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浒108将绰号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在翻译时,如何传达这些意象的文化内涵是绰号翻译的关键。文章从文化语境的视角出发,以沙博理的绰号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绰号中意象的翻译,并总结出成功的意象翻译要实现原文在译文中的文化语境重构。  相似文献   

2.
李青 《海外英语》2013,(16):116-117
水浒108将绰号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在翻译时,如何传达这些意象的文化内涵是绰号翻译的关键。文章从文化语境的视角出发,以沙博理的绰号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绰号中意象的翻译,并总结出成功的意象翻译要实现原文在译文中的文化语境重构。  相似文献   

3.
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本文探讨了译者在翻译文化意象时对可能出现的亏损现象进行补偿的七种语用翻译策略:直接翻译、直接翻译加脚注、直接翻译加修饰语、直接翻译增加隐含意义、音译、直接翻译间接翻译合用、转换文化意象等.本文认为,在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中,在确保原文文化意象不会亏损的前提下,译者应尽可能地使译文释义性相似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使其与译文读者的审美期盼相吻合.只有这样,译者才能真正肩负起传达原语文化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4.
由于文化涉及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些能力和习惯等等,文化的复杂性不言而喻,由此也造成了翻译中诸多障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很难使译文保持原作的风味。文化意象的错位时有发生。因此,在习语翻译中,译者应该时刻注意原文与译文的文化差异,最恰当地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郑慧 《海外英语》2012,(1):181+183
英汉语明显地存在着文化差异,文化翻译的实质是文化意象的翻译。该文从英语词义修辞格角度来分析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探讨文化意象在各种词义修辞格翻译中的转换,说明原文的意象转换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和翻译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人们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文既要优美流畅,更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的传递是文化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翻译中忽视了文化意象的意义与传递,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本文将分析和探讨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与错位, 并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苗族古歌时,既要关注原文中原生态文化因素,又要恰当处理与原文意义动态对等的问题,切忌过分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形式内容方面的绝对统一对等.具体的翻译方法就是:译文通过解释,或者补充说明的方式,将苗族古歌中的原生态文化内容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正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义精髓,还保留了其原生态文化的韵味,从而达到原生态文化动态对等翻译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郑颖 《文教资料》2011,(9):51-52
新闻语言的大众化特点,使其承载的语汇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决定了译文是否能传达出原文的精髓。本文作者探讨了译者运用富有汉英民族色彩的语汇来准确传递文化意象的各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欣 《青海教育》2006,(4):31-32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翻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说在早期翻译工作中只要能把原作的信息基本传达出来就可以了,那么如今再这样做就不够了。“译述”、“达旨”,甚至“编译”,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外国文化的强烈需求。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能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译文,如果失落了、甚至歪曲了原文的文化意象,那就会使读者感到美中不足,有遗珠之憾,有时还会使读者产生错误的印象。一、文化意象一般说来,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中文化意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人们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文既要优美流畅,更要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的传递是文化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翻译中忽视了文化意象的意义与传递,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本文将分析和探讨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与错位, 并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一种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只有将原文文化因素在译文中恰当的处理,才能达到准确传达原文思想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喀什导游词的译文,阐述了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地位和导游词翻译时应体现出维吾尔文化的丰富意蕴,以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传承和发扬维吾尔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幽默语言的语用机制和独特性,并从语用学理论角度探讨了幽默话语的翻译策略,研究了在幽默翻译中如何保留隐含意义,处理好文化意象以求幽默译文的动态对等。好的幽默翻译。不仅应当译文地道,而且能够准确的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使译文读者理解幽默的内涵。为了使原文忠实于译文,译者必须通过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灵活处理文化意象,有的应尽量保持源语中的文化意象,有的可以忽视,从而获得动态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3.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能及时有效地吸引广大观众,而对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润,能使译文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采用直译手法处之,会使观众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14.
历来,风格的传达就是文学翻译中的难题,因此,作为风格传达中最关键的部分语言风格的传达,就成为再现原文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中心问题。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三个中译本的分析,从译文与原作者、原作、以及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认为只有将原文与译文相融无间,译者才能成功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5.
翻译贵在理解。只有理解了原文,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文,才能使译文通顺易懂。理解原文的钥匙在于把握原文的语境。译制片之所以能有效吸引广大观众,能在最短时间内传达于观众,是跟译者的深厚的语言功底分不开的,而文化语境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欲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研究其在电影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欢 《文教资料》2008,(8):67-69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翻译中我们要重视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译文应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表现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和文化含义的不对应上.因此,分析、了解文化意象,使文化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的独特性,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理解是译者的努力方向,也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黄芳 《教师》2011,(10):122-122
一般性翻译,只要译文准确、通顺,大抵就说得过去了,而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却高得多,译文除了准确、通顺外,还必须传达出原文语言上的文学味.本文通过举例,谈谈如何在文学翻译中理解英语原文的字词,表达原文的韵味.  相似文献   

18.
中文诗歌意象丰富,译者在翻译时应将诗歌的文化意象忠实而准确地传达给译语读者,当译文的语言文化信息与原诗不符时,译者要采取适当的翻译补偿手段,使中国诗歌的文化意象为译语读者所知晓和接受,从而通过诗歌翻译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诗词中"雨"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意象。文学翻译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文化意象,译者应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准确解读诗词中的"雨"意象,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尽可能传达中华经典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20.
译者作为原文和译文的中介 ,要处理好与原文作者、原文及译文读者等几个方面的关系。译者首先要了解原文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及其写作风格 ,这样才能有助于正确解读原文。译者在翻译原文时 ,必须注意译文和原文在字词、句子结构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对等现象 ,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行文传达原文的意义。另一方面 ,译者在翻译时要尽最大可能地忠实传达原文风格 ,压抑乃至隐藏自己的个人风格。在处理和译文读者的关系时 ,要充分考虑读者群的接受能力及其所处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 ,及由此形成的读者的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