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曾经有数万名欧洲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哈尔滨定居,他们为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我国近代的犹太移民是唯一不是以殖民者身份来到中国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的外来民族,他们建立起了社区体育组织、开展社会和学校体育活动、建设体育设施等。  相似文献   

2.
运用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原理,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社会性、竞争性、规范性、约束性等特点,可对个体的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与心理弹性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从而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学及人类学角度对"民族"、"中华民族"、"民族传统体育"等概念进行厘析,提出"大民族"与"小民族"的概念及其指代对象;根据体育与民俗活动的根本目的、本质属性、价值内涵及社会表征的差异,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及范畴确认;在此基础上,对被称为"民俗体育"的部分民俗活动的体育身份以及传统武术的"民族传统体育"身份进行质疑,并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何以艰难以及"武术缘何进不了奥运".本研究旨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范畴进行重新认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以来新疆民众的现实心理状况出发,阐述体育文化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包括舒缓灾后产生的不良情绪、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消除隔阂,以及有助于强化社会个体的法律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提出在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以及青少年特定群体中,应采用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方式,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丁自豪  王鹤 《湖北体育科技》2021,(6):515-517,548
新时代草根体育组织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基层社会体育服务力量.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草根体育组织培育发展的概况及趋势,其影响因素有:官方合法身份与社会合法身份、精英"传帮带"机制的逐渐不适、政府相对被动与社会有限主动、社会价值认同与本土文化自信.提出推动其高质量参与基层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策略建议:获取更广泛的合法身份...  相似文献   

6.
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社会之中。国家和社会对体育和体育发展的认识、对体育和体育发展的运作机制,其作用是决定性的。这些问题,首先是在经验中形成和发展的。加速经验的发展,并积极向科学认识转化,是加速体育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优秀文化复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研究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创新发展的路径,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等分析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发展的趋同表现、趋同机制、趋同危机,并提出组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发展呈现形式趋同性,表现在组织目标、结构、活动、策略、政社关系等方面的趋同。组织趋同的内在机制为强制机制、模仿机制和社会规范机制。组织趋同可能带来组织多样性受损和文化多样性破坏,引发组织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失衡。内涵式的"求异"发展是组织创新发展的策略选择,组织应以文化价值挖掘为核心、以行为活动活态传承为关键、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物质资源保存与开发为表现等进行特色文化品牌塑造。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18,(3):193-197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体育组织培育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以社会体育组织培育及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社会体育组织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依然存在身份认定不清晰、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弱化、体育组织内部缺乏活力和市场调节功能丧失等问题,如何在培育和发展社会体育组织中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体育组织的培育和管理机制,对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现状及形态进行分析,认为内生性体育社会组织、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和共生性体育社会组织是当前存在的3种组织形态,指出政府职能转变慢、组织合法性不足、自组织能力弱化和监管机制不完善是其发展困境根源所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政府应从行政管控到多元治理、组织应从被迫组织到自我组织、地位应从流浪身份到合法席位、监管应从双重监管到合规监管的体育社会组织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存在,成为了国际体育活动乃至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的发展历史经验和启示,对比归纳出影响此类体育组织发展的8方面因素,以此衡量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组织的利弊条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组织联盟的构想已具备现实基础,需要消除意识形态壁垒,打造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纽带的体育联盟,以由局部到整体的模式构建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