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吵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往往说上个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也没词了。这些父母也很着急: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和孩子深入讨论呢?怎样让我们的亲子沟通更有趣呢?在下列方面好好体悟摸索,相信你们与孩子的心灵会越来越近,“越说越投机”不是什么难事。体会家庭游戏的魅力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  相似文献   

2.
他们呱呱坠地时是一个可爱的宝宝,父母并没有发现有何异样,可是到他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发现他们不会说话,行为古怪,脾气孤僻,你越叫他越走得远,父母才惊觉孩子出现问题。一些不知情的父母,还误以为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差,只要多花些时间,情况会好  相似文献   

3.
爱孩子 ,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情 ,难道我们做父母的还不会吗 ?但细细想来 ,现在不少父母关心的常常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生活 ,却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当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家时 ,迎接他的常常是苦心地说教或严厉地训斥 ,孩子无忧无虑的天性一天天被泯灭 ,他们自由发展的权利被一点点剥夺。下面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 ,只因没考第一名 ,被父母责骂后写给父母的信 :“爸爸、妈妈呀 !你们爱我、关心我 ,这我都明白 ,我谢谢你们。可是你们知道吗 ?我很孤独 ,每次放学后 ,得赶快回家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接着做你们为我精心设计的难题。星期…  相似文献   

4.
唠叨型。从心理学上讲,"唠叨"是种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抑制,你越说,他越听不进。某个道理,孩子明明清楚,可父母却絮叨没完没了,无形之中把孩子看"低"了,促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5.
父母对孩子信任上存在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张: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个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信任自己。这反映出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从何而来呢?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生这个时期,信任与不被信任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矛盾。我认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越包办代替就越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就越不信任孩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孩子哪怕是拿个碗、出去打个醋他都不放心。孩子交友他就更不放心,干涉特别多,会问:这个人学习好不…  相似文献   

6.
佚名 《家长》2008,(Z2):32-33
我从来不以为孩子越怨恨父亲,便越是会爱我。孩子的爱不是一盆水,倒给了爸爸,妈妈便没有了。它更像一口井,如果你在他幼小的时候教会他如何去爱,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将受用不尽,他会爱朋友,爱师长,爱生活,更爱父母。  相似文献   

7.
编辑方竹玲孙智正我丈夫安德鲁37岁,我也已经35岁了,我们还没有生育孩子。安德鲁的哥哥有3个孩子,妹妹也一样生了3个孩子,因此,安德鲁的父母很为我们着急。每当安德鲁的父母从新泽西过来看我们时,他母亲总是拉着我旁敲侧击,她会忘记自己“坚决不问我”的决心,忍不住问我:“你们不想要小孩吗?你们的婚姻不会有问题吧?”安德鲁的父亲很少说话,但我知道他也很关心这件事,他妻子是代表他们俩来问的。生养孩子的压力,使我们20多岁时,甚至到了30岁后,还是很犹豫究竟要不要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安德鲁的父母对此事的关心让我很烦躁。我觉得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8.
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仿佛重新经历一次生命之旅。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责,这是最重要的。要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要让他感到幸福、快乐,要为他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合格的好父母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父母用微笑对待生活,孩子就会满怀欣慰;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做父母也一样需要你用心去学习、去感悟。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如何…  相似文献   

9.
—“你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你怎么就不像隔壁的小林呢?看他字写得多好啊!”—“别跑别跑,要摔倒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这样对他们的孩子说。父母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我是为了孩子好呀!可是,父母们一些不当的说法常常会让孩子们备受困扰:我真的就那么差了吗?隔壁家的小林样样都好,我就是没人喜欢的吗?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千万别“随口说说”,有时候,你无心的话也许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适于对孩子说的5句话。1.“你怎么越大越……”典型说法:“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你怎么越大越不乖了。”“…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研究》2012,(11):12-15
早晨叫孩子按时起床,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父母越怕迟到,孩子越叫不起来。如果父母多了解一些叫孩子起床的科学原理和有效方法,这个过程或许会顺利得多。为此我刊采访了对睡眠很有研究的张家玮医生。  相似文献   

