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十部书都是学术名著,并非浅近的入门书;而且我不敢说什么入门,自问一无所专,哪一个门也未入去。我只是确实从这十本书,窥见中国学术和文学的门径,以及欧洲艺术和文学的初步知识。尽管我自己始终止于站在门外窥望而已,但我相信比我有毅力的读者,是会从这些门径深入堂奥的。(1)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清人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就中国古籍中选择精要,指示初学门径的书,非常有用。它虽为初学而作,本身却已成了学术名著。近人范希曾此书,又是《书目答问》的补充和正误。  相似文献   

2.
书目、索引类 一、书目 (一)有关古籍及其版本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稼等撰1981年中华书局再版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清)纪峋等撰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 出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胡玉给撰王欣夫杯1964年中华书 局上海编料所出版四库提要辨证余嘉锡著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四库目略杨立诚编1929年浙江省立图书馆出版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清)邵她辰撰邵幸续录1979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清)阮元编付以礼重编1965年中华 书局上海编抖所出版四库采进书目(原名各省进呈书目)吴慰祖校仃1960年商 务印书馆出版书目答问补正范希曾编198…  相似文献   

3.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贩书偶记》和《书目答问补正》,皆属近代问世的版本目录学专著,不仅应为一般古籍管理工作者所了解,也是广大文史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本文从版本目录的角度对三书的特点和优劣作一番比较。 1.关于古籍版本的流传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4.
《书目答问》是一部颇有影响的目录。其作者却是近代学术界的一桩公案:一说为张之洞自撰(或张之洞自撰,缪荃孙助理); 一说为缪荃孙代作;一说依据书坊旧本而成。下面对历年来的讨论作一综述。依据书坊旧本说,出自伦明的《书目答问》批校本,称依“江阴某君旧本而成”,此说近人已指出其“属穿凿”,“依传闻代替事实”(见《(书目答问)与范希曾的〈补正〉》,载《社会科学战线》79年第一期)。且伦明的批校本系专刊稿本,此说未有什么支持者,可屏而不论。缪荃孙代作说,肇自叶德辉,光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所撰《书目答问》,问世至今,流传已逾百年。这部名著,一开始就吸引着当时的童生和士于,读书人对它非常推崇,奉为标准。今天,张之洞《书目答问》对我门研读中国的古籍。研究图书的目录和学术的渊流,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常有学生提出“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的问题,他用了二年多时间,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筛选了2200种常见的重要古籍,分门别类,编成一部为初学者指导读书门径的举要目录书——《书目答问》,于光绪二年(1876年)刊行问世。这部书一同世,就受到知识界的普遍欢迎,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后极有影响的一部目录书。鲁迅先生说过:“我以为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后来的蔡元培先生干脆把它作为简明、实用的购书目录。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首创目录之学以来,目录学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各学科、各门类的目录学著作数不胜数。在众多的目录学著作中,《书目答问》所以备受重视,备受欢迎,是因为它贯彻并体现了方便、实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共编有七部馆藏古籍目录。从内容性质上分,《大学堂书目》《大学堂图书馆汉文图书草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部藏书草目》属于综合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方志目》属于专科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贵重书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录》属于善本目录。这些馆藏古籍目录为我们了解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可以为当下的古籍编目及版本鉴定工作提供参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清人诗集叙录》八十卷,近230万字,已于1994年8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此书的编者是袁行云(1928—1988)先生。袁先生出身江苏武进袁氏,诗礼清门。少承家学,好古求实,于文学、史学、经学、金石、书画等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毕生致力于版本目录之学。生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积劳早逝,学术界相知无不叹惋。袁先生才华富赡,年未弱冠,所为新旧体诗文已有烟月扬州之誉。而后浮沉教育界三十余年,课余以著述自娱,不轻以示人。他的学术研究大都发表于八十年代,为世所知者不过10年,而声誉鹊起。所著《〈书目答问〉和范希曾〈补正〉》一文发表后,学术界认为30年来目录学最佳论文之一。1983年,齐鲁书社出版他所编的《许瀚年谱》,日本学术界评价很高。《清  相似文献   

