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传统上,珍贵档案及图书在它入馆后一般是不再流通到馆外的,如果不是因为展览或其它原因。书籍、手稿和其它珍贵物品一旦接收入库,通常就放在原处不动了。然而,随着文化交流的需要.珍贵档案、图书、绘画等艺术品的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借阅供展览或研究的情况已越来越多。那么,如何将这些珍贵材料打包装箱(以下简称包装),使之被安全运送和回归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专门论述还很少,而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相关方面的一些研究情况,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珍贵档案文献展览"巡回展由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档案馆于2011年主办,这一活动开展的宗旨是让广大的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深藏在我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博物馆内的江苏珍贵档案文献,拉近珍贵档案文献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能够有机会接触珍贵档案精品,此次展览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向社会公众宣传和普及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3.
档案仿真复制是抢救和保护档案资源、传承和传播档案文化的重要手段。珍贵档案是馆藏档案之瑰宝,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延续,珍贵档案仿真复制品,能够形象逼真的再现档案原貌,既能替代原件提供利用、举办展览、促进文化交流,又能起到珍贵档案再生保护的作用,使珍贵档案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相传。  相似文献   

4.
在2017年“6·9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江西省档案局在省行政中心举办全省珍贵家庭档案展览。据了解,此次展览主题为“岁月记忆社会缩影——我的家庭档案”,共展出了11个家庭的珍贵档案,有相濡以沫六十载的毛云卿、陈惠琴夫妇,有感动中国的乡村教师支月英。  相似文献   

5.
档案数字仿真是抢救和保护档案资源、传承和传播档案文化的重要手段。珍贵档案是馆藏档案之瑰宝,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延续,珍贵档案数字仿真复制品,能够形象逼真的再现档案原貌,既能替代原件提供利用、举办展览、促进文化交流,又能起到珍贵档案再生保护的作用,使珍贵档案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相传。一、档案数字仿真的必要性珍贵档案因年代久远,受自然衰变和保管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脆变、  相似文献   

6.
档案展览是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具有独特的宣传、教育作用。本人多年从事档案展览工作,拟以一史馆举办的档案展览为例,从五个方面揭示档案馆通过举办档案展览,使尘封库房的历史档案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一、向社会宣传馆藏档案的有效方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庋藏一千多万件明清档案,过去深藏宫中,对社会有限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社会公众所认知,宣传明清档案的珍贵价值,一史馆在全国档案系统中较早举办了档案展览,进行了档案宣传工作。如1982年在皇史宬举办了《皇史宬档案展》。皇史宬是明清两代专门收藏皇家档案的建筑,以砖石垒砌,包括门窗,不用一木一钉,因称“石室”;内置铜皮镏金龙纹樟木箱,因称“金匮”,不论在建筑史上还是档案史中均具有典型意义。该展览展出皇史宬贮藏的实录、圣训等以及相关珍贵档案,向世人展示“石室金匮”的历史真实,满足了  相似文献   

7.
柯莹  田丽君 《兰台世界》2016,(22):10-13
基于牛津大学图书馆、档案馆网站,对其珍贵档案工作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概括介绍珍贵档案发展起源,论述了该校在珍贵档案整理分类、开发研究、价值鉴定、开放阅览、宣传展示与利用上的措施与方法,阐述我国高校档案馆在上述方面受到的启发,提出了扩大馆藏范围,调整馆藏发展政策;协同开展珍贵档案开发与研究;用户参与珍贵档案鉴定与评价、利用网络和现代技术优势,创新宣传展览方式,传播档案文化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档案仿真复制的意义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进 《档案与建设》2008,(1):11-13,19
在档案开放和使用实践中,对档案的仿真复制逐渐地受到重视。各级档案馆都在设法利用馆藏,开通渠道,举办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短期展览,或建立长期的档案展览陈列,使珍贵的档案更加充分地发挥出使用价值。然而,在实践中为保证档案原件的安全,用“仿真件”来替代原件的展出,成了共同的首选。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与社会价值两个层次,探索档案仿真复制品的价值与意义,证明档案仿真复制不仅有利于档案的保护与利用,也是档案对外开放利用的延伸与展拓。  相似文献   

