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平 《新闻三昧》2003,(9):20-20
首都某报8月8日刊载一篇谈科学与迷信的文章说,“很难区别,科学家的信仰与迷信者的信念在心理上有什么区别”。文章说:“在我们年轻时所受的教育中,科学与迷信是一对水火不相容的死对头。”“科学之神所到之处,迷信之鬼便该悄悄溜走,但我们偏偏看到算命先生用上了计算机,名之曰科学算命。”“怎样才叫迷信,需要定义一下。”“所谓迷信常常表现为对不能把握的力量和不能理解的事物的狂热崇拜,因而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常常成为迷信的  相似文献   

2.
王德华 《青年记者》2007,(14):40-40
“寓论断于序事”是《史记》笔法中很重要的一种,与现代新闻学所要求的“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的写作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寓论断于序事”内涵十分丰富,从思想层面到实际操作,对我们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史家叙事,既求简练,亦求蓄意,把作者的观点寄托在事件之中,在事中寓理、寓情、寓气,寓识,隐去一切议论痕迹,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叙事当以穷尽事理为主要目的,字面上看来在叙事,其实在说明蕴于事中之理。清人刘熙载称赞司马迁的史笔:“太史公寓主意于客位,允称微妙。”主即道理,客即事实,把道理藏于事实之中,通过叙述娓娓道来,才真正称得上精微奥妙的笔法。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写了从将相失和到将相和的全过程。虽然作者没有站出来直接说理,但“主意”已寓于“客位”:将相失和的原因是争个人名位的高低,一旦捐弃个人名位,以国家大局为重,他们便结成刎颈之交。“寓主意于客位”的写法最有说服力。事实胜于雄辩,由事实站出来说话总比空讲道理更能使人相信,离开事实的空讲,读者总感到缺乏事实根据。  相似文献   

4.
王德华 《青年记者》2007,(14):40-40
“寓论断于序事”是《史记》笔法中很重要的一种,与现代新闻学所要求的“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的写作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寓论断于序事”内涵十分丰富,从思想层面到实际操作,对我们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987年起,我编著的三本书:《揭开迷信鬼神内幕》、《致富农民的新观念》和《城乡个体工商户实用大全》(共百余万字)陆续出版。一些同行问我:“你又要当总编辑,又要写书和文章,时间是怎样挤出来的?”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两条:一是要多研究问题,二是勤奋和毅力。写《揭开迷信鬼神内幕》这本书的起因,是一封读者来信引出的。一天早晨上班,一位编辑手里拿着一封读者来信,往我的办公桌上一放说:“有一封读者来信,问黄雀抽帖是怎么回事?信中说,这  相似文献   

6.
反对抹煞科学与迷信界限的出版倾向陈福季当前,在某些出版物中存在着一种值得警惕的有害倾向.这就是抹煞科学与迷信的界限,迷信与科学“浑然一体”,好像根本无所谓科学,也无所谓迷信了。请看:宣传“看风水”的实质即“环境工程学”者有之;从大讲“取阴补阳”。修炼...  相似文献   

7.
陈东 《新闻实践》2002,(6):51-52
一、社会新闻在地方晚报的作用和地位。邵飘萍曾对社会新闻这样定义,他说:社会新闻是“政治以外”的新闻,“其价值与政治、外交等新闻并重,有时越而上之”,社会新闻能反映“一国社会程度之高下”。《中国晚报新闻学》一书对其的定义是:报道社会生活、社会事件、社会问题以及自然界中涉及人类社会的某些特异现象;强调寓精神文明、移风易俗于喜闻乐见、共同兴趣之中  相似文献   

8.
荐羞僖公十七年:“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竹添光鸿曰:“羞,食味也。”①杨伯峻曰:“荐羞同义连绵词。……雍巫职在烹割,故进所食之品物。”②按:《说文.丑部》:“羞,进献也。”“荐羞”同义连文。隐公三年《传》:“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僖公三十年《传》:“荐五味,羞嘉谷。”皆以“荐”、“羞”相对。《史记.齐太公世家》作“因宦者竖刀以厚献于桓公”,正以“献”释“荐羞”。既曰“厚献”,则所献未必为肴馔可知。欲鞭之僖公二十三年:“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王叔岷曰:“案《国…  相似文献   

9.
曹植的《说疫气》是一篇短小精悍、思想先进,反对鬼神迷信的小评论。照录原文并作释译分析如下: 说疫气曹植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霍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①疫气:瘟疫,传染病。②曹植(公元192—232):三国魏文学家,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曹操第四子,曹丕之  相似文献   

