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近温总理在“世界读书日”发出全民读书的号召,他指出,“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纵观世界发展史,读书与一个民族发展、兴衰息息相关。列宁说过,一个充斥文盲的国家,是建不成共产主义的。我们可以换句话说,一个不读书的国家,是无法建设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丁宇 《小学生》2013,(12):1-1
前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无独有偶,在2009年4月,我们敬爱的温家宝总理参加世界读书日的活动时也指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由此可见,读书不管是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整个民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一个人不爱读书,这个人会愚昧无知;一个民族不爱读书,这个民族是可怕的,是没有希望的。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tian)《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的优良传统,无数华夏儿女在古今典藏中汲取智慧、传承文明,共同写就了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5.
据人民网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下午在线与网友交流时表示,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在谈到读书心得  相似文献   

6.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目前应试教育的泛滥使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变得十分狭小,许多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功利取向,  相似文献   

7.
总理讲:“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大家通过读书和举办讲座等形式开展活动,这对于推动全民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将起到促进作用。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的确,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一个人的读书过程,就是传承文化,培植美德,润泽心灵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提高文学素养,南京市姜家园小学一直将"徜徉浩瀚书海,共享书香人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多举措打造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有计划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多次谈到阅读的重要性。他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功利化、实用化阅读的倾向及短时间、浅层次阅读的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的确,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一个人的读书过程,就是传承文化,培植美德,润泽心灵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提高文学素养,南京市姜家园小学一直将“徜徉浩瀚书海,共享书香人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多举措打造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有计划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曾经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校十分重视读书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引领作用,组织全体学生积极阅读也就成了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中,我们应科学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实现大阅读理念,让学生在读书中提升文化品位,积淀阅读素养,形成个性能力和特长。  相似文献   

12.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温家宝"学校文化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生命、思想之于人类"。如何去建设学校文化,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成为师生学习的殿堂,一直是我们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一个学校有书香之气,就显得宁静、雅致而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作家布罗茨基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是人类追求文明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它的阅读史。这层意义运用于学校教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可以说一本好书就是一生财富。记得柳斌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校所承担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终身读书的人。为深入了解农村小学生阅读状况,笔者于2009年4~5月进行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本次调查采取抽样问卷的方  相似文献   

16.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温家宝总理的渎书论字字珠玑,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位教师,唯有不断阅读,他的教育之树才能长青;一所学校,只有教师悦读善读,才能真正带动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构建起真正富有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所承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读书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学生的读书状况将直接影响其终身发展,并最终决定国运的兴衰。课外阅读不仅能培养良好的自学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书籍是人类知识、思想、文明的结晶,是走向进步的阶梯。温家宝在2009年的"世界读书日"指出:"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课文160篇(段)。这是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克宇 《甘肃教育》2014,(14):88-88
正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也决定一个民族的素质,影响一个国家的走向。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人群,不爱读书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值得我们深思。一、当下教师不愿读书的原因分析一是没有读书环境。当今社会,没有一种良好的读书风气,相当一部分人都将空闲的时间消遣在牌桌麻将、喝酒应酬上,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浮躁。另  相似文献   

20.
程宝平 《中国德育》2007,2(6):52-53
作家布罗茨基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最近一次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为42.2%,这个数字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校长爱读书,教师就爱读书;教师爱读书,学生就爱读书;学生爱读书,就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可见,读书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