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出版界近几年有一个使用率很高的新词汇——“媒体互动”,多是指图书与同名影视剧联袂登场,形成图书销货码洋与同名影视剧收视率(上座率)的互动攀升,双效俱佳。本刊不甘人后,借在媒体互动中异军突起的明星作家陆天明倾情演绎《省委书记》之机,也拟倾情演绎一回媒体互动。河北电视台的“读书”栏目办得有声有色,许多重量级的作家都欣然接受他们的专访,谈出了不少引人入胜的话题。本刊从今期起,辑录一些精彩访谈,借电视媒体之势,扬期刊媒体之长,将两者互动起来。  相似文献   

2.
图书出版与影视既相互关联又相互融汇,虽各自独立又彼此影响.“影视同期书”在外在因素影响下所引发的出版发行市场大热的特殊现象,也带动了业内业外人士的深度思考和文化反思.在大众文化已逐渐成为当代多元文化表现主体的时代, “影视同期书”的快速问世和一纸风行,对影视制作方和图书出版方而言无疑属于双赢举措.文章通过对影视同期书现象及发行市场的分析,探讨在影视与出版的互动和联姻中,影视同期书未来继续发展和良性发展的途径及走势.  相似文献   

3.
媒体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纸质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成为了各个出版社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尤其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无疑给了我们图书营销与网络、移动终端互动行销高度整合的机会.作为少儿图书的出版人,笔者也从中看到了媒体力量带来的大好机会,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好微信、微博的媒体力量,将少儿图书广泛地宣传、发行出去.笔者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熊晓洁 《出版广角》2013,(10):13-15
影视图书的热销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影视与图书之间互动营销,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产业链。一系列影视同期书的热销进一步推动了出版社争相出版影视图书的热潮。现代社会已经步入影像传播时代,影视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每一个影视剧的热播,影视图书也迎来一股出版热潮。影视图书的出版热潮既是出版行业的热门现象,各大出版社纷纷跟进,使得影视图书更加热门,同时也是大众传播的一个绝佳  相似文献   

5.
“影视同期书”出版热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电视传播网络的快速建设,我国已经成为拥有无线、有线和卫星等多技术多层次混合的、现代化的、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电视网的泱泱大国。我国影视行业已经进入产业化大发展的新时代,文学和影视的交融与互渗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切、深入。文学图书与影视互动,文字媒介和视听媒介相互补充,其直接效果是,在电视剧和电影所造成的广泛社会影响的带动之下,“影视同期书”极大地改变了文学图书市场的格局,一举成为文学出版的热点和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同期书”几乎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社科、文艺类出版社争…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已成为其他产业的核心,广义来说,数字媒体是指传播的各种媒介的数字化形态。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等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基于数字互动的媒介汇流和产业整合现象,数字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如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电子出版物等,已经蓄势待发,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7.
传播的本质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易中天、阎崇年等学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演讲,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掀起了一阵读史狂潮,这个潮流在普通观众、学术界以及出版界,均引起强烈的反响,成为网络、广播、报纸时髦的话题,并由此成为2006年化盛事。传统化与现代传播对接,接出一个火热的“易中天现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互动,此现象对学本身、对大众、对传媒、对学术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蔡骐  梁茜薇 《出版科学》2016,24(4):46-49
当前,媒体融合成为文化经济发展中的新常态。影视与出版这两大文化行业之间的合作,逐渐从图书影视化进阶到影视图书化的新阶段,这一转变彰显了影视对出版创新的反哺作用。从媒介视角看,影视反哺是媒体融合时代的一种文化互利;从受众视角看,影视反哺现象的盛行离不开粉丝型受众的参与,粉丝们在情感逻辑的支配下演绎多样化的趣缘传播行为,以强大的传播力和消费力推动影视向图书顺利转化;从产业视角看,影视反哺现象彰显了 IP 经济的发展潜能,出版行业应围绕图书 IP 进行多维度的产业开发,建设以出版文化为基础的产业融合生态,致力于全民阅读的复兴与书香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如今.随着媒体业的发达.我们已经走入了“大众媒体经济时代”,各种媒体形式、各类信息内容.都在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图书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形式.要想融入“大众媒体经济时代”.与报刊、广电、网络等媒体相合作开发选题.已成为这些年来图书出版界探索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并结合具体实例.提出几条可供图书出版界参考的开发选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记者 晓娟)《大腕》、《刮痧》、《壮志凌云》、《吕布与貂禅》,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如今在现代出版社的“梦剧场”系列图书中找到了永恒栖所,与影视互动的图书成为该出版社的一大亮点。 影视互动图书是一种把胶片和立体图象事物转化成用纸制媒介做载体的图书形式,也是一种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转化成无限永恒文字,真正为大众所喜爱并收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姚盼  任大鹏  喻敏 《新闻前哨》2011,(10):85-86
网络发展到今天,具有简易操作,快捷反应,影响广泛,自主互动的优势,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播工具。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开辟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全新时代。数以亿万计的受众凭借手中的电脑、手机、博客、微博等众多业已普及的新媒体,正积极参与到新闻信息的采制和发布中,并广泛地进行互动、交流、沟通。如何看待这一“主动”受众群现象.已成为当今网络时代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寨”、“山寨产品”、“山寨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词语。这股在大江南北刮起的“山寨风”,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字眼活跃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页等媒体之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和热议的一个话题,且实实在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进而演变为一种“山寨现象”。  相似文献   