10.
人有为名所累者,有为利所累者,有为色所累者,亦有为书所累者。但是在此一“累”字的背后,却有无法形容的快乐蕴含在其中。欧阳修《试笔》中有云:“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只知快乐而不知其害,以此揆之万物,可能只有书籍罢。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文艺晚会是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然而,近几年电视文艺晚会议有泛滥成灾之势,社会效应越来越低,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焦虑和思考.关于如何办好晚会节目,功实是很值得探讨研究的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的课题.电视文艺晚会从鼎盛到逐步的失落,不仅引起观众的批评和关注,不仅使晚会的实践者代心忡忡,更引起了理论批评界莫衷一是的理论应答。对晚会的供大于求、劣多于化的现状,断言其“过时”的意向有之,认定其“娇子”地位不可替代的亦有之,笼统的否定有之,一味地肯定亦有之.或者以创作综艺节目的传统观念去…  相似文献   

12.
经过扫黄打非,有关部门整肃,一度消声匿迹了的迷信出版物,时下又巧装打扮,有了回潮的迹象。这次的回潮比之先前迷信出版物的“泛滥”,有了新的花样,即更加强调“周易研究”,美其名曰“弘扬古代传统文化”,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以“预测学”为名的“算命术”和“万事问周公”。姓名暗藏天机,请君细查把握  相似文献   

13.
《白色巨塔》中译本封面有“日本社会派小说巨匠经典名作”字样;论家谈及此书,或曰“现实主义”,或曰“批判现实主义”。在我看来都有点儿“隔”。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时不用这路概念,他自己另造一些。书中讲到“寓讥弹于稗史者”,与此正相仿佛。  相似文献   

14.
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揭露,使人们想到迷信似乎与人类文明相伴同生,亦一同行变着,当科学的进步戳穿一个又一个谎言时,新的迷信又产生了,而纵观迷信产生的领域,其具体形式虽不断有所改变,而所在范围却仍不离以下几个方面。对不可复现的过去进行歪曲。如对人的起源、对某些丧失具体验证的历史之谜进行神化的解释,因为过去的不可复现,所以妄下断语、大胆猜测便有了市场。而反驳者亦因无法确证,辩之无力。对不可显现的未来进行“预言”。因为我们无法把未来作成一部电影一样具体可感,未来的不确定性使我们无法衡量以具体的尺度,于是乎…  相似文献   

15.
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的大多数作品都描写了湘西的婚丧嫁娶、鬼神迷信、游侠风气等民俗民风,可以说湘西文化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刊林漫步     
议论在消息写作中的运用在消息写作中运用议论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 一,记者直接发议论。这种议论是记者感情的自然流露,或者是受某种机遇、场景的启发而联想生发出来的思想,它的特点是观点十分鲜明,毫不含糊。二,借他人之口发议论,来表达作者的意见。这种方法在消息中用得较多。比如“某某说”、“某某分析认为”等等,常常是代表了记者的思想观点。三,巧妙地寓议论于事实之中。这种议论,常常是通过精心选择能符合记者主观意见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17.
一名优秀的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原创意识”。所谓“原创意识”,是借用音乐界“原创音乐”一说,套用到编辑工作上来,意指编辑必须具有原创性,或者创造性,而不仅仅是在别人的劳动成果上修修补补,毫无主动性、独创性可言。因此,作为文娱新闻编辑,在立足“三个把握”(抓住读者心理,把握阅读需求;突出地方文化,把握点面结合;寓教育于娱乐,把握雅俗关系)的基础上,必须在更新观念、追求创新、营造特色上下功夫,亦即在内容的精编、标题的制作、版面的设计与策划上寻求突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的步步进逼中,时下纸媒大有借深度报道“一纸风行”之势,党报亦不甘落后。但于党报而言,此“深度报道”已非彼“深度报道”。较之党报以往驾轻就熟的典型报道、主题宣传的“重头戏”而言,如今纸媒推崇的深度报道已渐趋回归新闻本义,即“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9.
柳亚子《论诗六绝句》中,论及晚清倡变法维新之先进、创“新派诗”的著名诗人黄遵宪时,用“时流竞说黄公度”一语,盛赞其诗。何为“新派诗”?因晚清弥漫诗坛皆仿古之气,无关社会现实。有感于此,黄遵宪“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遂摒旧时文人叹老嗟卑之小我,国事、天下事,事事入诗,并自命“新派诗”。  相似文献   

20.
俗语有云,“饱暖思淫欲”。与之恰相对应的另一句,我看便是“富贵想长生”了。历代帝王为人间富贵之极至,而想长生不死、求神觅药最为迫切而近于疯狂的,也数此辈为最。中国古代帝王中好神仙者代不乏人。商与西周因无记载,不得而知;《春秋三传》,亦多不及此。但恐并非无有其人,止不书耳。在目前可见的历史文献中,帝主中喜好神仙资格最老的“三位元老”,恐怕就得数齐威王、齐宣王与燕昭王了。因为这三位的好神仙,在《史记·封禅书》中可是榜上有名的。后世帝王中好神仙最著者,如秦之始皇、汉之武帝,其实只是在步齐之威、宣与燕昭王的后尘罢了。《史记·封禅书》云:“自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各方仙道,依于鬼神之事。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