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丛竹 《青年记者》2008,(13):10-11
我自1948年踏上新闻工作岗位,到1988年离休,先后干过8家报社,其中包括部队的3家,和离休后返聘的3家.说起来从18岁到78岁也真够老的了.由于我是"土八路"出身,文化底子差,未能做出骄人的业绩.不过,毕竟在这一行里摸爬滚打了许多年,也能找出点"说法".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原冀鲁豫军区的一位老战友来看我,开头就问我离休前是什么职务,我说当编辑(因为离休前的副主编江没有正式下命令)。他忽地一怔说:“啊!怎么了,咱在冀鲁豫时你就是编辑,一直到现在未动呀!?”我说:“是啊,当编辑已经几十年了。”“你真有瘾,要我早不干了!”反过来他又说:“像你这样四五十年职务一直未动,一个劲地当编辑的,恐怕全国新闻战线也少有。”说到“瘾”,那真算是靠“瘾”,使我爱上了编辑工作这一行。如果再具体点说,这一行,就是“民兵”──民兵的宣传报道工作。的确,参加革命工作50多年来,我除做过…  相似文献   

3.
李普谈改稿     
黄俭 《新闻记者》2004,(2):54-55
上门请教改稿那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有次,我在北京李普(新华社原副社长,老记者。1918年出生,20岁参加革命,1982年离休)的家里,请教他编辑改稿的问题。那是初春的一天,我按约到李普的家。随着门铃声,我穿过客厅,走进了李普的书房。刚坐下,夫人老沈端来了热茶。室外虽是春寒料峭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湖北省鄂州市新华书店离休职工陈季来信:我还是离不开《出版参考》。过去,我在基层新华书店长期从事进销业务,是《出版参考》的老读者、老订户,离休后仍继续订阅。前年因报刊订价暴涨,我在订阅报刊时精打细算,删去了两种,订费还是在300元以上。再者,看到《出版参考》也由年价24元上升到48元,如果汇款加订,又要增加开支,当时想:“自己离休了,身体又不好,何必多花钱,操那份心呢?”一咬牙,就不订阅了。去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躺在病床上,那时还不觉  相似文献   

5.
无悔     
年轻的摄影记者有时感到很辛苦,问我:“你干了一辈子摄影记者后悔不?”我说:“那是组织分配。”我始终记着参加革命时组织科长问我:“你为什么要参加革命?”我说:“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伴我到离休。所以在报社,让我跑农村采访,  相似文献   

6.
我的老伴袁秀英,今年75岁了,一辈子没进过学校门。但她却对《新闻爱好者》情有独钟。 1990年我离休后订了《新闻爱好者》,刊物上所登文章我篇 篇必读,从 而学 到了 不少 写作知识。10年来,我在各级新闻单位发稿千余篇,多次受到县、市领导部门表彰。我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成了全县闻名的“优秀通讯员”、“特约记者”和“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当我把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好新闻奖杯”捧回家时,老伴笑眯眯地说:“你得这荣誉,可是《新闻爱好者》的功劳呀!” 一天,我想找一本《新闻爱好者》查个资料,翻箱倒柜,竟连一本…  相似文献   

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拿它来赞誉七十二岁高龄的离休老教师高耕田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高老师原是章丘市第一中学德高望众的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他兢兢业业地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了40余年,1990年离休。他常对别人说:“人离休了,思想不能离休。决不能把今后的时光都消磨在下棋、打扑克、钓鱼、搓麻将等玩乐上,离休生活应该过得充实、有意义。”于是他拿起了手中的笔,开始给报刊写稿。他一向爱读书报,自己订阅了多种报刊。他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经常把离休老同志  相似文献   

8.
离休老干部茹捷军,今年被开封市新闻通讯员协会吸收为会员。老茹同志,解放初期就开始给几家报刊和电台写稿。一九八零年离休后,他“离而不休”,认真读书,调查研究,写出了许多新闻稿件和其它文章。他写的《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曾投给六七家报刊虽都退回来了,但他看到十九世纪法国的一位文学家,一篇文章一连被十五家出版社退回,仍投给第十六家出版社,终  相似文献   

9.
我叫周保章,今年76岁,是1991年12月离休的青岛通用机械厂高级经济师。现在是青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的副团长。我们老周家是个大家庭。我的父辈是大排行。在父辈中,周恩来排行老七。我父亲、周恩来的堂弟周恩彦排行十三,所以我称周恩来七伯,称邓颖超七妈。由于有这种特殊的亲缘关系.所以我与七伯家走动的比较多一些.  相似文献   

10.
私募股权与社保基金,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在4月19日的上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却出现在博鳌亚洲论坛“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分论坛会场,将两者联系到了一起。这位央行前行长称:“向我们提出募集资金的已有近20家。当然你们也很关心这个事,我不如早一点说了好,我今年至少选择3家到5家。”  相似文献   

11.
一位82岁高龄的离休工人,在大半辈子的伐木生涯中,为国家采伐原木3.6万多棵,成为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14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者一辈革命家的接见。离休后,他带领全家历经20多个春秋的风风雨雨,又在荒山坡上种下了3万多棵树木,了却了多年的夙愿,还上了一笔他心中的“欠债”。他,就是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林业局的老工人马永顺。  相似文献   

