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为了了解英汉颜色词“Red”与“红”的文化内涵,笔者通过举例,从“汉语和英语中‘红’共有的文化内涵”、“汉语和英语中‘红’相反的文化内涵”、“汉语和英语中‘红’独有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英汉颜色词“Red”与“红”的相似与不同的文化内涵,为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英汉颜色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就好像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一样,英语学习者也必须投身到英语的使用实践当中。全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北京外国语学院刘润清教授说:“English can’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Dayid Nunan在The Self—directed Teacher一书中运用了这句话:Jimmy said,“I forget what I was taught.I only remember what I’ve learnt.”这  相似文献   

3.
中唐自居易所首倡的“中隐”说除了隐于闲官一义之外,实际上还更指一种于物无著、闲适旷达的文化心态,它在文人词的兴起过程中曾发挥过巨大的影响。而至宋代,士人的“中隐”文化心态则又直接影响到了词中闲适、旷达之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词是英语中较难掌握的一类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犯“缺省”和“冗余”错误。。通过运用语料库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简单介词“in”,“of”,“to”的缺省和冗余发生的频率最高;简单介词的缺省与冗余成正比关系,而简单介词的缺省和冗余与英语水平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学中“境界”一词非王国维先生首创,然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一词确是独具韵致和深意。与严沧浪“兴趣”说以及阮亭之“神韵”说不同,王国维之“境界”实指词之特质,是词作者心灵本质的纯粹表露,是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真实显观。同时,词的“境界”还是评判词作优劣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6.
传统观念认为,英语的“word”与汉语的“词”是一个概念,可是若对英语“-word”和汉语中的“字”进行详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说英语的人谈到“word”的场合,说汉语的人说到的就是“字”,也就是说,“word”与汉语中的“字”也有多方面说清道不明的联系,有异曲同工之处。尤其是对古代汉“字”的特点去分析之后,更能说明这一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古汉“字”与英语中的compound word和derivative word的分析比较,粗浅地谈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黄筱宁 《天津教育》2005,(12):45-45
在对李清照的词《如梦令》集体备课时,谈到对这首词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中“醉”的理解,教学用书讲是为景而醉,《亲近母语》等辅助读物上却说因酒而醉,到底因何而醉呢?当时大家比较倾向于第一种,既因为教学用书的权威性,又觉得陶醉于美景更有诗情画意,也符合诗的意境。说是这样说,在给学生讲课时,我还是把选择的权利给学生,看看他们会怎么说怎么悟。  相似文献   

8.
在表示被动关系时,二词用法相同,但“吃”更强调不幸;在表示因果关系时,二词均可用在因果复句中表示原因,但“被”还可以表示“结果”;“吃”常用于“遭受”义,而“被”没有这种用法;就总体而言,“被”常用作书面语,“吃”则带有浓重的口语色彩,故二词有显的野之分。  相似文献   

9.
北京方言词“猫儿匿”的理据难明,致有外来译音词一说,但它实际是汉语谐音趣难词。“猫”是“卯”的谐音,隐实示虚,由固定义而指隐藏,与“匿”复说,也就是北京方言“猫冬”中的“猫(卯)”。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有许多词和短语都表示“醒”的意思或内涵。有些词和短语的形态相似,意思相近。容易使学生产生混淆。针对这种实际问题。笔者将对这些词极其用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并更恰当地运用。  相似文献   

11.
魏天爽 《海外英语》2012,(3):152-153
英语中的develop和汉语中的"发展"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无论在英文书报杂志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材中都屡见不鲜。因为熟悉,在翻译中常将两词对译。将develop一词译成"发展"是不准确的,这两个词在语义上能够对应起来的情况是很少的。该文通过develop的大量译例,讨论如何根据语言环境和搭配关系选择词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郑慧生先生提出了世家是“长祭不迁之宗庙”的新说,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缺乏字义上的根据,与《史记》世家的情况多不相符,因而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people' perception,evaluation and attitude are different among races,so there is cultural--difference.And vocabulary,especially culture-loaded words,can reflect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when it relates to values,religions,life styles and stereotypes,while the ordinary words,such as “book,pen” etc,always only have the perceptive meaning.For example,when a child from the Anglo-American world learns the word “dog”,he will normally learns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it: the dog is “man's best friend”,and he will like dogs,as the saying “love me,love my dog”.But a child brought up in the Chinese culture would be taught that the dog is a dirty and dangerous animal.So people who have been initiated into the cultur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ir mother tongue,are naturally inclined to interpret things with their own culture fervencies.As with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not just make students master language points and grammars,but also irrigate the culture background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相似文献   

14.
现代日语词语比较汉语、英语等语言都要多得多,副词副助词语义变化多端,同义近义词语相对较多。语义"连、甚至"的日语近义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各个表示"连、甚至"意义的近义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各近义词既互相关联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日语词语用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詹先觉 《海外英语》2012,(16):127-130
通过该文分析研究表明,英语单词的内在结构为"字母-音素-词素-单词",而不是简单的"字母-单词",为了将单词的这种内在结构表现出来,该文设计了一种符号,该符号适用于所有单词,能体现英语单词内在统一的音、形和意,揭示字母构成单词的语音规则和构词原理。采用本方法记忆英语单词,能使学习者形成以音素和词素为结点的网状单词思维,改变原有的线性单词思维,不仅能实现新单词的快速记忆,而且大大减少单词拼写错误。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蓝"与英语中"blue"这对颜色词极其构成的词语都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分析汉语颜色词"蓝"与英语颜色词"blue"在英语翻译中意义的对比变化,指出在英汉翻译中也应注意到其他颜色词在翻译中意义的变化,并应注意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准确恰当地运用。  相似文献   

17.
汉语的"酸"和英语的"sour"都是表示同一种味觉的基本词汇,在相同的基本意义的基础上,他们都有向其他范畴投射的现象,但投射的范畴和引申出来的隐喻意义有同有异,本文将对此作比较。  相似文献   

18.
论声训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训”相对于“形训”和“义训”而言。其主要原理是“声义同源”。它是中国古代训诂家对汉语声义同源规律的一种素朴的,直接的体认和解释。并非一切以音同、音近之字相释的训诂形式都是“声训”。因为取音同、音近之字相释只是“声训”的外在形式,在非“声训”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声训”的本质属性。“声训”的性质、旨趣是以音同、音近之字来揭示语词在其命名之初的“所以然之意”,即命名立意之义。这一点,才是“声训”与“形训”、“义训”之不同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方位词"前"、"后"空间性、时间性的分析揭示出其中的隐喻关系,并且阐明在实际使用中所体现出的语义和用法上的不对称现象,对"前"、"后"的语义进行相对全面的考察、总结。  相似文献   

20.
在商务英语语篇中,一些词与其在日常语中所使用的词义不同,可能导致误用和误译。以refer为例,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探讨其相关派生词在商务英语中的用法和汉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