9.
<正>泸西县档案馆新馆位于县城东北片区,建成于2013年,占地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4688.7平方米,共六层。新馆建成后,配置了一流的设施设备,新建了数字化加工室。为拓展服务功能,建起了一个面积126平方米、配置有54节书架的图书阅览室。"记忆泸西"专题展览成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新馆新建了一个特藏室,专门保管特色档案、珍贵档案。开展了"我为高原花园  相似文献   

10.
白蚁对档案图书文物的危害及其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蚁是危害档案、图书、文物等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广为分布。尤其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适宜,档案、图书及文物等单位出现白蚁活动情况较为普遍,使得许多具有珍贵价值的档案、文物被蛀蚀得千疮百孔,造成人类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台湾的图书与档案分别典藏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与档案典藏单位。近年来由台湾“科技部”负责推动的数位典藏计划,积极进行各种珍贵文献的数位化工作,并已有具体的成果呈现。本文首先叙述台湾之图书与档案实施数位化的整体概况,其次探讨台湾各主要的图书与档案的典藏单位近年来所进行数位化的现况,最后提出图书档案数位化对文化传播之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省档案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以珍贵档案为载体,在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四川解放"档案文献展,用档案文献展览讲好"四川解放"故事。展览主题鲜明,回溯四川解放解放前的四川,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社会混乱,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湖北省档案馆征集档案成果展"在省档案馆开展。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省档案馆从社会各界征集进馆的文书、书信、日记、证书、照片和实物等珍贵档案史料500余件,其中包括从国外和境外征集进馆的部分档案珍品。展览将使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由保山市档案局主办、龙陵县档案局承办的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档案特藏展览在龙陵县档案馆建成,面向社会开放,龙陵县抗战文化又增加一新的亮点。"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档案特藏展览"是由国家档案局确定的2016年度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之一,建设内容包括挖掘和鉴定修复、仿真复制珍贵抗战档案,建立特藏档案全文数据  相似文献   

15.
国外档案展览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勇 《中国档案》2004,(5):16-17
举办档案展览,是为了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一定的专题,系统地揭示和介绍档案馆(室)内所保存的档案的内容、成分的一种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和档案宣传工作方式。在国外,举办档案展览的一些方式和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在档案法规中规范档案展览的正常开展在一些国家颁布的档案法规、条例中,对档案馆开展档案展览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从而保证了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日本国家档案馆章程》规定:档案馆对有历史价值的档案、图书可以在馆内陈列、向公众展览。同时,国家档案馆经馆长批准后,也可以向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关团体等主办的展览…  相似文献   

16.
浅议抗战档案在抗日专题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档案是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并流传和保存下来的文献、实物、照片等原始档案资料,反映了抗日战争的原始面貌,是抗战展览的珍贵实物。文章从抗战档案的权威性和史实性谈起,结合新四军纪念馆的展览工作,对抗战档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以将抗战档案中延伸出来的抗战文化在新时期得到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与动态     
春节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等,视察了北京市部分法院,并检查了市高级人民法院档案处库房,参观珍贵档案展览。他指出:档案工作水平必须与审判工作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档案馆联合管理学位论文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杭 《浙江档案》2004,(9):30-30
一般来讲,学位论文是指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硕士生、博士生为取得学位,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科学研究、科学试验成果的书面报告。学位论文具有档案和图书的双重特性,既是一种珍贵的科技档案,又是一种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文献。这种特性使得高校对学位论  相似文献   

19.
图书档案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历史文化遗产,历来是珍贵的社会文献信息资源,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高素质的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对图书档案的整体工作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如何把图书档案管理好,使其及时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摆在管理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这就为图书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提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上海档案工作》2014,(5):14-18
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工业生产、金融贸易、科学研究、文化事业各个方面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市档案日"宣传系列活动启动当天,"档案里的上海先行"展览也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拉开帷幕,展览真实记录了上海的昨天和今天,本刊特刊登部分展出图片和珍贵档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