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东省委宣传部最近作出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集中一段时间在全省新闻单位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新闻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落实政治家办报办台原则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新闻工作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树立广东媒体新形象,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积极作用,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的迫切需要。一、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新闻单位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各新闻单位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加强管理,在事业发展上也取得了新的成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荆州日报的"新闻梦工厂"流程,还是"党报云中央厨房"平台,都服务于媒体融合改革进程。荆州日报作为地方党报,通过"中央厨房"建设实现了"三个突破":体制突破、思维突破、融合产品突破。  相似文献   

4.
"新闻立台"理念是在中国电视诞生的背景下形成的,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强化改革新闻节目力度的过程中得到重视和发展。作为选择长效收益和坚持正确新闻的有效途径,"新闻立台"是电视台等媒体的收益支柱和己任。本文在对"新闻立台"追本溯源的基础上,提出对其发展方向和途径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闻改革进入新阶段,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主观臆断的,而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经济的动因,社会的需要,还有中央的倡导,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身要求和努力。一、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变革带来的新闻观念的更新,是新闻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根本动因新闻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是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决定的。新闻改革的进程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由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变革决定的。1992年初,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分析了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就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1992年召开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十三大以后,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人连续三次座谈,讨论1988年的新闻改革问题,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经中央同意的《新闻改革座谈会紀要》。这个文件既阐明了新闻改革的方针和指导思想,又鲜明地指出当前新闻改革的内容和重点。正如一些同志所说的,作为新闻改革的近期目标来讲,《紀要》是及时、明确的,是实事求是、切合当前实际的,它将引导和推动新闻改革深入发展。《纪要》首先肯定了新闻工作者在最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新闻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新闻工作中长期形成的一些不适应改革开放的观念和  相似文献   

7.
十三大以后,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人连续三次座谈,讨论1988年的新闻改革问题,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经中央同意的《新闻改革座谈会纪要》.这个文件既阐明了新闻改革的方针和指导思想,又鲜明地指出当前新闻改革的内容和重点.正如一些同志所说的,作为新闻改革的近期目标来讲,《纪要》是及时、明确的,是实事求是、切合当前实际的,它将引导和推动新闻改革深入发展。《纪要》首先肯定了新闻工作者在最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新闻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新闻工作中长期形成的一些不适应改革开放的观念和  相似文献   

8.
河北日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新闻改革。在版面上,要闻版突出"重"、"深",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充分体现中央决策精神和省委重大部署。新闻版突出"精",做到精短信息密集。专版、周刊做到贴近生活,回答热点问题。报纸形成了由"重"带"精",以"精"求"深"的格局。在报道形式上,让新闻"短下来"、"快起来",力争新闻稿件的字数压缩到400字左右;采写新闻事实一般在距事发时间3天以  相似文献   

9.
《中国编辑》2011,(5):4-13
近年来,新闻出版行业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下大力气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新闻出版总署改革办联合人民网推出"新闻出版改革发展与未来展望"大型系列访谈节目,展示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业的科学发展之路。系列访谈从中央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的打造、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新闻出版企业上市及"走出去"等角度入手,多维度解析新闻出版改革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分析成功原因,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经相关方面同意,本刊整理了访谈的主要内容并将陆续刊发,希望广大编辑同仁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0.
信息速递     
事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研讨两会报道 3月23日,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记协网在中国记协召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部分专业报两会新闻报道座谈会。会议主题是"共建共享,关注民生——新闻人眼中的两会新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认真准备,精心策划,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受到全社会的欢迎。为继续做好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讲话中提出的"共建共享,关注民生"的宣传报道,推动新闻界为党的十七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此次座谈会。座谈会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单位的总编辑或负责两会报道的副总编、两会新闻报道版面主编介绍了本单位两会期间富有特色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1.
通讯社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民国时期,国内曾涌现大量通讯社,特别是地方性通讯社数目相当庞大。国民党内不同政治势力和派系为谋取自身利益,纷纷染指通讯社业务,他们或直接兴办,或暗中资助,很多省份的中心城市都先后出现了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等系统创办的地方性通讯社。这些通讯社一般都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所控制。国民党系统地方性通讯社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乱象及对新闻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孙如陵,民国时期知名新闻学人。在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系就读期间,担任《新闻学季刊》编辑。毕业后历任《中央日报》记者、《中央日报》专门性副刊《报学》双周刊编辑、《报学杂志》编辑。孙如陵的新闻为学之路,是民国时期的一种典型,求学伊始即开始新闻实践与新闻学术研究。这种“半工半读”经历不仅给他带来新闻实践的切身体验,还有新闻学理的深刻体悟。本文就民国时期孙如陵的新闻学观、新闻观、新闻教育观、报业发展观进行分析,揭示其独到的理论洞见。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经过近 80年的发展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目前已出现多种不同的教育模式 ,也面临不少现实问题。本文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现状、经验与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 ,提出借鉴国外新闻传播教育的成功经验 ,进一步加快新闻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转型期的弱势群体报道中,媒体的新闻选择标准强调的是“亲社会意识,”体现了对受众的“有用性”和“获益性”。导致新闻价值取向的这种转变,与当代社会对媒介的影响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有直接关系。此外,媒体在道德价值取向上为了保证真实、客观、公正,需要对弱势群体中的一些个体予以区别对待。同时,在报道中以正确的法律价值取向和劳动价值取向引导舆论,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了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主办的《红军日报》国际新闻的指导思想,概括出无产阶级的报道立场、革命化的思维方式、‘一面理'的报道技巧等特征。作者认为,应该以与时俱进的观点,分析当时这种指导思想的局限,以开放的视野做好现在的国际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汪宴卿  路平 《新闻界》2009,(1):152-153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为例 ,对我国的电视新闻栏目现状及走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报业史中,党派报纸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占据着主导地位。本论文试图分析美国党派报纸的报道方式,并从美国十九世纪下半叶国家政治的变化导致的政党角色的变化中解析美国的党派报纸如何因政党功能的变化而在报道方式上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新闻公司化与利润最大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传播公司的兼并浪潮此起彼伏 ,三大传播公司相继被收购兼并。本文认为这种媒体高度集中或垄断造成的新闻价值的削弱 ,新闻目标的偏离 ,无论对新闻从业者、受众还是国家而言都是灾难性的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新闻垄断。  相似文献   

19.
在已往的新闻学研究中,关于新闻源和新闻源主体的问题,主要是在新闻业务(采写编范围)范围内进行探讨,理论新闻学则很少专门关注新闻源主体问题,更没有把新闻源主体作为新闻活动主体来对待。本文对新闻源主体作了初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20.
以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前后30年的新闻业有着巨大的差异。后30年中国新闻业发生意义深远、成果显著的巨大变化。前后30年中国新闻业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是从前30年的宣传本位转向后30年的新闻本位。正是这一带根本性的变化推动了其它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