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作为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不仅在教育改革上作出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是出色的编辑出版家。他的编辑出版工作紧紧围绕着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进行。一、崇高的教育情怀,服务大众的出版立场习近平同志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  相似文献   

2.
<正>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要倡导教育家办学。倡导教育家办学已经日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国家的意志,是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享受优质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和公平的体现。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像魏书生、李镇西这样取得辉煌成  相似文献   

3.
"适合的教育"需要"适合的管理","适合的管理"催生"适合的教育"。学校管理者要确立适合的教育理念,采取适合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用教育家的办学情怀推动学校和谐发展,人民对于更好教育的需求才能得到更好地满足。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是教育者的最高典型,培养教育家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教育家应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教育精神、教育智慧和生命情怀的特质。中国的教育体制、社会大环境以及教育者个人的原因阻碍或者延缓了教育家的生成。应通过实施教育家办学,促成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相结合,培养教育者以教育为志业的生命情怀等路径突破教育家生成的"路障",达成其应然意蕴。  相似文献   

5.
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式样,自觉的校长办自觉的教育.践行自觉的教育,校长要具有“教育家办学”的情怀;要成为办学思想的领导者;要学会系统思考和整体谋划;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被誉为“人民教育家”,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以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大力推广播音教育,致力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他充分利用了无线电广播大众性与直观性特点,先后通过晓庄师范学校、新安旅行团、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具体实践.积极推动播音教育的发展,很好地满足教学发展与教育变革的需求,也是对当时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口号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7.
10月18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日。在纪念陶行知122周年诞辰之际。同望他的教育情怀,格外富有悠长的历史情思和深厚的教育意味。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人民性是人民教师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底色。它包含教师的主体是人民、教师的宗旨为人民、教师的范畴属于人民三重意蕴。促进人民意识生成和实现人民个性化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受西方社会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我国教师的人民性面临旁落危机,表现为现代教师的技术异化了劳动、沿袭消解了创新、工具理性掩盖了人文精神、功利主义驱遣了教育情怀。为此,需从重塑教师主体自由、完善教师情感教育和强化教师信仰等三个方面明确教师人民性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9.
四十年流金岁月,四十载春华秋实。2019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语四十年暨于漪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举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在致辞中首先向中语专委会成立四十周年表示祝贺。他高度肯定了“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号召语文教育工作者像于漪老师一样坚持教文育人,学习于漪对党忠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称号,并非什么人都可以称为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家应具有共同的核心价值品质,即超越世俗的教育情怀。教育家斯霞、霍懋征一生的教育实践体现出浓重的教育情怀,而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实践则体现出典型的世俗超越,他们真正以美好的教育理想实现为追求,体现了社会的良心,形成了教育的脊梁。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教育家而且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我们期盼着更多教育家在"超越世俗教育情怀"的牵引下而诞生。  相似文献   

11.
<正>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教育理论思想是他本人及其追随者借鉴了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及一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并结合自身教育实践而形成。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旨在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历史教学而言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精神具有精神的召唤性、鼓舞性和引领性,又具有生活的扎根性、生长性和亲近性。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注重在教师生活中进行,让教师真切感受到教育家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教育家都是积极生活者,生活中闪烁着精神的光芒。他们永远和祖国在一起,闪耀着爱国之光;永远和人民生活在一起,生命里充溢着人民的大情怀;永远和教师生活在一起,让“教师第一”理念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永远和儿童生活在一起,酿就了儿童精神;永远和学术研究在一起,使研究成为生活的底色。我们要用教育家精神抵制自己的局限性、惰性和平庸,做像教育家一样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什么没有教育家?这是许多人追问了许多年的一个老问题。我国以前有许多教育家。古代的孔子、朱子自不必说;近代的蔡元培、梅贻琦、陶行知、陈鹤琴、晏阳初也不必说;就是解放后,我国也出现过斯霞、霍懋征等一大批教育家。然而近年来,教育发展蓬蓬勃勃,却没有教育家出现。这的确是个值得一问的问题。要成为教育家,起码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要"桃李满天下";第二,要"终身当教师";第三,要"思想成体系"。按照这三个条件来筛选,有两类人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一类是校长,一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型教师是指具有坚定的教育情怀和信念,独特的本土教育实践模式和理论,并能示范和服务区域教育发展的领导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有一定内在规律性,一般包括坚守、扎根、提升和辐射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要倡导教育家办学。倡导教育家办学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是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享受优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教育家的产生及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者自身的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6.
初心 《师道》2010,(7):21-2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教育没有按照教育规律去运行,校园里缺少教育家和教育家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要提倡教育家办学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进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的教育仍然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适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  相似文献   

18.
黄炎培和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两位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理论与实践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等因素,他们的教育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教育出发点、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实施途径、教育情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但在对中国问题的把握角度、切入教育的视角、乡村教育的实验重心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说教育家是时代的优秀作品,那么教育家精神则是教育家的灵魂。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思想与实践的坚强支柱,是教育事业的理念引领和实践示范。乡村教育家的精神之中凝聚着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奉献精神。他们立足乡土大地,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