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现实状况来看,地州党报处在夹缝中:上有中央和省级大报的“挤压”,下有晚报、都市报、生活类报纸的“围攻”。如何在困境中实现突围,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是地州党报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笔者认为,地州党报要想做大做强,应该通过以下五个路径,实现突围。一、建好自己的人才工程。人才是取胜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杨龙 《新闻窗》2008,(4):27-28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平面媒体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党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本土化”是党报增强“三贴近”,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杨龙 《新闻窗》2007,(4):46-47
党报如何与市场接轨?党报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三贴近”?党报如何做大做强?盛夏,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亲身体会了新闻竞争的“火热”,并考察部分党报。其服务性与市场性相结合,从服务中体现“三贴近”的成功经验,值得全国的党报学习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以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短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平面媒体对体育新闻的共享由可能变成现实,要想烹调出吸引众多读者胃口的“大餐”,尤其是在国家级、省级媒体覆盖范围内的地市级党报,可以说难度越来越大。“传媒产品的竞争力是党报竞争力最主要的方面,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新闻”,这个党报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体现者,才能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而对地市级党报体育新闻报道而言,在版面受“挤压”、外部环境受“打压”的形势下,突出重围唯有做好做足做大“特色”这道菜。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做强党报“中心工作报道”是时代和执政党赋予党报的政治使命,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进一步明确定位、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中心工作报道”是关键“中心工作报道”历来就是党报的特色和“立身之本”,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随着党报在新时期报业格局中地  相似文献   

6.
赵娜 《新闻前哨》2006,(2):10-11
党报的理论版应该有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实话”专栏很好地体现了两的结合,从内容上找贴近感,抓住“贴近性”做章,体现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作为省级党报推出“实话”专栏,抓住贴近性做章,从报纸自身省级党报的特点而言,可以体现出“实话”栏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媒体创新与党报特色”。我想:九九归一,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人的问题解决得好,“媒体创新”与“党报特色”也就有了比较可靠的保证;人的问题解决不好,“媒体创新”搞不好,“党报特色”也保持不了。因此我想就新闻队伍的建设——人的问题做一个发言。题目是《“一重三有”论》。  相似文献   

8.
让“百姓”新闻上一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地市级党报中尤其难。 一是因为地市级党报所处的城市规模相对较小,新闻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地市领导对党报一版的认识不易改变; 二是客观上地市级党报不仅要承载本地市的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而且中央和省级的重要领导和会议的新闻也不能漏掉,因此,“百姓”新闻上一版是地市级党报多年努力去做的事。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中,党报领导活动报道占的比重较大。中央党报领导活动的报道由于事关大政方针,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人民群众都很关注。但是,地方党报尤其是地市级党报,如果不能充分体现“三贴近”,而是把会议讲话或机关文件、简报之类加上“本报讯”再简单处理一下就发到报纸上,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内容空洞,二是语言干瘪,几乎没有什么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社会新闻成了都市类报纸,“以弱战强、以小搏大”占领市场的杀手锏。细数那些有影响的都市报,无一不是在社会新闻上做足了文章,从而赢得了读者,占领了市场。对于新时期的党报来讲,社会新闻的巨大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它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者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形式。因此,党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强做大社会新闻,不仅是读者的阅读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党报的时评如何找准定位,走出新路,进一步扩展党报的舆论张力?如何突破过去评论较为枯燥干瘪的模式,将时评版做得期期有新意,篇篇有看头?安徽日报在新闻改革中积极探索,在“特色牌”上下工夫。2013年5月份在“焦点新闻·时评”版推出一批颇有影响的时评文章,一改过去生硬的面孔,令读者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2.
薛辉 《新闻前哨》2004,(8):43-43
报业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着一个大转折。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党报,不仅是信息时代必然的发展趋势,更是一代报人的责任和使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党报的品牌、资源和队伍优势。虽然这几方面密不可分、统为一体,但实质或根本的竞争,依然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党报如何用好采编业务人才,不仅是“三贴近”原则赋予党报的时代要求,而且已成为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名家赵金在一次座谈会上说过:“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有这么一句话,叫‘主流新闻看党报,突发事件看党报,关键时刻看党报”~。这说明党报在非常时期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在读者心目中存在不可动摇的突出地位。作为党报的《柳州日报》在镉污染环境突发事件的“柳江保卫战”中,讲究宣传报道的策略,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凸显党报新闻权威,充分印证了老百姓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4.
一、党报收订数与党员数增加不成正比,党报订阅的“规定性”反映不了党报阅读的覆盖 面各级党委机关报,或简称“党报”,或称之为“主流媒体”,因其办报和用报的指向和指定性,其读者群巳在党的文件中做出了规定,而且几乎每年征订都会得到上级文件的重申和强调.其订报经费也有相应的保证。党报收订,客观真实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15.
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其“规定动作”比其他报纸都多,在“规定动作”中,党务政务的工作性信息报道、政策性新闻报道等时政新闻占大头。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硬新闻“硬度”高,要做得吸引读者眼球、满足读者需求,受到读者欢迎不容易,如政治性会议新闻就会议报道会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可读性上不及晚报、都市报的软新闻,但硬新闻有硬新闻的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创新报道。从新华日报连续三次的改版经验来看,党报完全可以通过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淡化工作味,突出新闻因素等手段,做强、做宽、做深报道。  相似文献   

16.
正当晚报、都市报在各地攻城掠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一些地市党报发行却遇到了困难。不少读者有这样的看法:党报是机关报,是办给机关干部看的,站得太高,离我们太远。分析近年来部分地市级党报发行量下降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报纸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做得不够。地市党报要想扭转不利局面,在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赢得更大的市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三贴近”上做好文章。“三贴近”,可以有效破解会议报道过多过滥的难题,进一步提高新闻的指导性。地市党报作为地方党委的机关报,会议报道任务多,会议消息…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社会新闻成了都市类报纸“以弱战强、以小搏大”占领市场的杀手锏。细数那些有影响的都市报,无一不是在社会新闻上做足了文章,从而赢得了读者,占领了市场。对于新时期的党报来讲,社会新闻的巨大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它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者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世易时移,党报副刊目前所处的传播语境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固守过去的传统做法,还是做出改变和创新,这关系到党报副刊的发展前景。与许多党报副刊相比,《厦门日报·城市副刊》的运作手法有诸多不同之处,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方面做了成功尝试,在  相似文献   

19.
理论宣传是党报的优势之一,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作用.作为一家有影响力的地方党报,多年来,温州日报不断加强理论宣传创新和理论版面建设,理论专版创办至今已近30年且从不间断,在发挥理论引导、服务决策、凝聚共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逐步成为温州思想理论宣传界的一个品牌,曾获浙江省委宣传部“优秀理论宣传奖”等荣誉.面对舆论生态的多元化,党报理论宣传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愈发光荣和艰巨.如何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做大做强做精党报理论宣传,让主流舆论、主流观点和主流价值更深入人心,成了温州日报等地方党报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党报日趋讲求可读性的今天,党报社会新闻“如何区别于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在这一类新闻中发挥导向的旗舰作用”、“如何处理好与党报传统新闻的关系”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笔者仅以《河北日报》近期新辟社会新闻专栏中发表的几篇读者关注度较高的稿件做一点浅析。 今年8月15日开办的“社会之窗”,为《河北日报》重要新闻版(第二版)历史上第一个专门刊载社会新闻的专栏。稿件全部由总编辑及主管副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