9.
依据馆藏4种古籍善本,从版本、卷数等方面对《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0.
来新夏、韦力、李国庆共同完成的《书目答问汇补》之性质,有点类似于《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和《四库存目标注》,不但嘉惠读者良多,而且必将大大推动《书目答问》的研究,堪称《书目答问》研究及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集大成之作。其特色至少有如下数端:一、材料丰富,内容完备;二、附录完备,索引详细,在编纂体例方面颇具特色;三、底本选择妥当。  相似文献   

11.
清代黄本骥为湖湘著名学者,他一生涉猎广博,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目录学等方面均有所成就。其《避讳录》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从周至清的避讳现象,对避讳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该书性质多样,不仅作为类书被载入《八千卷楼书目》等书中,亦被《中国古籍总目》等书归入史部政书类,被《书目答问补正》等书划为谱录等类目。《避讳录》蕴藏着丰富的学术价值,除用以避讳研究外,还可运用于古书的校勘、辨伪、鉴定和考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稀见地方志提要》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北京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总目》中的方志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其在编纂和著录体例以及考订和著录的准确性方面各有优劣.因此,我们应从地方志的排序,地方志书名、责任者、版本的著录,内容提要的纂写等方面入手,找到编纂地方志目录更为科学、合理的体例.  相似文献   

13.
《书目答问》自清末刊行以来,受到广大学者的欢迎,成为国学研究最基本的入门书目。然而,《书目答问》在分类上与其他主流书目存在分歧。这些分歧有一些是《书目答问》的分类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就这些方面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经籍举要》是我国第一部导学性举要书目,其以便于初学为目的,而采用了简约实用的形式,而非《四库全书总目》那样详细的藏书目录,对后来的举要书目如《书目答问》奠定了一初步的基础。以其开创之功,《经籍举要》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袁朗  吴平 《图书馆杂志》2022,(3):135-142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简称《善目》)是一部受学界广泛认可的全国古籍善本联合目录。《善目》著录需修订、体例可调整、善本内涵的讨论与变化、善本信息的变化、港澳台地区善本目录需收录,使《善目》的增订势在必行。引入图像研究法,调整善本标准,构建善本联合目录网络平台,对《善目》进行全面增订,是整体推进《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研究并具有创新性的可行途径。《善目》的增订,将引领版本目录学的发展和古籍整理保护人才的培养,势必进一步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籍总目·史部》是最新出版的力图“反映中国古籍流传与存藏状况的最全面、最重要的成果”目录专著,在著录宋刻本《史记》时,存在着失收版本、卷次题跋及著录错误等问题,本文进行了补正并探究了成因.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无疑是一本很有影响的古籍举要目录,这本问世于一百余年前(1876年)的书,自从它问世起,就一直作为指导人们读书治学门径的重要工具而被使用,由于它确实孕育滋培了许多近现代学者,它的价值从来就没有被人贬低否认过,并且有些出于善意的先生在劝导现在的青年后辈治学之时,仍将此书推荐出来,并说这就是门径(至少作者就曾亲炙过)……不过,在肯定《答问》的价值的同时,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张之洞作此书的目的及当时的环境,我们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当时的环境是近代复杂的社会,新旧学说交替,作书的目的是“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书目答问略例》),即是给一般程度很浅很浅的学生而开的书单,使他们能够较为正确、较为简捷地学到当时所需的知识,成为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8.
一《随园闻见录》一书,《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附抄本联合目录)》、《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全目录》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增订二版)、《台湾公藏普通本线装书目书名索引》等俱无著录,李春光《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搜罗包括清人著述数百种,也不及载,足见其书之罕见。  相似文献   

19.
《书目答问》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推荐书目,而关于中国最早的推荐书目,有人说是《经籍举要》,有人说是《唐末士子读书目》,还有人说是《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这个源头到底在哪里?在《书目答问》之前还有哪些推荐书目呢?今试做考论。  相似文献   

20.
在建国以后的书目工作中,古籍编目算是颇具成就的领域。《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中国丛书综录续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及一大批馆藏和地区联合善本书目录,无论在收罗宏富、著录准确和序列科学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