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明晰尊重教育的含义
  同学杨九俊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同江苏部分校长到加拿大考察,在一所小学听了一节数学课,教师在给学生讲“3+5=?”时,一个学生举手说“3+5=6”!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场面出现后,教师不仅没有责备这个孩子,反而对孩子大加赞赏:“很好,真不简单,你的计算已经非常接近正确的答案了!”九俊同学不禁感言:“他是一位真正懂得和实践尊重教育的教师。这个孩子将来数学即使不怎么样,他的兴趣也会由此有较大的提高,如果说好了,那这位教师的鼓励应该给他的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九俊同学在这里提到的尊重教育,展开来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一、尊重是爱的前提 尊重是一种爱。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不仅表现在好学生身上,就是那些平常不被我们看好的弱势群体,更应该施以关爱。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3.
石建军是一名教师,他的为师名言是:教育就是尊重个人差异,发展学生专长:石建军是一名校长,他的校长信念是:为人民办一所好学校,让家长点头,让社会满意。石建军不善言辞,然而在他质朴的语言中却深深埋藏着对学生和教育工作的热爱,正是这份爱使他执着地奋斗了几十年,而至今仍然无怨无悔;也正是这份爱让他在从事管理工作时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社会。  相似文献   

4.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一位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每位具有时代意识的校长,都应该千方百计使自己所领导的学校沿着办学高品位、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学生高素质、管理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努力创设更加理想的育人氛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笔者认为,校长必须增强下列六种意识:  相似文献   

5.
师爱的境界     
“心中有爱”是优秀教师最基本的品质。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他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只像父母那样爱孩子,他是一个比那种虽读万卷书,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好一些;而如果教师把对事业和对学生的爱兼备于一身,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故事,就是这种既“高”又“实”的爱的体现。当时陶行知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王友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  相似文献   

6.
一、爱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先决条件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希望,也有权得到老师的爱。”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营养素,是一种任何教学手段和方法无法代替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学习有困难,非智力因素不良的学生,他们更追求教师的爱,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和信任。更渴望教师的帮助,一旦他们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亲师的心理会变为行动,会增强信心,不甘落后,暗加努力奋发进取,各方面都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可以说,教育教学效果杠杆的支点在“爱”字上,…  相似文献   

7.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但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是很难的。台湾教育学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爱学生之难,主要难在对“爱”的理解,对“爱”的解读。很多老师自以为自己很爱学生,结果未能起到好的效果,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那么,何为爱学生呢?我认为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广东教育》2006,(9):10-11
“作为教师,我爱我的学生:作为校长,我爱我工作的学校和每一位教师;作为母亲,我爱我的孩子;作为妻子,我爱我的丈夫……”陈校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9.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他认为,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所以说,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必备条件,而尊重学生则是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爱”和“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10.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边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的确,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便是以师爱为主的师德。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不分相貌、性别、个性,不分好生、差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家把教师热爱学生看作“教育的奥秘”一样,师爱确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给学生以爱,学生才能将这种爱转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激发出一系列…  相似文献   

11.
爱与鼓励     
贺光荣 《江西教育》2002,(18):10-10
原纽约州州长罗杰·罗尔斯,小学时是个调皮顽童。幸运的是,他遇上一位好校长。有一次当他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出乎意料地听到新来的校长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小罗杰后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州长,努力奋斗,终于在51岁那年当上了纽约州的州长。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还是要多给学生以鼓励。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对学生以爱,而“爱”,就应表现为对学生关怀鼓励。有的教师遇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是鼓励,而是埋怨,甚至是歧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  相似文献   

12.
一、确立学生人人能成材的观念,把真诚的爱倾注于全体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学生观,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在不同的时间罢了。让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都成为教师心中未来的成功者,让不同个性品质的学生都成为教师眼中某一方面的优秀者。这样,教师才可能消除对一些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失的学生的偏见,才可能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才可能真正做到热爱每一位学生,而不是只喜爱和尊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爱是赏识的前提,爱是成功的动力。真诚的爱不仅是教师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闪…  相似文献   

13.
单纯从亲属、朋友和同志的关系网络看,教师与他的学生们可能存在着亲疏之别;单纯从教师个人的观点、兴趣和爱好出发,教师对他的学生的评价可能有高低之别。但是作为体现党和人民对学生关。。爱护的教师,必须以极大的努力排除这些干扰,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应热爱自己所教的全体学生,不能只爱自己所喜欢的几个“得意门生”,厚此薄彼。爱好学生,爱聪明活泼的学生比较容易,但是要爱全体学生,特别是爱“差生”可就不太容易了。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讲得好,“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一名人…  相似文献   

14.
优秀中学校长的素质及其培训--对重点中学校长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校长的重要性,在西方有“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学校,就有怎样的学生”的谚语,而在我国有“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说法。由此可见,国内外对校长对学校教育作用的认识是相同的: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也是教师的“教师”。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活动中心在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校长是学校的质量和效益的关键”[1];《国际教育评论》中有关博茨瓦纳校长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有效学校的领导,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学校质量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每个教师都必须有强烈的转化后进生的意识。用真挚的爱感化后进生。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爱学生,既要爱优秀生,更要爱后进生。爱后进生,要给他们温暖,给他们鼓励,克服其心理压力,清除其掉队的失落感,让他们赶上来。我班有位男生,面黄肌瘦,头发如鸡窝,身上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同桌,更不愿意跟他在一起玩。我通过家访了解到:他因患先天性…  相似文献   

16.
王宁 《教育文汇》2012,(3):33-33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渐渐悟出了这句格言的含义。是的,爱学生,不仅要爱那些聪明、漂亮、优秀的学生,也要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不偏爱一位优生,也不放弃—位差生,更不能歧视任何一位问题生。  相似文献   

17.
对于好校长,每个人都有一种热切的、理想化的期待。我也不例外。我期待着每一位校长都能成为这样的好校长——“心”有余“,力”也足。关键词一:“心”有余。充满爱心。有爱心是一位好校长的伦理底线。好校长必定有着广博而深切的人文情怀,他们始终心系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日常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举止、每一种表情、每一处细节,无不释放出对教师、对学生、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秉持“公心”。有“公心”的校长不一定是好校长,但没有“公心”的校长一定不是好校长。好校长必须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或单凭个人好恶草率决策,对所有师生…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2012年第3期刊登了一个讨论专题:“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怎么办?”陕西的何建老师提出: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一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是老师在“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如何理解“爱”?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人。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言传身教感化学生。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一、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就是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心理或生理的残缺。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做班主任的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无  相似文献   

20.
对任何学生都不爱的教师可能极少,但是,只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和个人喜好而只爱某些学生的教师,即师爱的砝码向一边倾斜的现象却不是个别的。就有学生这样说:“我们老师只爱长相好、穿着好、成绩好的‘三好生’,特别是他们中的女生。老师对他们总是笑脸相迎、主动打招呼,解答问题也特别耐心。可是,老师对其他学生,特别是对我们长相差、穿着差和学习成绩差的‘三差生’,态度就完全不同了。他见我们就像没看见一样,理也不理;我们喊他,他也不回答,最多用鼻子哼哼;我们一做错事,他就大发雷霆;有问题问他,他不但不回答,反而质问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