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成人这个问题,并习惯通过一套完整的礼仪活动,实现对成人身份的确认,这就是成年礼,古时称为冠礼. 上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冠礼的历史非常早,而且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也较为丰富.先秦礼仪文献《仪礼》中就有《士冠礼》篇,对冠礼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记载;同时,另外一部礼仪文献《礼记》中还有专门的《冠义》篇,阐明了冠礼的文化内涵,足见当时社会对冠礼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2.
周红艳 《知识窗》2012,(5X):8-9
<正>散文是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的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写法自由而又有一定思想情趣和审美价值的文学样式。它的显著特点是语句优美,情感细腻,文笔灵动。《月亮与云彩》是一篇短  相似文献   

3.
《子夜》是我国文学大师茅盾的代表作,作品人物形象刻画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时代性及代表意义。吴荪甫这个人物个人形象是年富力强、聪明能干,而且财力也很雄厚,用人也非常得力,但是他最终还是失败了,他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苑彬 《科学中国人》2001,(10):10-10
今年的高考语文科目格外丰收,满分作文就像发育期的孩子,一个个都蹿起了个儿,身体强壮得让人吃惊。可惜兴奋的事情总是不能持久。先是有人提出《赤兔之死》那篇无非是《三国演义》读多了,至于文学造诣,并无任何可炫耀之处;后又有人揭发检举,《吴诚信》那篇乃是仿作,更是有大煞风景之  相似文献   

5.
成歌 《科教文汇》2008,(32):274-274
人说文学和音乐是姐妹艺术,诗歌和音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国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借鉴古代《诗经》里的《蒹葭》一篇创作的歌曲《在水一方》将音乐和诗词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如诗如画飘渺朦胧的唯美,也体现了诗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一首好诗词,体现的不仅仅是它崇高的文学价值,更体现了它的音韵美和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6.
黄颖 《科教文汇》2011,(31):86-87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博尔赫斯,他的短篇小说《另一次死亡》是一篇关于死亡、回忆、时间且充满了神秘主义气息的作品。整篇小说给人以"在迷宫中行军"的感觉。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小说《另一次死亡》,来探讨博尔赫斯的反阐释理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璞  陈丽 《科教文汇》2008,(19):226-227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1917-1927)中各具特色的十篇导言,其研究方法及研究视野,不仅远远超出了导言的导读功能,而且甚具学术价值,对现代文学的学术研究写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独特的文体《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郭象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门弟子记录的。姜亮夫先生说:“《庄子》内篇大体也可算经嘛,而曰内、外,则经、传二词,直是汉儒的说书体例。”又说:“《庄子》的内七篇是主干,外篇就相当于《卜居》、《渔父》。”姜先生说出了《庄子》一书的体例。  相似文献   

9.
胡淑贤 《百科知识》2021,(18):59-60
《三字经》是包括了天文地理、历史兴衰、古代人物、文学艺术、道德礼仪等方面的儿童启蒙教材.在形美、音美、意美中,朗朗上口的三字句,尽显古人的智慧.翻译中华古代文化经典、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世界文化共享,是译者的时代使命.《三字经》的翻译传播使译者经历了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再到外语的挑战.从语篇角度,对不同英文版的《三字经》开篇段落进行内容、结构和风格对比,可呈现出其文学赏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植丹华 《科教文汇》2008,(21):213-213
《文心雕龙·时序》中探讨了文学与社会、政治以及时代的关系,涉及了文学史若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说明了刘勰有一定的文学发展观。他在《时序》篇中还谈到“质文代变”,文质的曲折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崔璨 《科教文汇》2010,(2):39-39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大卫·霍克思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版《红楼梦》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本文着重比较分析两个版本中第三回的翻译,包括译者译风、语篇意识、文化负载词等,体现了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与技巧。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大卫·霍克思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版《红楼梦》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本文着重比较分析两个版本中第三回的翻译,包括译者译风、语篇意识、文化负载词等,体现了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与技巧。  相似文献   

13.
这篇论文运用文学伦理学分析《赫索格》一书中人与自然以及人和自我的关系,来提醒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黄橙 《科教文汇》2009,(34):254-254
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被称为“20世纪以来最深刻有力的一部中篇小说”。本文旨在从文学的语言角度解读这篇在学界颇有争议的小说,以期回味文学巨匠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5.
汉字,由黑白线条而组成。线条本身,是僵硬而抽象的符号。但一经结成字,特别是与内涵丰富的文字溶合在一起,便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感人艺术效果。故学习、欣赏、研究一篇优秀的书法作品,往往离不开对其内容的探讨。勿庸讳疑,若让一位书法家写一篇他不喜欢的内容文字,定然出不来好的书法作品。譬如欣赏《瀛州贴》(也称《刘中使贴》),若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叛将吴希光投降和卢子期被擒,便体察不出颜真卿这位“忠义之士”书写时的喜悦、快慰激情,也就看不出这篇大作在特殊历史环境里所表现出的特殊艺术效果。试看郑道昭的诸刻石;严整肃穆的《郑羲碑》、萧散飘逸的《石室铭》、气势磅礴的《论经诗》、严谨茂密  相似文献   

16.
谈琛 《科教文汇》2008,(10):174-175
《帷幕》一书被称为昆德拉“文学思辨”三部曲的终结,本文试将它与《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一同进行比较,得到其在小说是什么、小说和历史、小说和地域、小说和小说家等方面均有更深入细致阐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任诗桐 《今日科苑》2009,(16):151-151,153
《新青年》并非纯粹的文学期刊,然而它对文学的贡献确是毋庸置疑的。不但新诗在其上面轰轰烈烈地展开,从最初的用白话初试莺啼到后来的形式、内容的全面开花,并且中国第一篇具备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首发在《新青年》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家:现状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生命科学家2001年在著名杂志发表论文情况 2001年在著名杂志上,中国大陆有5篇、香港有2篇生命科学的论文:三篇在《科学》、三篇在《自然·遗传》、一篇在《自然·神经科学》。其中三篇是全部在中国科学院进行的研究、一篇是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一篇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二篇是香港科技大学。而中国科学院主要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生物工程中心、和神经科学所)、一篇部分是生物物理所的工作。在学科分布上,三篇是遗传学,二篇是神经生物学,一篇是分子生物学,一篇是结构生物学。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史家宋正海先生曾两次撰文讨论如果郑和航海到达欧洲,历史将怎样发展演进这个问题。一文题曰《科学历史在这里沉思——郑和航海与近代世界》,另一文题曰《如果郑和航海到欧洲……》。后一篇文章实际上只是前一篇论文的缩写。这两篇论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涵已由两文的小标题表达得非常清楚:一、郑和船队有充分实力绕过好望角到达西欧;二、郑和船队与亨利船队可能相遇在马德拉群岛;三、郑和必将(取代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成为地理大发现的英雄;四、将加速西欧资本主义崛起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殖民地化;五、美洲的发现要晚,但印第…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5,(17)
本文主要以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等学术著作观照其文艺观,论述他和梁实秋在文学本质、文学功能、价值判断、研究方法等方面持相同观点。只不过鲁迅主要是在积极践行这些观点,而梁实秋是从理论上进行阐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