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陈美琪 《大观周刊》2011,(38):156-156
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说话水平惟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怎么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本人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一是克服障碍,使学生敢说;二是创设情境,激发会话的兴趣;三是多种形式结合,教给学生说话方式。  相似文献   

2.
亢敏敏 《大观周刊》2012,(52):229-230
怎样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 1提供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1.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说话内容,引导学生去说。有话可说即让学生有说话的内容。本册教材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说话内容,每次的口语训练,是同学们最积极的时刻。如在介绍“我的家”的口语训练课上,我先让同学们把与家庭成员的合照带回校。然后让同桌互说,再让同桌互相说出你所听到的介绍,这样,孩子的听说都得到了训练。另外,在说话练习中,我会与孩子们一起来做一做,说一说,使其所说的内容更接近生活,更完整贴切。在与孩子们玩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心情、同学的动作、自己的盼望等,为下一节说话训练提供了词汇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肖永军 《大观周刊》2012,(37):229-229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生活中必备的能力之一,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激发兴趣,让学生敢说,还要指导注意观察身边的环境、人物、让学生有话可说,能找到可以说的内容,加强课外活动,丰富说话内容,成功激励学生,强化说话愿望,才能从根源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4.
赵艳丽 《大观周刊》2012,(36):212-213
词语是句子的元素,句子是说话写文的基本单位。针对学生说话及习作中语痛过多的问题,分析“造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对造句的重视和训练程度不够;二是评价方式不能激励学生。围绕着“造句是语言训练的传统方式,是一种训练词语运用能力的极好方法。”谈了自己在教学实际中的几点思考和做法,强调从字斟句酌开始,努力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引导学生准确地使用词语,说好每一句话,才是说话行文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的说话能力对节目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主持人都要十分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做到善交际,会说话,能演讲,长论辩。县级台主持人怎样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呢? 一、善于思考——进行思想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说话能力并不是单纯的口语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为基础。语言是衡量人思想境界、理论  相似文献   

6.
任丽英 《大观周刊》2011,(52):130-13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新课标提倡语文课要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以往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一直以来,由于应试的需要.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语文考试技能的训练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只是停留在书面上。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语音的重要性语音如人的衣冠,初次见面,一口流利的英语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学好英语语音至少有如下四点好处: 1.学习英语,从听说入手。说以语音为媒介传达信息,说话者的发音、轻重读、语调等必须符合应用人的相应标准方可使听者明白。在说的训练中,学生可逐渐使自己内心说话的机制与目的语一  相似文献   

8.
陈碧霞 《大观周刊》2012,(35):220-220,226
现行语文版课标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都编排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对口语的话题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安排;在每篇课文里或课后,都有一些关于引导学生说话的话题,这也是极好的交际资源。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从而使口语交际教学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9.
林燕 《大观周刊》2011,(2):130-13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除搞好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外,还应加强说话教学,使学生不但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茵 《大观周刊》2012,(44):318-318
我们在语文的教学中,加强各种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1.
王蕴 《大观周刊》2011,(23):189-189
口语能力,包括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它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口语训练是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英语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需要教师花大力气的难点,学生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怕开口,羞于开口的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说,会说,善说.作为英语教师,应当寻求对策,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12.
吴丽娟 《大观周刊》2012,(24):332-333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巳斯亍钡木吞寤帷?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 College145-148F084;F;HF084_;李惠莲00030003;00030004136-139浅谈中师说话课中的口头作文练习利杰 在中师口语课中适时地进行口头作文练习,是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口  相似文献   

14.
播音的技能是以知识为前提的,没有播音的专门知识,没有与播音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各门知识,是形不成播音技能的。播音技能是播音知识的实际运用。播音是“说话”。但是,无论从说话内容的复杂程度,还是就说话的动作本身,都远远不同于日常人们的说话,它有自己一系列特定的活动方式。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这种说话的方式是播音技能,播音技能需要经过辛勤的训练过程,方能达到灵敏、准确,即熟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徐向堂 《大观周刊》2011,(33):226-226
我们都知道,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学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小学生从牙牙学语到逐渐学会说话到知道一些基本东西,步入幼儿园再到小学学习,这一过程中,都包含了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过在不同的阶段训练的力度与广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陈云香 《大观周刊》2011,(47):131-131
语感训练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对学生语文的兴趣与好的学习习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达到既训练了语感又发展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吴萍 《大观周刊》2012,(23):159-1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杨艳清 《大观周刊》2011,(35):163-163
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用的基本训练方式是朗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把朗读切实抓起来,使朗读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袁良会 《大观周刊》2011,(29):33-33
阅读教学中经常用的基本训练方式是朗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把郎读切实抓起来,使朗读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张秀敏 《大观周刊》2011,(35):157-157
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用的基本训练方式是朗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把朗读切实抓起来,使朗读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