12.
我叫周保章,今年75岁,是1991年12月离休的青岛通用机械厂高级经济师,现在是青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革命传统报告团副团长,我们老周家是个大家庭,在父辈中,周恩来排行老七,我父亲、周恩来的堂弟周恩彦排行十三,所以周恩来是我的七伯,由于有这种特殊关系,我与七伯周恩来、七妈邓颖超一家走动得比较多一些,获得的教诲也多一些。  相似文献   

13.
噩梦     
我搞了一辈子新闻工作。从19岁上岗,到62岁离休,在43年新闻生涯中,接触过的人和事不计其数。在这些难以忘却的往事中,特别是关于省劳模蔡月娥的报道,更是刻骨铭心。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回想起来,恍然如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4.
我自1954年调到国际书店(1983年改名为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简称为国图公司),到1985年离休,在国际书店工作了三十二年。由于国际书店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书刊进出口的单位,是专门对外工作的。它担负进口各国出版的各类书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谓“记者”,是新闻工作者的简称,包括记者、编辑、主任、老总和其他在媒体工作的人们。河北日报离休老同志、73岁的老记者汤小薇,把她离休后10年(1989———1999)的作品集成了一本新书《平淡下的激荡》。我读了感慨丛生。我首先想到了人的生命史、人的事业史、人的行进足迹、人的耕耘与收获,乃至我们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到底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对待我们自己择定的职业,来度过自己归根到底并不漫长的一生。突然地想到一句话:“终身年轻”是记者。既然是“终身”,难道不是包括青年、中年、老年吗?怎么可能是“终身年轻”呢?…  相似文献   

16.
赵超构的家     
老社长墓碑上刻着一头牛赵超构的家在哪里?在天上?在人间?在我心里992年2月12日晚上10时光景,赵超构在上海华东医院告别人世,享年82岁。他驾鹤仙去,落葬在奉贤的滨海古园,那是他最后的归宿,最后的“家”。那个“家”,我曾独个去拜访过、缅怀过,记得还送上过一束鲜花。墓地不过两平方米左右,普普通通的一块青石碑,石碑上雕刻着一头牛。这头牛的造型原是他专栏文章“未晚谈”上的题图。他的“左邻右舍”看上去也都普普通通,不见得有什么名望。从老家到新家,再到最后的“家”,赵超构一生以平民自居,与平民相处,为平民鼓与呼,真正是一头扬名青史的“老黄牛”。  相似文献   

17.
索特纳穆,蒙古族,现年75岁。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蒙藏学校。1943年4月至194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45年参加革命。“文革”前曾任内蒙古文化局副局长,并兼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社长。“文革”中受迫害。1978年恢复工作,任内蒙古出版局顾问,随后任副局长。到1984年离休,索特纳穆同志为自治区的民族出版事业整整工作了37年。  相似文献   

18.
1985年春,我跟母亲一起到当乡武装部长的表哥家串门,受着“大人说话小孩儿听:’的世俗影响,我坐在沙发上听着大人们从东拉到西的闲聊。发闷之时,随手从茶几上拿起一份报纸──《解放军报》。那时我已上五年级,一般的书都能读了,便从头看了起来。本来,我这个“顽皮鬼”因首次到表哥家不敢轻举妄动,想借此来打发时间,不料这一看,却被报中的内容所吸引:“兵器常识”,“论文杂谈”,“部队新闻”等栏目丰富多采……当年我还没满12岁,正值幻想年龄,一种我也要去站岗放哨当一名解放军的愿望在心中萌生、我和军报的这初次相会,她就…  相似文献   

19.
记者,记者     
吴元栋同志打电话来约稿,他说我很久没有为《新 闻记者》写文章了。看来此债是非还不可了。 我这个人,对于“新闻记者”这四个字,情有独钟。我1932年参加新闻工作,到1993年奉命离休,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干了60多年。记得1938年我们在汉口办的刊物,也叫《新闻记者》,那四个字,还是于右任老先生的手笔。往事历历,怎么可以不写文章呢, 但现在写文章确也很难。前不久,报上多了江西乐平一个摄影记者和浙江富阳一个记者被“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一个名叫《新闻记者》的刊物,是不能不发表一点意见的,但一问,编辑部却给…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的一位老前辈对我说:“你去采访一下黄薇同志吧!她的历史挺生动的,可是知道的人却不多。”然后他如数家珍似地把黄薇的历史给我“兜了”出来。我动心了,决意写她。可是一见面黄薇同志却阻挠我:“不要写,千万不要写,我没什么好写的。”说话时语调的轻柔,使我难以想象,她,就是那个在日本宪兵鼻子底下办地下抗日报纸的著名华侨女记者。黄薇同志生性恬淡,温雅,乐观,豁达。她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前几年已经离休,但她整天在家忙个不歇。她说,离休是离休了,可比上班还忙呢。她的案头上,整齐地叠放着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一沓沓的稿纸堆放在那,显然是主人常用得着它。小小的客厅里,布置得相当典雅,书橱里随便置放了几件工艺品,一壁墙上还悬挂着一幅以浓重的墨绿色为背景的油画——“乡村”,那清逸的水色山岗,使人顿生一种超然,澹泊、宁静之感,似乎透露着主人的情愫。“您说您很忙,都忙些什么呢?”我问。“喏。”她递过来一叠稿纸。这是她离休后写的《回到抗战中的祖国》一书的前言和目录。这本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