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人体第22对染色体密码被破译 由美、英、日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不久前破译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即找出了这对染色体所有碱基对的准确位置.人体共有23对染色体,碱基对的总数多达30亿个.第22对染色体是其中最小的一对,上面共有大约6000万个碱基对.据认为,第22对染色体上存在有与神经纤维肉瘤等遗传性疾病有关的基因,破译出它的遗传密码,将有助于找到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这项研究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破译出人体一对染色体的全部遗传密码,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 1.被赞誉为“遗传学奠基人”的伟大科学家是() A.达尔文B.克里克C.孟德尔D.拉马克 2.染色体能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是因为() A.染色体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蛋白质是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C.DNA在染色体中含量稳定 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步骤是() A.吸附~合成~注人~组装一释放 B.吸附~注入~合成一,组装~释放 C、吸附~合成~组装一注人~释放 D.注入~合成~组装~释放一注入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A·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DNA是主要的遗传…  相似文献   

3.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而染色体数量的变异又是染色体变异的主要内容.在"染色体变异"一节内容中,有关染色体数量变异的成因是除单倍体、多倍体相关知识之外的义一个重要考点,笔者在此从配子和个体两个不同的角度,对XY型的二倍体生物性染色体数量变异的成因归纳并透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高中学生必做的实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教材上一般选用水培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其中染色是制片的一个关键步骤,使用的染色剂是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时间3~5min.但学生在染色步骤操作中往往会出现染色体被染成紫色一片的现象,在显微镜下难清晰地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核内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导致实验失败.本文报告了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培养活体大蒜根尖的方法,对染色体活体标记着色进行探究,根据显微镜下能否清晰观察到染色体行为变化特征对着色效果加以比较,筛选出更为理想的活体着色浓度.  相似文献   

5.
1密峰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关于性别决定的方式,生物学中较常见的是:由受精卵中的性染色体来决定.而密峰比较特殊,雌蜂是同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染色体数目为32条,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真接发育而来,染色体数目为16条,其性别决定方式与性染色体没有关系,而是由染色体的数目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1.1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材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两部分.对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的内容,教材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还增设了对应的实例,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是本节的重难点,教材前后涉及了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多个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的核心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很难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影响到对"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概念的理解.如何突破概念教学中学生死记硬背的瓶颈制约,努力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主动参与到概念的形成、分析、运用和辨析中来,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形象类比法,通过播放视频,以橡皮泥和泡沫板作为载体,组织学生活动,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再组织、再加工、再创造,使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获得信息.  相似文献   

7.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高中生物课程中重要的实验之一.其原理是低温破坏微管的装配,因此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分裂加倍后停留在赤道板上而不向两极移动,也不形成新的隔膜,而结合在同一个细胞内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因此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但按教材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视野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较少,不易找到;(2)染色体分散不好,很难看清染色体的具体数目.笔者对实验进行一些改进,改善了实验效果.现将改进的实验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鸭嘴兽的染色体系统和它的外表一样非常奇特.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中,个体的性别是由分别从父母身上获得的性染色体决定的,雄性哺乳动物各有一条X和Y染色体,而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鸟类是ZZ(雄)和ZW(雌)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十六页,有一幅图片是“染色体”,在这幅图片中染色体是被加倍后的含有2个DNA分子的染色体图。我认为这幅图片放在这里不太恰当,理由如下。1.这幅染色体图是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染色体图,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需要红色叶子的凤仙花,或白色果实的凤仙花,甚至一株可开几种颜色的凤仙花,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植物染色体大规模不规则变异.由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专家汤泽生教授牵头的"航天诱变的基础研究",成功发现了凤仙花染色体的大规模不规则变异.  相似文献   

11.
<正>1试题引发思考例题在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实验中,对图1中相关结构的正确描述是(D)A.图1表示1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B.箭头所指处由1个DNA分子构成C.染色体上1条横纹代表1个基因D.根据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可区分不同种的果蝇分析一般认为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即果蝇幼虫唾液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液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每条染色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细胞分裂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内容时,对先后出现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这四个名词,不少学生由于没有真正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即无法明确,显得莫名奇妙.要解决与此有关的问题无所适从,乱答一通.我以为,要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必须理解这四个概念——染色体:在细胞核中分布的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这些物质呈细长的丝状,交织成网状,出现在细胞分裂间期.随后,在细胞分裂期,这些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由此可知,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  相似文献   

13.
质粒的发现可追溯到40年代.1946年美国遗传学家Lederberg和Tatum在研究大肠杆菌的有性生殖过程时,发现遗传物质的传递总是单向的,只能由供体菌向受体菌转移.这一特性后来确定是由F因子引起的.F因子又叫性因子,其遗传行为和特点明显有别于细菌染色体.因此,Lederberg等推测它是独立于染色体外的DNA分子,并提出质粒(Plasmid)这一概念,代表存在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我复制的遗传单位.现已习惯用来泛指细菌、放线菌和酵母中染色体外的DNA分子.  相似文献   

14.
潘锋 《科技文萃》2005,(12):63-66
她是一位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但诺奖却让她苦等了半个世纪,这时她已经是一位81岁的老人了 麦克林托克:迟到的荣誉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McClintock B. 1902-1992)是20世纪最具传奇经历的女科学家之一,她由于在玉米研究中发现了"会跳舞"的基因而被誉为基因调控理论的先驱.在此之前,遗传学界普遍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与基因之间的距离非常稳定,常规的交换和重组只发生在等位基因之间,并且不会打乱这种距离.但是,麦克林托克却发现,单个的基因会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上"跳"到另一个位置上,甚至从一条染色体上"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5.
在"被VN"中,"被"不是粘附在"VN"前面,而是粘附在"V"前面,"被VN"与"VN"语义上的时立并不是由"被VN"与"VN"形成的,而是由"被V"与"V"构成的."被VN"中的"N"与"被V"的关系是比较游离的.其地位较之"被"与"V"的组合关系而言也是相对独立的.从结构关系看,"被VN"的结构层次只能是"被V/N",而不是"被/VN".绝大多数的"被VN"并不是词,而是短语;"被VN"中的"被"大多也不是词缀或准词缀,而是助词.  相似文献   

16.
<正> 胡雪芬老师发表在2004年《中学生物教学》第9期《利用题组训练培养学生各种思维品质》一文中有一例题如下: 一个染色体组应该是(A)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笔者认为选(A)不妥,原因在于胡老师将单倍体与一个染色体组的概念混淆了。单倍体强调是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是由生物体的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无论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相似文献   

17.
<正> 1 "全部"应该改为"一套"[广东省深圳市梅林中学(518049) 张玉良]人教版《遗传与进化》P.86中关于染色体组的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笔者认为此处的"全部遗传信息"应该改为"一套遗传  相似文献   

18.
染色体(chromosome)是由两个希腊字chromos(颜色)和soma(小体)而来,这一术语是1888年waldeyer首先提出,指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核内棒状小体。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在生物的进化、发育、遗传和变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历史与进展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必修2教科书P28~29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中介绍了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用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个实验也是说明"假说—演绎"法的一个典型案例. 1 问题的提出 摩尔根用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图解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以及二者的比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中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同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如何区别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我们往往给学生一个区分它们的标准,即看分裂的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如果有即为有丝分裂,没有即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如下图(1)被认为是有丝分裂.图(2)被认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