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津市博士科技人才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强  时博  唐洁  盛刚  李新建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185-188,194
2006年春季,在国家科技部科技统计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对天津市681名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才开发现状做了调查分析。该项调查的内容包括对博士科技人员的教育开发、流动状况与流动意向、工作与就业、职业生涯发展等四个方面。文章的分析结果和结论,可以为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和组织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和激励等四个方面分析日本科技人才管理与开发的现状,以期从中找寻有利于我国科技人才管理与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嵌入视角下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流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知识嵌入特性入手,分析了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的主要类型:关系嵌入型知识流动、结构嵌入型知识流动和文化嵌入型知识流动.这些抽象的知识流动类型主要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专利、技术秘诀的转让、市场调查以及非正式交流等具体的方式进行.由此,提出建议:要促进知识网络组织内的知识流动,政府应提供政策与制度支持,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知识接受能力并与企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等组织展开多层次合作互动.  相似文献   

4.
研究机构科技工作者职业流动问题日益突出.依据对6个城市研究机构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数据,重点分析研究机构科技工作者职业流动成因,对研究机构科技工作者职业流动前景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5.
在对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信息流动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信息能力的内涵,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中信息流动过程模型.通过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企业信息能力5个构面,构建了基于信息流动过程的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信息能力测度模型,为企业信息能力测度奠定理论与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对甘肃10个贫困村的调查资料,运用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流向流量、就业行业、职业稳定性、收入与回寄款等方面,分析了其当前的流动状态特征;从流动者对农业和农村的认识、对外出从业经历的感受以及将来发展意向等方面,分析了其当前的思想状况及意愿特征。在此基础上,就这一状况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揭示企业知识状态及其属性对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影响程度,在分析企业知识状态属性构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知识状态属性与技术核心能力的关系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证明企业知识状态由知识存量、知识结构、知识分布、知识水平和知识流动五部分构成,且均对技术核心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流动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所谓流动包含劳动力由传统产业地区向现代产业地区流动、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由劳动力过剩地区向劳动力缺乏地区流动.这些流动动因往往相互叠加,难以单独识别.推拉理论将这些因素划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范畴,解决了劳动力流动因素的识别问题.本文在推拉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定量研究劳动力流动的模型Todaro系列模型的演进发展过程及其应用于实证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调查统计数据的编制及社科调查的维度框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胶东半岛区域科技人才流动的意愿以及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年龄、管理风格和工作条件与科技人才流动意愿强度呈负相关;档案管理、户籍制度、信息共享、法律保护、经济环境、社会保障和政府服务与科技人才流动意愿强度呈正相关。其中,档案管理、户籍制度、法律保护、经济环境等因素对科技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地震监测数据在地震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流动形变数据共享现状,阐述了流动形变监测系统数据查询模块的开发与实现。着眼于数据查询模块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开发流程描述,提供了该模块开发实例,可为读者提供直观的感受,对地震行业流动形变数据有效利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CHNS调查数据,采用收入转换矩阵与mlogit模型创新性地对3个时期、两个阶段下的收入流动的持续性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收入流动的持续性和波动性在各收入阶层间的趋势较为明显。随着收入阶层由低到高,向下收入流动的持续性呈现上升趋势,而向上收入流动的持续性和收入流动的波动性呈现下降趋势。同时经济环境、收入结构、受教育情况以及城乡、性别等因素对收入流动的持续性和波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对制造企业产品快速开发的使能技术的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了产品快速开发的使能技术与产品快速开发绩效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理论模型,并运用国际制造业产略调查(IMSS—IV)中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企业运用产品快速开发使能技术能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产品上市时间在平台技术、标准化与模块化与市场份额之间存在着部分的中介作用;组织集成的应用对于产品快速开发绩效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制造企业产品快速开发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误差与遗漏的经济事实放松国际收支分析经典范式的隐含假定,采用综合账户差额的反面表述法,分析综合账户差额、地下资本流动、外汇储备变化、误差与遗漏的结构,认为地下资本流动是连接外汇储备和误差与遗漏的纽带,提出地下资本流动影响外汇储备变化的直接机制与间接机制,误差与遗漏正是通过间接机制影响账面外汇储备变化,估计间接机制的规模并对账面外汇储备变化和外汇市场缺口进行调整.地下资本流动、外汇储备变化、误差与遗漏之间的理论联系与逻辑表达式,为分析外汇储备变化的测量误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9)
本文主要对海底可燃冰开发流动保障技术进行探究,先是阐述了可燃冰的性质,其次在论述可燃冰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海底可燃冰开发流动保障技术实践要点进行探究,希望分析后可以给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借助档案网站对"双一流"高校近5年的档案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调查数据为参考,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特色资源及校园文化建设需求,从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保管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档案宣传等方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档案业务创新的方向和途径,以期对高校档案事业发展以及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文化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了解在西部大开发中民营科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课题组受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的委托,自2000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历时一个多月,行程万余公里,对重庆、四川、陕西、云南、广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情况作了调查.在此之前,还对甘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参观企业与召开座谈会,访问政府官员、管理工作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中,实地考察企业30余家,共召开座谈会6次,有5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先后与省、市科委主任、副主任及管理工作者等进行了直接交谈,共同探讨西部大开发中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产量递减率定义出发,考虑压力敏感性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建立了递减率与油井井网密度、含水率、生产压差、流动系数、相流动系数、油井完善程度的关系式,基于以上公式,应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原理,对产量递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出渤南油田某区油田产量递减率受井网密度影响最大,其他依次为平均生产时率、综合含水、生产压差和工艺措施,提出了减缓产量递减率的途径。该方法对改善渤南油田老区的开发效果,降低产量递减、提高采收率与开发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柳建平  魏雷 《软科学》2017,(2):38-43
利用对甘肃10个村庄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基于代际差异视角,在统计分析其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泊松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离出造成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且各种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个体特征差异是导致两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次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庭储蓄率低、未婚比例高、家庭劳动力多等因素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拓宽就业分布有利于两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  相似文献   

19.
宁夏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因、途径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宁夏科技人才流动情况调查的数据资料,深入分析了宁夏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因、途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引导科技人才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科技人才资源、防止科技人才流失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天山硫磺沟矿区为示范研究区,在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分析基础上,利用1975年以来30年监测的遥感数据,提取研究区煤、铁、粘土等矿床开发区的时空分布和生态环境时空变化信息,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矿区矿产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硫磺沟矿区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建立1975年以来矿区开发与环境变化定量评价模型,绘制主要矿产分布、生态环境变化等专题图件,直观展现了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30年来矿产开发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系统影响的过程和机制,确定不同类别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变化和资源破坏的动态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