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的论者,大多仅从楚民歌的角度论述骚体的产生,却较少对骚体的南方渊源作全面综合的考察,而对于骚、楚辞、骚赋、楚歌、楚声等种种称谓的联系与区别,也往往缺乏详尽客观的辨析。本文以楚国特有的人文背景、地理环境、民俗风情、民间音乐等方面总体性地探讨骚体体式及其瑰丽浪漫风格的形成;并认为以“骚”代指屈原辞作乃至全部“楚辞”,实起于王逸的《楚辞章句》;骚与骚赋、楚歌与楚声等称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随意对等使用。  相似文献   

2.
徐秀 《现代语文》2007,(4):10-11,40
《庄子》“重言”的形成溯源历来鲜有人问津,事实上,(《庄子》“重言”源于传统的“赋比兴”手法,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重言”由“赋”中“记言”演变而来;“赋”“比”“兴”三者的联系,使“重言”有了曲笔的表象;“重言”由“直笔”到“曲笔”是一种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于庚信在赋史上的地位有两种评价,一为“辞赋之罪人”,一为“四六宗臣”。“罪人“是以古赋者标准得出的,“宗臣”则是就瘐信在驿赋中的作用而言。两种评价貌似不同,实际上却彼此联系,互为因果。骈赋从东汉咏物抒情小赋发展而来,咏物抒情小赋是在汉大赋衰落时兴起,与汉大赋分属不同的审美范畴。这是赋体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瘐信作为骈赋的最高成就者,可与古赋作者司马相如分庭抗礼,在赋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打马赋》一文的书写方式是对赋体文学“辨”“尊”传统的继承,代表着作家对赋体雅俗标准与正统思想的重申。从文体内部规范与审美特质的角度看,该赋在艺术上沿袭前代赋体铺采摛文、骈四俪六、结构精巧、限韵等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辨体思维;从赋体文学价值谱系的角度看,该赋在正文、“辞曰”部分明道言志的思想主旨符合古人“赋乃诗骚之源”的文体观念,是靠拢赋之正体而为的尊体结果。  相似文献   

5.
反思20世纪重诗轻赋或诗、赋混同的固有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以客观、准确地认识陆机诗论与赋论二者的辩证关系为探讨问题的根本前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陆机分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是在曹丕并论“诗赋欲丽”基础上迈进了一大步,既是太康诗、赋革新的理论宣言,也是太康诗、赋文体观念进步的重要标志。陆机在中国谠史上第一次揭示诗歌在文学众体中“缘情”功能最为突出,追求“绮靡”的诗学思想,开避了太康诗歌“缘情”新时代;在中国赋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赋以“体物”为本,特重“浏亮”的赋学思想,从理论上正式宣告了汉大赋时代的终结,开辟了太康赋理论与创作的新时代。陆机诗、赋论都具有重要价值,不当厚此薄彼。朱自清先生并重陆机诗赋论的相关论述,也有待拓展、完善。  相似文献   

6.
“岁赋其二”的“二”应理解为“两次”四川谭顺光《捕蚣者说》一文,将“岁赋其二”注释为“每年征收两条蛇”,我以为这种注释不甚得体,应理解为“每年征收两次蛇”为好。主要理由如下:首先,从上下文内容的联系看,理解为“两次”,前后内容的逻辑联系更为紧密。正因...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散文《前赤壁赋》。《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苏轼的代表作。以前人们习惯于把这两篇作品分开来看,并且比较笼统地说前赋“旷达乐观”,后赋“虚无飘渺”。而前、后赤壁赋都是诗人被贬黄州时所作,时间上也很接近。如果我们把两篇作品与作者生平联系起来考察,把前、后赋当作一个生命的整体,从寻找二赋的异同点入手,互为参照,我们就会发现,苏轼对月色的描写,实际上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赋史上,苏轼是“变赋”的创始人,“骄、散融汇”的开拓者。他有意识地追求赋的“新变”,既吸收了诗骚、汉赋、骄赋的传统精粹,又向“现代诗化散文”似的方向转变,并从题材的开拓到艺术的创新,从意象化抒情言志到意境的象征超越,管多所建树,在理论与实践上确立了“变赋”的体式和审美特质,为新赋体注入了艺术审美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时立乐府之制与献赋之风有着内在的联系,乐制思想的象德缀淫与辞赋创作的欲讽反劝也是一致的。从历史上看,孔子倡导“思无邪”、反对“郑声淫”,是对乐制和诗教的要求,而从殷商的《桑林乐》到战国楚人的《好色赋》,正显示了继“郑声”而归“雅正”的思想演变。汉代乐府的内廷娱乐性质与象德缀淫思想的矛盾,辞赋创作欲讽反劝的矛盾,均在乐制的变迁中得以展示。  相似文献   

