通过朗读、研读、品读、深读、赏读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思考,从而达到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培养、情感的熏陶、语感的提升等目的,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感悟语言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陶冶情感。”以读为本 ,并不是进行机械地朗读背诵 ,为读而读 ,而是要教师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等方法 ,促进学生自主地读 ,从而达到“以读促思 ,以读激情 ,读中感悟 ,读中迁移”的目的。一、以境诱读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 ,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幻灯、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 ,营造读的情境 ,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 ,引起感…  相似文献   

13.
“以读为本”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继承和创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从而提高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古人有“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的学习训词,民间流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谚语。可见,“读”一直就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学习方法。一、以细读品文。在当今“讲风不止”的情况下,回归“以读为本”,并不是简单机械地让学生朗读背诵,为读而读;而是明确读的目的,把握教学中心任务,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比如:是为了理解课文大…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以读为本,自主创新》课题实验是教改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教学基本理念是: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本文仅以本实验课题为例,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趣、疑、思”。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悟语。著名教学专家支玉恒老师更是将“读”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指导学生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技巧真是炉火纯青,真正体现了语文课“以读为本,读中求悟”的精神和理念。笔者多次领略其语文课堂教学无法预约的精彩,请看以下几个教学实例。  相似文献   

16.
“以读为本”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给阅读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语文课堂已经不再一味地偏重机械训练,使被迫接受学习的学生变回了学习的小主人;也不再刻意强化人文熏陶,让迷失的学生逐渐找回了语文学习的方向。但是,如今的课堂却过于追求书声琅琅,过于追求读的形式,过于追求解读的多元,过于追求读的情境创设,“以读为本”操作的误区令人担忧。笔者以为,真正的“以读为本”应把默读思辩的权利还给学生,教者选择最富有实效的读书方式,着重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感悟的有效指导。一、过于追求书声琅琅并非是真正的“以读为本”,应把默读思辩的…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指出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大纲中的这段话强调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 ,就迈不开语文教学改革的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走出高耗低效的误区 ,必须从烦琐的分析中摆脱出来 ,提倡“以读为本”。“以读为本” ,加大读的训练力度 ,不是不求方法一遍一遍重复地读。“以读为本”在教学中怎样操作 ,如何落实 ,读的质量、读的…  相似文献   

18.
廖婷 《海南教育》2014,(18):22-22
从2011年起,我们学校语文科组就开展了“以读为本,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3年的探索,现在学校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初具规模。作为一个见证了“以读为本,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无到有的青年语文教师,我受益匪浅,它对我的语文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以读为本,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堂训练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最美,当静止的文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来时,文字便成为一幅幅画面,一段段音乐。它用声音感染人,它可以跨越时空,沟通文本与读者的心灵。因此,说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当不以为过。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怎样指导朗读?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平时,我也按照“以读为本”的思路去开展教学,然而,阅读教学效率却不高。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因为没有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读为本”,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所以,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必须做到两个转变和落实好四个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