13.
孔德轩 《视听界》2010,(2):113-113
互联网主持人的出现是网络人性化服务的一种体现,使网络向更加人性化的互动世界迈进。网络主持人为网民节省大量的时间并提供较为个性化的服务,传递给网民感兴趣的信息,成为网民遨游信息海洋的导游,让网络成为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媒体。网络主持人担当的是“信息向导”和“话题操盘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如今,各出版社已经感受到了微营销的凶猛来势,也尝到了由此带来的甜头,如何利用好这个新力量将少儿图书广泛地宣传发行出去,是摆在少儿出版人面前的问题。媒体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纸质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成为了各个出版社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尤其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无疑给了我们图书营销与网络、移动终端互动行销高度整合的机会。作为少儿图书的出版人,笔者也从中看到了媒体力量带来的大好机会,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好微信、微博的媒体  相似文献   

15.
数字时代出版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空间的中心媒体逐渐被移动数字设备代替,出版市场出现了“读的书”与“看的书”并存的二元化现象,传统阅读逐渐为“超阅读”所替代。数字技术对使用者的认知和思考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有必要对这种认知能力及其与信息技术问的矛盾关系作深度的自省,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不仅只是默默地阻止技术崇拜和批判力丧失,而且将会成为对抗网络信息洪流抵抗意识的最后栖身之所。  相似文献   

16.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如何处理影视批评与创作的关系,已成为困扰学界多时的问题。由上海大学影视批评创作中心牵头组织的跨学科研讨会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广泛而又集中的讨论。来自京、沪、杭等地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在重申影视是最强势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影视创作与批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二者相互隔膜的问题。在关于影视批评发展方向的讨论中,理论的建构、网络批评、关注非主流和八零后等话题成为热点。在讨论作为影视批评家的学院知识分子时,对其身份的重新审视和确认并主张学院知识分子(专家)介入影视创作第一线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低俗图书与出版者的道德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低俗图书:一股亟需治理的浊流近一段时间,低俗图书出版物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社会各界对低俗图书出版者的谴责之声、对整个出版界的不满和失望之声,不时见诸各主流媒体,目前,已逐渐形成一种“群情激愤”、“口诛笔伐”之势。的确,放眼时下的一些图书出版物,很容易使人感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各地广播电视媒体纷纷推出了一批方言节目,形成了一股“方言热”现象,如何处理好方言节目创办与管理中的关系,成为各界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方言节目应处理好六个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已成为其他产业的核心,中国经济也将在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中从“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创造”转型。广义来说,数字媒体是指传播的各种媒介的数字化形态。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基于数字互动的媒介汇流和产业整合现象,数字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电子出版等,已经蓄势待发,时不我待。国家经济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马伟 《出版广角》2014,(17):11-13
正在新传媒时代,出版社在微平台进行图书营销是大势所趋。这也让出版人看到,图书营销与网络、移动终端互动行销高度整合,将是出版业未来最具影响的一个课题。在社交媒体方式流行的时代,出版业也跨入数字化时代,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纸质传播,向数字出版转型成为出版界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不过,就在各家出版社纷纷拓展全媒体产业链的同时,纸质书的营销也迎来新挑战。微博和微信的出现,对出版业来说又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