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当前中国体育微博呈现差异化发展模式,其中以“明星效应模式”和“草根效应模式”最为突出。本文在阐释中国体育微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新浪体育微博和体坛网微博为案例,深入分析中国体育微博差异化传播模式的特点,并试图提出优化其传播效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在新媒体主导下的传播格局中,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推动了媒介的组织传播模式及形态的改变。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发展引发了大众对微博、微信的追捧和使用,组织内、外部传播的新媒体沟通形态广泛以微博、微信为主。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微博、微信能够帮助人们多渠道的获取资源信息,使组织中的成员都有参与意见表达的机会。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社会化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和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不  相似文献   

3.
在微博出现之前,BBS论坛、博客等虚拟社区成为网络舆论的集散地,微博这一新兴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网络舆论的传播模式。本文从传播角色、舆论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和信息的传播效果来比较微博意见领袖和BBS意见领袖的不同。相对于论坛舆论领袖的草根性,微博意见领袖更趋于精英化;论坛意见传播是内聚型,微博传播则是发散型;微博的信息传播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论坛的意见流通则局限于孤岛内部。通过这些对比研究,旨在发现不同意见领袖的特点,进而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4.
探析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web2.0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开启了互联网媒介新时代,它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和特点,为新闻传播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形成了新闻传播的新格局。本文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对国内两家主要微博主体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进行分析(其中对新浪微博采取抽样调查,对其一个月内的主要新闻事件进行追踪关注;对腾讯微博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微博在不同新闻事件中的传播角色),试图通过对两者的新闻传播模式的比对,分析不同微博主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时的异同之处,并引发对微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博的出现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具有网络融合时代的典型特征。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微博这一传播活动的传播模式、传播特点和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分析,为微博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2007年以"饭否"为代表的老牌微博网诞生,到2009年新浪微博等亮相,微博已从单一的自媒体发布演变为具有交互性的重要媒体渠道,并对传统媒体传播的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微博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创新性交互方式。相对于博客、人人网、腾讯等社交网络媒体来说,微博信息传播模式重要的一点是交互模式上的创新,它是一种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  相似文献   

7.
微博是在Web2.0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下的时代产物,具有广泛的信息传播功能和独特的传播效果。微博不只是开创了人际传播的新模式,还为企业营销和信息传播开辟出一片网络新阵地。本文将关注的焦点定于议程设置在微博广告中的应用,通过对微博广告传播特征的描述,深入分析议程设置功能在微博广告中的效果,力图通过系统阐释和实例分析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微博广告应用图景。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传播模式对信息的传播和传媒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也依然发挥作用。但有的传播模式从传统变成陈旧,受众漠然视之,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与受众互动,调动受众参与的积极性,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陕西开展的2012年度全省报纸传播创新案例评选,就是试图通过开展评选及延伸系列活动,在创新传播模式方面,进行示范性地探索,以引发报业对改革创新的紧  相似文献   

9.
朱颖 《中国出版》2024,(6):28-33
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官方信息、提供公共服务、收集民意的主要平台。惠农政策信息通过农业农村管理机构的官方微博向外传递,微博传递信息的具体模式对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信息结构、用户互动、传播内容三方面对微博平台的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社会网络视角下,信息传播结构和信息互动形式以及信息传播内容分别形成了信息传播结构相似的惯性行为模式、信息用户积极互动的情感互动模式以及信息内容以官方信息为主的责任担当模式三种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模式,这三种模式对应生成了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的本体效能、节点效能和标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微博传播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拥有网络传播的特性,如即时便捷的信息发布与传播、操作简单和用户进入门槛低等,深受人们追捧.微博是web2.0时代“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中最流行的网络传播工具之一.作为新事物,微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本文试图以微博在当下信息传播中的一些表现为依托,分析“微博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积极可行的应对思路,为微博传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微博是随着近年来媒介融合而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物,它的出现立即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使人民群众对于信息传播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由于微博天生具有传播优势,各家传统媒体迅速抢占微博平台进行新闻传播。本文立足于当前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对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微博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微博作为Web2.0时代的产物,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的重要参与者和互联网媒介的强大催化剂。微博正在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与特点冲击着现在的新闻传播模式,被业界称为信息传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微博来袭有利有弊,看清微博模式下新闻传播的不同特点才能促进信息传播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3.
“议程设置”理论在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呈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媒体的浪潮改变着人们的传播方式和信息接触习惯,微博环境下的传播模式既是传统传播理论传承,也在一些方面对传统传播理论进行了拓展、补充和一定程度的修正。本文研究了在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议程设置理论呈现出的特征和传播方式,并试图从传播理论的呈现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微博城市形象的传播模式。在理清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议程设置"理论运行规律的同时,寻求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城市形象传播的共同规律,为城市形象塑造、微博舆论引导力的提升带来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传播效果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布公共信息、收集民情民意为主旨的政务微博,其传播模式与传统的政府传播和媒体传播具有本质区别,对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具有革命性影响。然而,并非每个政务微博都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不少微博存在定位不明,使用不规范、危机处理能力较弱等问题。如何在尽量引发大众关注的同时,发挥其尽可能多的正面效果而非负面效应?这是值得传播主体审慎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微博信息建模过程中影响因素众多、过程复杂现状,梳理模型构建的依据及其演化脉络。文章对现有微博信息模型进行功能解析和演化分析,从节点自身属性、链接关系到整体拓扑结构演化的视角,解析微博信息传播模型中的社会网络特征;从传播模式、传播影响因素和传播规律演化的角度,阐释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复杂网络特性;从传播预测和传播控制的视角,揭示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双重网络特质。文章提出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演化方向,即微博信息传播中节点、节点链接与信息内容的融合,复杂网络与多重网络的融合,微博信息传播与大数据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传播模式的微博信息挖掘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娟  祝宁 《新闻世界》2011,(5):91-92
微博自2006年在美国出现后发展迅猛,中国微博在2010年也快速兴起。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基础上,微博形成了二级至多级的信息传播模式,产生了裂变式的传播能量和海量信息。同时,微博具有实时、移动、碎片化等特点,而积聚的碎片信息使信息挖掘和分析成为可能,国外就运用微博进行电影票房的预测、地震灾害的监测,并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本文结合一些热门社会公共事件,对微博引发舆论场的形成过程及其传播模式进行试探索,并探讨微博舆论在社会领域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荣 《东南传播》2012,(1):88-90
微博作为企业品牌传播媒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品牌传播学的视角,首先厘清相关概念,初步得出微博可以作为企业品牌传播媒介的结论,接着站在网络传播的背景下归纳出微博个性化信息传播特点:传播内容微小随性、信息发布随时随地、"背对脸"的交互方式、一种裂变式的传播以及传播模式,基于信息传播特点和传播模式提出了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微博进行品牌传播,最后从品牌关系的角度再思考微博品牌传播媒介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具有强烈自媒体属性的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并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微博虽小,但以小胜大,尤其微博平台上的权力中心,对于微博的议程、信息传播的过程与效果等都有明显的作用,同时随着微博的发  相似文献   

20.
尤龙  洪禺 《新闻爱好者》2012,(20):11-12
微博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然而由于微博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众往往不能全面地掌握信息,难以理性地对事件做出评判,加上信息的不确定和传受双方的不对等,很容易使谣言在微博平台大肆传播。本文探讨了微博谣言的生成机制以及微博谣言的传播效果,探讨了意见领袖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微博谣言对受众的心理、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