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几年竞争激烈的电视剧市场中,一部部有关幸福的剧集以健康的主题导向、温情的写实风格、平民化的叙事手法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更在社会上激起了人们对于幸福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从2010年《老大的幸福》荧屏大热,再到《幸福来敲门》、《幸福密码》、《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守候我们的幸福》、《幸福在招手》、《谁比谁幸福》、《幸福里9号》、《身边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加强幸福观教育,提升大学生认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一书阐述了幸福之于人生、幸福问题研究以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追求"幸福",是过去式,是进行时,更是将来事。讲不清、道不明的"幸福"二字,却成了这一时期社会上热议的话题,"幸福中国""幸福大省""幸福城市""幸福指数"等辞藻催生了书业市场上的"幸福风潮"。什么是幸福的追求,这一话题,谁也道不明。为此笔者走访了杭州市区博库书城、购书中心等,走进2011年末至今的生活励志类书市,探寻这一温暖话题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都在于获得幸福。自2005年江阴首提“幸福江阴”之后,各地幸福城市建设的热潮高涨。据中国幸福研究院的统计,到目前,全国有58个城市将幸福写入了自己发展战略目标中。而且在不断探索创新中,逐步完善幸福城市建设理念并形成各自不同的模式。 2011年,温州市委市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仅提出了“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战略目标,而且形成了战略目标、科学评价和绩效考核三位一体的幸福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体系,走出了幸福城市建设的“温州之路”。  相似文献   

5.
追求"幸福",是过去式,是进行时,更是将来事.讲不清、道不明的"幸福"二字,却成了这一时期社会上热议的话题,"幸福中国""幸福大省""幸福城市""幸福指数"等辞藻催生了书业市场上的"幸福风潮".什么是幸福的追求,这一话题,谁也道不明.为此笔者走访了杭州市区博库书城、购书中心等,走进2011年末至今的生活励志类书市,探寻这一温暖话题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幸福指数来源及我国国民幸福指数含义,提出了营造优美环境、提高馆员综合素质等图书馆提升读者幸福指数的具体思考。  相似文献   

7.
幸福在今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电视荧屏上也涌现出了一批以表现幸福为主题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针对当下消费社会的现状,讲述了一个拯救幸福的故事,诠释了幸福的现实意义。《幸福来敲门》用充满怀旧的色彩讲述了一个温馨而浪漫的中年婚恋故事,诠释了幸福的意义。这两部剧其实质都是对迷失在物欲中的现代人进行的一次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8.
郝美津 《新闻世界》2013,(7):264-266
【摘要】2012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从宏观层面看,“幸福调查”选择了“个人一国家”相结合的主题,力图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相联系;中观层面看,“幸福调查”通过筛选、编辑、重组,意在建构“幸福”框架,迎合“喜迎十八大”的政治背景。由于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报道受到了一些质疑与批评。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告别唯GDP,更要告别GDP思维惯性虽然告别了唯GDP,但唯GDP主导下思维惯性未必随之烟消云散。"幸福指数"会不会演变为新一轮的形象工程?人民幸福不幸福、"幸福指数"高低由谁说了算?需要警觉的是,当下少数地方官员让人民"被幸福"已然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0.
"幸福"正成为诸多地方的施政目标。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去年的数据则显示,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据10月30日《新京报》消息)。人生百年,谁不望幸福?如今有18个省(市、区)明确将"幸福"作为施政目标,这显然让百姓喜出望外。但对幸福一词的理解各有不同,如何让全体民众都具有幸福感,这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政府将幸福作为施政目标,显  相似文献   