11.
宝贝的第一声呼唤对于初为父母的你来说犹如天籁之音.只有当他喊了爸爸妈妈以后.你才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位真正的父亲(母亲)。不知道你们的宝贝是先叫妈妈还是先叫爸爸?在听到那第一声呼唤的时候,你们是否会兴奋地在孩子面前争宠?  相似文献   

12.
沙庆仁 《家长》2008,(Z1):94-95
如果父母不关心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天天在一起反而更容易造成孩子的失望,更容易诱发孩子的过激行为。当你们真正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即使是在周末挤出短暂的时间和他交流,陪他玩耍,帮助他学习,他所感受到的浓浓的亲情也足够在离开你们的几天里"消化"、享受。  相似文献   

13.
我父母在农村,从小我天天看到的就是父母在干活,因此就学到了父母干活中的很多东西。比如父母勤劳,我肯定就不会懒惰,因为父母不容许我懒惰。小时候被父母打觉得不是耻辱的事情,好像越打越喜欢父母,因为父母跟你亲,他打完了还在你的身边。我现在就不敢打我的孩子,因为我一个月才能见他十天左右,我爱人带着孩子在国外,我每个月争取过去十天,打完了我就走了,孩子记住的就是我打他,没记住我对他的好。所以他就不希望我下一次再回去,因为一回去想到的就是爸爸打他。我总共打过儿子一次,有一次我回来问他想爸爸吗,他说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我们,常常因为父母亲的过份指责或“庇护”而频频叫苦。比如说吧!孩子们考试不及格或成绩不理想,拿试卷回家给父母签字时,大多数父母总会说:“这点分,书怎么读的。”之后越说越气愤,以致到最后动手打起孩子来。敬爱的父母,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它会严重地打击我们的自尊心,会使我们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样的后果多可怕啊!在今天这样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我们承受着学校给的压力,老师给的压力,已经够多了,再加上父母的,会使我们喘不过气来。我f[】不是不明白父母望子成龙…  相似文献   

15.
张家玮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早晨叫孩子按时起床,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父母越怕迟到,孩子越叫不起来。如果父母多了解一些叫孩子起床的科学原理和有效方法,这个过程或许会顺利得多。为此我刊采访了对睡眠很有研究的张家玮医生。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孩子就是不听话。”每每家长们在一块谈话,都会这么说。可是,你们家长想过没有,天天打牌的是你们,为小事吵架的是你们,有事没事拿孩子出气的也是你们,甚至整天不做饭,丢几元钱给我们上饭馆吃饭的还是你们。难道钱能代替父母的爱,代替所有的一切吗?如果我当家长,我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受这份罪,我一定让他(她)深深感到父母的爱。如果我当家长,我会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得到应有的甚至更多的爱。比如说,孩子的吃穿都尽量满足,不求最好,只求普通;孩子的学习与娱乐要掌握好,不能整天关在家里搞学习,那样会束缚他们的思想。如果…  相似文献   

17.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孩子总是特别乖,父母说什么都听,可到了4岁左右,孩子开始不那么听话了,开始会说“不”了,这让父母很苦恼,于是,“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就成了很多父母的口头禅。其实,4岁左右的孩子出现不顺从家长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3-5岁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成长,一种进步。父母应该就事论事,理解并引导孩子,不能简单而不加考虑地说:“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经常听到父母的这种评价,孩子会不知所措、莫名其妙,还会产生自卑感,感觉自己很无助并开始否定…  相似文献   

18.
雷雷是个倔强的孩子,从四五岁开始,爸爸妈妈就觉得很难与他相处了。他老是和大人对着干,叫他往东他偏往西,父母教育他时还爱顶嘴。妈妈说:“你能不能改改急躁的毛病,走路小心点,别踢着放在门边的鞋子?”他马上会说:“谁让你们把鞋子  相似文献   

19.
现在很多父母越来越重视科学育儿,一方面希望孩子在自己的精心陪伴下健康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又想孩子通过各种技能训练可以成为一个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人才. 但父母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失衡,一不小心就会过度保护孩子,导致孩子在生活中一遇到问题就会慌了神.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初,有一位犹太少年,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别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但又怕讲出真话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