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拆字戏解     
骗:一旦被人看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真:正“直”是它的立足“点”。便:予“人”方便,“更”是于已方使。便:“奉”承他人的一“手”。迟:落伍,有时仅仅是你比别人晚“走”了一“尺”。超:“召”示你,不停地“走”,你才能超越别人。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有位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人问苏格拉底:“怎样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那人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那人说:“是干净人.”苏说:“也错了,是脏人要洗澡.他很脏,有必要洗,而干净人没有必要洗.现在你知道谁要洗澡了吧.”那人回答:“是脏人.”苏说:“你又错了,他们都要洗。干净人习惯洗澡.而脏人也该洗澡了.这下到底谁要洗澡呢?”那人说:“两人都要洗.”苏说:“你还是错了,他们都不需要洗澡.干净人根本不需要洗澡,而脏人又不习惯洗澡!”  相似文献   

3.
字的哲理     
挫:想事事“坐”等到“手”的人,必定事事不顺。否:真正反对你的人,往往“不”表现在“口”上,而是藏在心里。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对人性的剖析,特别是对中国人“为人”能力的剖析。在鲁迅的《祝福》中,人的生存状态各异,但都处于非人状态:祥林嫂生不如死,鲁四爷生而非人,“我”生而“无心”,其他众人生而茫然。从这几个形象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这样的“立人”观:中国人“非人”,所以需要“利刃”,只有“立人”,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5.
语课本中有多处用到“好事”。初中课本中有《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船载以人。”课本注“好事:喜欢多事的人。”《大铁椎传》:“宋(将军),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皆来学。”“好事”也被“教参”译为“喜好多事的人”。高中课本《促织》:“村中少年好事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教参”也将“好事”译为“好事的年轻人”,还有的译为“爱闲荡的少年”。  相似文献   

6.
一家晚报开展“什么是幸福”调查活动,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街上的行人。一个悠闲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一个匆忙的富人说:“有闲就是幸福。”一个下岗工人说:“有工作就是幸福。”一个工作太忙的人说:“不上班就是幸福。”一个失去双亲的人说:“父母在就是幸福。”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说:“能看见就是幸福。”一个瘫痪在床的人说:“站起来就是幸福。”一个捡破烂的人说:“多捡些破烂就是幸福。”一个小学生说:“星期天妈妈能带我上公园玩,星期天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7.
一天早上,彬彬刚进幼儿园就十分认真地问老师:“老师,人有不死的吗?”老师:“人怎么会不死,任何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死。”彬彬:“不对,我奶奶就不会死。”老师:“这是谁说的?”彬彬:“我昨天晚上睡觉时听我妈妈说的。”老师:“你妈妈?”彬彬:“我听我妈妈对我爸说:‘你那老不死的老娘……’”老师:“……”人有不死的吗$长沙市建民幼稚园@漆海燕!老师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皇后的自称老师:“小青,皇帝的自称是什么?”小青:“是寡人。”他站起来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那么皇后呢?”小青:“皇后,是,皇后……”他想了好久,突然,灵机一动,回答道:“皇后的自称是寡妇。”直接数学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师:“学校买粉笔用了60元,每盒粉笔2元,学校买了多少盒粉笔?”生:“30盒。”师:“这30盒粉笔是怎样来的呢?”(想引导学生列式)生:(大声地)“买来的!”自习课甲:你们班里有多少人上自习课?乙:加上老师一共31人。甲:就是说,老师不在时是30人了?乙:不,老师不在…  相似文献   

9.
“小江的故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我看是班主任的御人之道,这里的“御人”是制驭他人、驾驭他人之意。《汉书·张汤传》:“禹志在奉公孤立,而汤舞知以御人。”颜师古注:“舞弄其智,制御它人。”黄老师“御”小江却有“三失”。  相似文献   

10.
一则小故事说,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起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座高楼。”第二个人速干边哼着小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相似文献   

11.
厌烦与耐烦     
北欧的一家媒体向众多名人发出过这样一份调查问卷: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取得成功?其中一份回复引起了组织者的兴趣。上面写道:“容易厌烦的人。很难走向成功;不厌其烦的人,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翻翻词典,才清晰地明白:“厌烦”是“讨厌、厌倦”.“烦恼、烦心”的事情,“耐烦”是可以“耐心”地“忍耐”“烦恼、烦心”的事情。由此看来,“厌烦”和“耐烦”是一对冤家。  相似文献   

12.
捉“小马”目的: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参加者:4岁以上的儿童。参加人数:5~10人。地点:室外。玩法:游戏开始前,大家先选一人当“老虎”,由“老虎”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当做“房子”,其余的人当“小马”站在圆圈里面。游戏开始,“老虎”念儿歌:“小马小马快快跑,摸摸摸摸就回槽。”(“”是事先指定的50米之内的某些物体)儿歌念完后,“小马”们应很快地向指定地点跑去并触摸所指定的物体,触摸后要立刻往回跑。这时候,“老虎”便开始追捉“小马”,跑回圆圈里面的“小马”就算到了家,“老虎”不能再捉。如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创特色学校”的口号逐渐流行起来。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理念指引下,很多学校瞄准了素质教育的“软肋”,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陈自鹏 《天津教育》2014,(10):14-14
微信上有个寓言故事启人思考:有一天,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蓄着花白胡子的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三位老者问道:“男主人在家吗?”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老者们答道:“那我们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15.
某年某月某日,春光明媚。小J走进校门。一群女生正在陶醉于F4……女生一:“好喜欢啊……”小J耸耸肩,准备离开。女生们突然凑过来:“喂,知道F4怎么来的吗?”小J心想这有何难,于是马上回答:“给我个喜欢他们的理由先,我就能答出来。”女生二:“他们好酷,好炫……”小J强忍着呕吐,想了一想:“fever4(发烧四人组)……”女生三瞪了小J一眼,继续陶醉:“好帅,好可爱……”“facile4(肤浅四人组)……”女生四接口:“他们好有幽默感……”“facetious4(滑稽四人组)……”女生五表情不太自然了:“他们都那么有魅力……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西门豹》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先摸清楚底细,再处理事情。”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智勇双全的人,不露声色就把坏人处死,有勇有谋。”还有同学说:“西门豹是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哦!”这时有个同学犹豫着说:“我觉得西门豹这叫做草菅人命!”  相似文献   

17.
为文之道     
韩愈 《阅读与鉴赏》2005,(10):68-68
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时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俱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唯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则故事:同是卖粥的两个摊子,都准备了鸡蛋,当然价格也是一样的。一个摊子的服务生问顾客:“先生,请问要不要在粥里打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不要”,一半人说“打一个吧”。而另一个摊子的服务生问顾客:“先生,请问您的粥里要打几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打一个吧”,另一半人中,有一些说“不要”,有一些说“打两个吧”。就这样,两个粥摊的营业额有了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友与仇(上)──李永田答问(之五)问:你最珍视的人际关系是什么?答:同志关系。问:时下有些人不愿用“同志”这个称呼了。或称“先生”、“小姐”,或称“师傅”、“哥儿们”,这是不是一种“新潮”?答:我觉得没有哪一种称呼能够比“同志”更反映出我们社会人与人...  相似文献   

20.
买上等茶叶     
有三个人买东西,店主问第一个人:“你要什么?”第一个人说:“我要一包上等茶叶。”于是,店主架上梯子,爬到楼上拿了包茶叶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