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小莉 《今传媒》2009,(7):59-60
企业报的宗旨是企业为弘扬企业文化、宣传企业精神、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报的诞生,增强了企业与外界、企业内部决策指挥层与实际操作层、各部门之间、各子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沟通了企业管理层与职工的思想,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满足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潇康 《传媒观察》2003,(12):61-61
金秋10月,《泰州石化》报迎来创刊10周年纪念日。泰州市委书记朱龙生致信祝贺,称赞《泰州石化》报“植根于企业沃土,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企业发展鼓与呼,反映职工心声,受到职工读者喜爱,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建华 《大观周刊》2013,(10):316-316
俗话讲:“职工的心,企业的根”,意思是说:职工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是企业得以立足和发展的根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企业与员工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利益共同体的构筑,离不开企业文化战略这个平台。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重庆市总工会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建设3000个市级“职工书屋”。 重庆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职工书屋”是地方和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的文明进步、企业的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职工的技术素质与文化生活上。  相似文献   

5.
辜建农 《青年记者》2002,(11):53-53
一个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全体职工人际关系的融洽、心情的舒畅以及为实现共同的企业目标而进行的不懈的努力。而人际关系的裂隙、职工之间的摩擦,尤其是政工干部与职工之间的龃龉及对立情绪,是企业管理中的大忌。  相似文献   

6.
卢作孚创办的近代民生公司,以振兴中华为出发点,把个人、公司与国家民族利益正确结合起来,多渠道培养职工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和爱国意识,着力构建“个人为事业,事业为社会,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益的”企业文化.这是民生公司能在逆境中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民生公司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及构建方式对当代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国义 《大观周刊》2012,(32):86-86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相结合、坚持全面发展与形成特色相结合的原则,丰富石化企业文化内涵,积极拓展石化企业文化服务领域和途径,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以企业档案为基础和依据,企业档案内容和管理模式都会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不容忽视的信息支撑和决策参考作用,对文化构建、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科研、生产、经营等日常管理和文明建设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职工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具有本企业特有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精神作风。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文化建设众多载体中,企业有线电视以贴近群众,内容丰富,职工喜闻乐见见长,它直接为企业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技文化发展、职工思想教育服务,因此,很受企业的重视和欢迎。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新闻报道工作是企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鼓劲、加油、引导舆论、稳定职工思想情绪诸多方面的作用,是企业增强凝聚力、走向市场创效益的有效手段。做好企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职工发挥主人翁作用,关键要在“正确”与“引导”上下工夫,具体地说,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抓住根本点,把宣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职工工作思想认识水平统一起来抓住了根本点,就是掌握了宣传的大方向。企业新闻宣传,正确引导舆论,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11.
邹慧 《新闻传播》2006,(5):69-69
企业内刊的定位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宣传自己。实现企业内部决策指挥层与实际操作层、各部门之间、各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传递,沟通企业管理层与企业职工的思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培植企业文化,满足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泛华建设报》在明确立足企业、面向基层、服务职工的办报宗旨的前提下,打破单一枯燥的传统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谋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报是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党委机关报。企业报要通过唱响主旋律,搭建企业管理层与职工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间的交流的平台,提高报纸质量,达到上情下传。下情上达的目的,才能得到领导认可、职工认知、业内认同,体现企业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个成功的出版社的强壮和发展,受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管理措施、营销策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要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的支撑。本文仅就出版社的企业文化范畴、企业文化的作用与构建谈点肤浅认识。一、出版社的企业文化范畴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出版社完全具有企业的属性,它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作为企业内部的主要舆论工具,担负着联系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动员职工的重要任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企业报与其他报刊一样,也应该讲政治,以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企业报讲政治,言论首当其冲。作为企业党政的喉舌,言论必须代表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在各个时期的主张和中心工作,具体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企业报言论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迅速地、准确地作出反映。改革开放之初,言论引导职工批判“阶级斗争为纲”,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第一位的任务是搞好生产。  相似文献   

15.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企业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关爱职工生命,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作为煤矿企业基层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的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如何加强职能服务,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笔者认为工会组织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焦林 《大观周刊》2012,(40):62-62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及职工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并为绝大部分职工所认可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特色和个性的安全生产行为方式,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提高广大职工安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如何在煤炭企业内部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是煤矿管理工作者需要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孙云利 《新闻爱好者》2010,(10):127-127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石化企业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对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的经营决策、工作部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作用,建立起了一支基层通讯员队伍。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报是展示企业文化与实力,反映企业面貌,教育、激励职工的重要宣传工具。与此同时,企业报在企业的公关活动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企业的发展,愈来愈离不开公关活动,而企业公关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外树立企业的形象,对内增强职工的凝聚力。那么,企业报  相似文献   

19.
青岛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是企业员工思想和行为的集中体现.它传承了几代青烟人的传统美德,是企业近90年发展历程中深厚文化底蕴的提炼和浓缩,更深受齐鲁大地儒家文化影响,将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与文化培育有机结合,将传统文化和齐鲁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以"善良厚道坚韧"泰山文化为本质的青岛卷烟厂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行为文化体系.如今,善良、厚道、坚韧的青烟人正在秉承泰山"虚怀若谷、与人为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潜心做事,低调做人,决心为推进企业发展,为实现山东中烟异军突起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报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鼓舞士气,培养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办好一张企业报的先决条件。联系我们办企业报的具体实际和经验体会,我觉得应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企业经济运行,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企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宣传企业重大决策,激励职工为企业发展奋力拼搏无私奉献,树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良好形象。而今企业要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报更需要及时大力宣传国家出台的各项改革方案、政策和措施,引导职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实力鼓劲呐喊,从而使职工逐步理解、支持、主动投身改革,提高他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对市场经济的深层次认识,树立竞争观念,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