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故事创编活动有利于学前儿童立体地认识把握周围生活,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综合语言能力,能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这一活动中,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保证幼儿主体性发挥;遵循差异原则,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发展;遵循启发性原则,让幼儿自己发现新事物.  相似文献   

2.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前儿童发展的潜能所决定的,目前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却面临着目标定位忽视幼儿生活,内容选择缺乏生活性,教育方法陈旧、单一,教育资源不足等脱离学前儿童生活的困境。从基于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三个方面探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走向生活之路。  相似文献   

3.
心理弹性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够克服危险因素,避免发展功能、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文章从心理弹性视角出发,剖析了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并在语言获取理论的指导和引领之下,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观和语言教育观,在把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内在机制的前提下,重视对语言获得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使高职院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深化,从而科学、有效地开展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 ,国内外对幼儿心理方面的研究不少 ,但对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不多 ,特别是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诊断工具问题 ,目前研究成果尚不能适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综合诊断。本量表正是为筛选、判断学前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它由涵盖幼儿心理健康的 7个方面所组成 ,包括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品行障碍 ,交往缺陷、不良习惯、其它障碍等 ,每个方面含有 10个题目。此外对量表的使用、评定和计分都做了严格说明  相似文献   

6.
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注重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培养,从而达到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学前儿童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发展生存的能力,乐于和人交往、性格良好、行为统一协调,形成一个能够协调内在需要和外部压力的良好心理。随着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和改革不断深入,学前儿童教育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心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融入学前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儿童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学前儿童家长教养知识的获取,幼儿信息素养的提升等也越来越多地依托信息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农村孕育而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生活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体育具有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调节心理情绪、加快个体的社会化等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经费匮乏、家庭教育缺失、幼儿园数量不足和师资水平差等,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成长方面出现诸多障碍。为此,应从增加经费投入、提供政策支持、扩大幼儿园数量、改善教师待遇、促进幼小衔接等方面加强管理,保障每一个农村学前留守儿童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0.
对学前儿童实施美术教育能有效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培养儿童想象力、观察力、感知力和创造力,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调查发现,旌阳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存在重结果,轻过程,对幼儿美术作品缺乏科学的评价等问题,使得孩子的作品失去儿童特有的语言符号和个性风格,阻碍了儿童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其数目庞大,且大多生活在农村地区,不仅生活物质条件匮乏,还承受着由于和父母长期分离所带来的心理发展需要的匮乏,以至于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探讨其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可以为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使留守儿童的心理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向城市而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对罗城县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健康、安全、教育、心理等方面问题。努力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开展多元化社会教育等途径,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衍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并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通过对留守儿童典型学校进行调查与采访,发现由于亲人陪伴不足、家庭监督缺失,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基于仪征市龙河中心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际,建议从家庭、社会和儿童自身等不同层面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家庭因素为监护人(或单亲)的教养方式、家庭缺失和家庭环境因素、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父母外出类型、外出时间、回家频率等因素,最后从研究结论和实践干预方面提出:建议单亲监护,留守儿童表现出的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不是他们特有的,应注重留守儿童发展性的研究和辍学留守儿童的研究.当然,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家庭因素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问题现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课题。大量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的面对面的关爱,加之生活条件的贫困,在心理发展上存在一系列负性问题。诸如焦虑、孤独、内向、敏感等。这些适应不良状况,必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某小学留守儿童的实地调查,结合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优秀典型事例,探讨了如何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定西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甘肃省定西市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缺陷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学前融合教育对实现教育公平、尊重差异,促使特殊儿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社会互动理论分析学前融合教育现状,发现存在互动主体间交往受限、互动符号方式单一、互动评价参照观念桎梏等问题。建议从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出发,内外结合,加强互动主体交往;在互动符号方式上,因材施教,丰富互动符号方式;在互动评价参照观念上,知行并举,转变参照群体观念;以期充分发挥学前融合教育的最大化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豫南地区两市四个乡镇学校5-8年级256名留守儿童为样本,对其生存与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双亲在外居多,代理家长以祖辈为主;亲子见面机会少;生活上缺乏悉心照料;课余生活单调乏味.这种极为不利的生存环境,使他们的心理发展表现为:理解父母并注重伙伴关系,但内心孤独;上进心较强、渴望得到学习上的指导,但自我认知水平低;生活自理能力强,但不善于主动与身边人交往.针对上述现状,从新农村建设和构筑良好的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前课程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支柱、心脏,将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学前课程本土化的研究更为紧迫. 基于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本土化的学前课程开发现状与问题的全面透析,据此提出了开放性、整合性、个性性的课程建设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以回归幼儿生活为主的课程内容,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建议为线索,进而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农村学前课程体系,希冀能对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洋留守儿童"指拥有外国国籍但长期离开父母在国内生活和读书的留守儿童.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家庭身份特殊、亲子情感隔阂、父母管教缺位"等问题,导致孩子归属感不强、安全感缺失、放纵心理明显,影响德育、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有效的帮扶策略包括发挥政府部门的导向作用、学校的主阵地作用、社会组织的辅助作用和家庭自身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