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典诚教授《诗经通译新诠》,在《诗经》的普及与研究方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力甚深的新,此本着《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神,从对《诗经》原的校勘,句读,章句的分析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和依据,与黄典诚教授商兑。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黄典诚教授的《诗经通译新诠》提出一些浅见 ,并从释义、艺术手法、群经注释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就黄典诚教授的《诗经通译新诠》提出一些浅见,并从释义,艺术手法,群经注释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对先秦时期人们生产生活图景完整而详实的描绘.历代研究《诗经》名家云集,成果颇丰,本文旨在另辟蹊径,以《诗经》里多样多彩的夜生活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夜晚概念的界定,夜晚环境的描写,夜生活如工作、行役、宴饮、约会等各方面的分析与探讨,解读夜幕降临后的《诗经》,加深对于《诗经》现实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从《诗经》与儒、释、道;《诗经》与政治文化;《诗经》与农耕文化;《诗经》与宗法文化;《诗经》与伦理文化;《诗经》与婚丧文化;《诗经》追求自由的倾向等七个方面阐释了"诗经文化"。《诗经》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明与文化的镜子,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6.
杨合鸣教授新《(诗经)疑难词语辨析》(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5月)是作多年从事《诗经》研究的成果之一。该书选取《诗经》中224条疑难词句,旁征博引,辨难解疑,是《诗经》词语训释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7.
《泽螺居诗经新证》是近代学者于省吾先生借鉴《诗经》故训所取得的成果,是《诗经》训诂学史上一次大胆而卓有成效的尝试,是20世纪《诗经》训诂领域极具开拓性的一部大作。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泽螺居诗经新证》对《诗经》故训的继承和发展,以期总结出其训诂成就。  相似文献   

8.
扬之水近年基于"名物新证"的《诗经》研究方法在学界产生了相当影响。由《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两部著作,可以看出扬之水研究中继承的前人观点主要为"《诗经》反映社会背景""《国风》非出于民间"及"《诗经》内容与周代礼制息息相关"三点。在研究方法上,扬之水采用考古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但也并未忽视文学性考察,这是其研究长处所在,而其研究的主要问题则与过于零散琐碎、不成系统等"名物新证"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关于《诗经》方面的论著主要有《诗经讲义稿》、《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以及《宋朱熹的〈诗集传〉和〈诗序辩〉》等。在这些论著中,他将《诗经》看作是先民之民间文学作品,这对于打破经学传统,从而推动《诗经》学研究的现代化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他在《诗经》产生年代的考定上提出了四条路径,使得《风》、《雅》、《颂》中各篇章的时代界定更加确当,从而推动了《诗经》产生年代研究的深入发展。在他看来,孔子并没有删《诗》,只是对其中的《雅》、《颂》作过编辑和整理。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孔子和《诗经》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他对《诗》学的梳理,既重点突出,强调了《毛诗》和朱子《诗》学,又新见迭出,如对三家《诗》异同的论述、对《毛诗》来源的论述、对《毛诗》战胜三家《诗》原因的探讨、对朱子《诗集传》特色的归纳,都有异于常人之处。这些观点不仅充分展示了傅斯年研治《诗》学的成就,而且时近代《诗经》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对于《诗经》及《诗经》研究的论述虽然没有严密的系统,但确可视为“诗经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分《诗经》为“南、风、雅、颂”四体,并分别作了详细的解释;他将《诗经》作为研究周史的重要史料,并认为通过《诗经》研究可以寻绎当时中华民族的心态与生存状态;他从学术史家的高度,对诗经学史进行了论述;在《诗经》的文学研究方面,他也有独到见解。综而观之,梁启超在《诗经》研究方面所做的除塞拓通的工作为后人开辟了广阔的研究天地。  相似文献   

11.
由于《诗经》中的诗篇产生的地域不同,所以《诗经》中有不少题目相同的诗。如《秦风·无衣》与《唐风·无衣》,《邶风·柏舟》与《鄘风·柏舟》,《齐风·甫田》与《小雅·甫田》,《秦风·黄鸟》与《小雅·黄鸟》,《唐风·杕杜》与《小雅·杕杜》,《邶风·谷风》与《小雅·谷风》。还有一些三篇同名的,如《王风》《郑风》《唐风》中都有《扬之水》,《郑风》《唐风》《桧风》中都有《羔裘》。因此,我们在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时,要把篇名标注清楚,以便读者核对。  相似文献   

12.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它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而《诗经》比喻的运用多数是通过使用喻词"如"来实现的。本文通过研究《诗经》中"如"字使用的情况,来分析"如"字的古今义变化,以便把握《诗经》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见勇 《文教资料》2010,(27):43-44
目前高校本科《诗经》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为了走出《诗经》教学困境,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授课、作品诵读、组建资料库和开设选修课等方面探讨《诗经》的教学方法,希望有助于《诗经》教学。  相似文献   

14.
《楚辞》是屈原等爱国诗人悲愤的歌唱,字字句句都倾泻了深沉的爱国情感,哀国君之昏庸,怒小人之谗佞。《诗经》如《诗经·国风》中大部分都为抒情诗,诗人借诗歌表达或喜或怒的思想感情。《楚辞》与《诗经》在喜怒哀乐的表达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述开始出现对《诗经》的关注,这些文学史著述对《诗经》的研究风格各异,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但在《诗经》的收集与整理问题上众说纷纭,更对风、雅、颂的相关问题新见迭出,而且还就《诗经》的解读与研究提出了新视角与新方法。这一态势不仅反映了《诗经》研究的逐渐深入与发展,更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诗经》诗学研究林祥征所谓《诗经》诗学,主要是指《诗经》研究中的理论问题。钱先生的《诗经》诗学研究是他的《诗经》研究的最重要最辉煌的部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由研究《诗经》的文本而总结出来的理论Z二、对已有的理论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分别介绍于...  相似文献   

17.
《文学教育(上)》2014,(13):157-157
目前,德国著名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受腾讯书院之邀,在北京畅谈《诗经》的艺术之美以及西方视角下的《诗经》研究。当天,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也携其解读储经》的新著作枫诗的情韵》做客腾讯书院,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学术史上,胡适充当着开山人的角色。《诗经》研究虽不是胡适的用力所在,但他仍是现代《诗》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诗经》的看法基本代表了当时《诗》学界的观点,而其为回应整理国故运动进行的《诗经》整理,则为后来的《诗经》研究立下了一个新范式。胡适的《诗经》研究既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着种种不足,是现代《诗》学史上独特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诗经》与《楚辞》的关系,历来聚讼纷纭。产生于南方的《楚辞》是否真的受了北方中原地区《诗经》的影响,涵咏二者文本,从内容、结构、手法、风格及思想方面考察可知,《楚辞》是受《诗经》的影响并承继了《诗经》的传统的。  相似文献   

20.
董仲舒《春秋繁露》20多篇称引《诗经》,篇目主要涉及《大雅》、《小雅》、《邶风》、《卫风》、《魏风》、《周颂》、《商颂》、逸诗;多引用《诗经》原来诗句,带有较强的哲理性而少描述性与抒情性,注重《诗经》的"志"与"质";改易引用《诗经》部分字词或句序,为释文所用;引用《诗经》的一些诗句,进行阴阳灾异观点的阐释;客观上使严肃的论说文章增加了诗意和文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