10.
刘一蔚  曾琴 《师道》2024,(3):22-23
<正>一、深度学习与开放性作业的结合为“双减”赋能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将新学习的内容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且能够形成实质性、非人为的联系,将新知识迁移到其他具体情境中应用,或是达到评价、分析、创造等更高层次的学习程度。不论是出于科技高速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教育大环境以及“双减”的大势所趋,学习者都不得不从浅层学习迈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1.
“赋”字源于社会劳动生活的实际需要,赋体亦是为了满足“赋政”这种社会政治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形式。赋政促使了赋体的萌芽、形成与繁兴。赋字、赋政、赋体所具有的朝政实用性、铺陈体物性、宏观包容性则为后世文人从其身上发展和衍生出各种赋的类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说“赋”     
在中国文学史上,“赋”既是诗的“六义”之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故特受学人重视。班团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又说:“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毛诗笺》);刘勰则说:“赋者,铺也.铺采离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而朱熹又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集传》)凡此种种,释义不一。然则“赋”字本义如何?它与诗之“六义”和文体之“赋”有何关系?看来仍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从“赋”字本义谈起.一、…  相似文献   

13.
论赋的起源     
赋的起源问题,是赋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钱志熙先生提出“升高能赋”、“瞍赋”中的赋为口头赋,苟、宋之前,赋的名目与体裁已经成立的假说,对学界甚有意义。然仍然有疑问之处。我们认为:源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六诗之一的“赋”,导源于一种叙事文体;“隐语”和赋的讽谏功能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是后代的一种政治表达和强化。而“隐语说”也不能揭示赋的起源问题;荀子的赋只是赋的一个开端,而宋玉之赋才真正代表赋体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丁赋·口赋·算赋殷利涛丁赋、口赋、算赋,都属中国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人头税。但三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的征收对象及范围是有严格区别的,是人头税中三个不同的税种,决不能混为一谈。丁赋,亦称“丁税”、“丁钱”、“丁银”、“丁税钱”、“身丁钱”。是一种一般只对...  相似文献   

15.
先秦诗歌涵盖了诗、歌、谣、讴、辞、吟、诵、颂、铭、箴、言等种种形式。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细微的差异。大体而言,它们有的属于“诗”,有的是“骚”,有的则归于“赋”的范围。因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骚”首先突破了如《诗经》十五国风重章叠句的特征而继承了“诗”副歌体的形式;其次是“赋”发展了“诗”独章的颂体式又借用了“骚”的结构,使“赋”与骚体诗有着形式结构的沿袭;最后在“诗”与“骚”的基础上,“赋”又吸收了问对散文结构特征与“诗”‘“骚”画境,从而形成了其后的散体“赋”与先前辞赋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洛神赋》主旨,以史实为据,考究赋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政治环境,对《洛神赋》主旨的“感甄”说和“寄心君王”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联系作者创作时的特殊处境,分析其写作心态,对照其政治追求,并溯源“求女情结”的文化嬗变,因此认为赋作的主旨是“政治失落的遣怀”。这既便于加深对赋作内涵的体悟解读,亦更加深入对曹植政治人格的全面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赋”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战国时期屈原、荀况的辞赋,以后一变而为铺采文的汉赋.再变而为抒情写志的魏晋赋,三变而为骈偶华丽的南北朝赋,四变而为韵散协和的唐宋赋。其演变过程.无不与当时的政治动向、学术思想以及文学潮流密切相连。从体裁、风格来看.骚体赋近于诗;经散体赋转变而为汉大赋.乃近于文;再经魏晋抒情赋转变而为南北朝骈赋,又近于诗;再经唐律赋转变而为宋以后的文赋.则又近于文。但究其实质,仍然非诗非文,只能以“辞赋”称之可耳!  相似文献   

18.
宫体赋是指梁朝宫体诗人创制的赋作,它代表着六朝骈体赋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从宫体赋的界定、宫体赋的内容及艺术特色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宫体赋的内容以表现爱情题材为主,与宫体诗重“艳情”内容相比,多咏物寄情,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它的艺术形式虽然具有“骈体”的基本特征,但在音韵对仗、隶事用典诸方面自具特色。宫体赋对唐代律赋发展、唐代诗歌的形式技巧以及唐诗文审美意象创造等方面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清人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赋论,对于我们探究赋的源起、发展与学术的关联,具有启发意义。汉大赋博物有如史志与类书,以及唐以来科举考赋制度.客观上推动了赋体创作的学术化倾向。在赋学研究中,历代赋论更多地体现于实际批评的诠释与评价,注重的是赋家的才学与赋作的功用。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则与学术传统、文化制度及赋体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一、“赋”名来源于《诗》“六义”之“赋”“赋”,作为文体的一种,其命名的由来,一般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来源《诗》之“六义”;一是按《汉书、艺文志》所说“不歌而诵谓之赋”。这两种说法究竟何是何非,尚需作一番认真而细致的考察。《诗》之“六义”,一见于《周礼》,再见于《毛诗序》,其内容为曰风、曰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