11.
喜剧演员范伟解释幸福时说——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比我幸福.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件厚棉袄比我幸福,上茅房就剩一个坑让别人蹲了比我幸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幸福”、“幸福感”、“幸福指数”渐成中国社会流行语。从崇拜GDP到追求幸福指数,是中国转变发展模式实施“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现在,不但各级政府将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列入其施政纲领,各式幸福指数考评体系几成政府决策依据。各大小媒体也是闻风而动,大张旗鼓地“曝晒”民众幸福感。不遗余力地搜寻提升幸福指数的途径。然而,也有百姓对报道提出疑问:“幸福指数有那么高吗?”毋庸置疑。一些媒体对幸福指数的那种类似“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式的报道与解读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感觉。幸福有时来得匆忙,宛如突然而至的敲门.而人的心由于太过忙碌,被太多的世俗缠绕,有时竞感觉不到幸福的来临,常常与幸福擦肩而过。 一个人是否幸福,与地位、财富、学历、年龄、身处的环境、所在的背景并无直接的关系,幸福取决于心灵世界的丰富与纯洁。所以,一个心地善良、心灵纯洁、心思丰富且不断积极进取的人,就容易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系列报道.报道中采访了大量平民百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宏观层面看.“幸福调查”选择了“个人一国家”相结合的主题,力图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相联系:中观层面看,“幸福调查”通过筛选、编辑、重组.意在建构“幸福”框架。迎合“喜迎十八大”的政治背景;在微观层面上,“幸福调查”采用了“原生态”的叙事方式,淡化了导演痕迹,力求在细节上展现真实。但由于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宏观框架与微观框架间缺乏有机的融合,报道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与批评。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感觉。幸福有时来得匆忙,宛如突然而至的敲门.而人的心由于太过忙碌,被太多的世俗缠绕,有时竞感觉不到幸福的来临,常常与幸福擦肩而过。 一个人是否幸福,与地位、财富、学历、年龄、身处的环境、所在的背景并无直接的关系,幸福取决于心灵世界的丰富与纯洁。所以,一个心地善良、心灵纯洁、心思丰富且不断积极进取的人,就容易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人类社会探寻的永恒主题,馆员幸福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图书馆员要成功地发展职业生涯,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融入幸福规划这一新鲜元素。图书馆员幸福规划以馆员幸福最大化为目标,使馆员产生幸福体验,开展馆员幸福规划要分析各个要素及其相互联系,按照科学的理念、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满足物质欲望的数字指标不是幸福的标准,顶多不过是某种"幸福"的测度,如果幸福的标准需要在物质之外添加公民权利、道德修养、心灵自由的话,那么纯物质性测度显示的便不是幸福,而是不够幸福功利主义哲学家弥尔虽然主张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幸福的,而幸福便是获得快乐和免除痛苦,但他同时也说:"当一个不满足的人  相似文献   

18.
幸福生活是百姓的追求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匹配的理想的生存状态。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追求幸福的百姓诉求相一致时,新闻就爱上了幸福——“幸福”、“幸福生活”、“幸福指数”便成为媒体钟情的热词和争相报道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幸福生活的定义尚不完善,幸福指数的标准难以统一时,肩负为追求幸福生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重任的新闻媒体,在报道幸福新闻时,暴露出碎片化、片面化、极端化的倾向,百姓时有“被幸福”的感觉。既然幸福已成为重要的报道内容,就有必要研讨幸福新闻业务,为更好地开展幸福报道提供理论支持。目前,业界和学界鲜见这方面的业务研究,本刊率先组织文章,对幸福报道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一个关注不幸福的社会要比一个对幸福沾沾自喜的社会更成熟也更理智。这就像成熟、睿智的预言,它关注未来的灾祸一定甚于幸事。思考不幸福多于幸福,那才有可能将未来的幸福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颜陈 《新闻前哨》2013,(3):70-71
"幸福"几乎成调侃词的当下,评价幸福指数确实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幸福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也是一个主观的概念,每个人对幸福感受敏感度的差异也很大。通俗地说,幸福就是需要的满足。但是,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发布者、社会行为的组织者、社会民意的表达者,具有构建公众常识、钝化分歧争论、应对边缘挑战等舆论引导职能,媒体人的幸福指数无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