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鼎臣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文学家,有<竹隐畸士集>二十卷传世.<四库全书总目·<竹隐畸士集>提要>认为赵鼎臣与王安石、苏轼均有诗文交往,并且其文学成就高于晁补之、唐庚.然对四库馆臣此评详加考辨,其中颇多谬误,今予以纠正;同时解析赵鼎臣生前颇负文名而后世却寥落无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赵鼎臣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文学家,著有《竹隐畸士集》二十卷传世。其当世即有文名,后世却寥落无闻。现存史料对其仕履行实的描述很是模糊,且对于赵鼎臣任职邓州守一事,《四库全书总目》及《宋诗纪事》均言之有误。本文从赵鼎臣诗文中搜寻信息,并佐以其它相关资料,对赵鼎臣一生的仕履行实作一勾勒,以补充史料记载之不足,兼订正《四库全书总目》及《宋诗纪事》所载之误。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竹隐畸士集〉提要》把刘克庄《后村诗话》对《竹隐集》作者徐似道(字渊子)的诗评,张冠李戴,安之于《竹隐畸士集》作者赵鼎臣名下。其实,徐之《竹隐集》并非赵之《竹隐畸士集》或其中的一部分。四库馆臣的这一失误,客观上是因徐、赵二人文集名称略似,其所据《后村诗话》版本之关键文字有缺失而造成误判;主观上是疏忽大意,未曾比较《后村诗话》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并参阅相关文献,想当然地臆断。后之某些辞书或学术著作疏于检索,轻信其臆断,以讹传讹。其负面影响至今尚存,值得今人反思并从中吸取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马瑞辰生卒年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马瑞辰的生卒年及岁数众说纷纭.现今关于马瑞辰生卒年最通行的说法是1782年至1853年,如夏传才的<诗经研究史概要>①、赵沛霖的<诗经研究反思>②、洪湛侯的<诗经学史>③、戴维的<诗经研究史>④、林叶连的<中国历代诗经学>⑤均持此论.五人关于马瑞辰的生卒年说法虽一致,对于其岁数却不尽相同.夏传才、赵沛霖两先生皆未明言其岁数.洪湛侯先生与林叶连先生认为马瑞辰享年七十二岁,古人以虚岁论之,当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著者生卒年、生平勘误、提要补遗、诗文集版本献疑等方面,对柯愈春先生编撰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做了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以供相关读者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愚庵小集>,"提要"说: 至其与钱谦益同郡,方谦益笺注杜诗时,尝馆于其家,乃集中无一语推重之.所作<书元裕之集后>一篇……盖隐刺谦益而发,尤可谓能知大义者矣.  相似文献   

7.
继<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之后,著名作家、画家陈丹青先生最近出版了新书<荒废集>,我们还记得<退步集续编>中陈丹青提到之所以-退再退的原因,是要"退到历史深处,借一双眼,以更深刻照看今日种种文化现状",而这本新书<荒废集>却坦言荒废,其中的原因与他这几年跟媒体打交道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钱大昕<竹汀先生日记钞>卷一有"读赵与时<宾退录>"一条,言及"先鉴堂<朝野遗事>",却未加详考,只称"鉴堂,未详其名".  相似文献   

9.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孔子诗论>第二十九简"律而士,角(幡)妇"应释为"著而士,角枕妇",其意义在于"<著而>(<齐风·著>)体现士的礼仪,<角枕>(<唐风·葛生>)彰显妇之贤德".这句话,体现了上博简<诗论>对婚姻关系中的礼仪、道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现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傅斯年教授学问博大精深,全集内容丰富.1952年,台湾大学出版社虽出版过<傅孟真先生集>(傅先生字孟真);1980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虽出版过<傅斯年全集>,但此次经欧阳哲生先生主编和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辑的<傅斯年全集>一、二卷,却下了一番功夫,因此与傅集的旧籍相比,此新刊全集一、二卷,可谓踵事增华,蔚为大观.但因该全集一、二卷文字浩繁,且系旧籍新刊,故编者难免千虑之失.通过审校<傅斯年全集>一、二卷,我认为新刊前人旧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朱敏 《编辑学刊》2004,(6):51-54
姜德明,1929年出生于天津,1950年进入北京新闻学校学习,一年后分配至人民日报编辑部,长期从事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1986年离开这个平生热爱并工作数十年的岗位,主持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工作,退休前担任该社社长职务.他痴迷于中国现代文学书刊的收藏,所藏甚丰,是继唐弢之后国内著名的现代文学收藏家.同时,他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热衷于书话和散文创作,先后出版过散文集<南亚风情>、<清泉集>、<雨声集>、<寻找樱花>等十余本散文集,书话集有<书叶集>、<书边草>、<猎书偶记>、<新文学版本>等近二十本.此外,他还编有多种图书.在他的大量编著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藏书家和编辑家的文化追求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杨弘道是金元之际与元好问齐名的重要诗人,<四库全书>收录其著作<小亨集>,并在提要中对其生平著作进行介绍.提要对其诗歌成就有中青的评价,但称其生平"窃禄苟全"有失公允;未提及<小亨集>最早编定的十卷本,有疏略之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收入<鲁迅全集>第7卷<集外集拾遗>和<鲁迅全集>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的20多篇广告的研究,探讨了鲁迅先生的广告实践和广告思想.鲁迅先生对广告受众、广告作用以及广告文案写作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并反映出其进步思想和对广告真实性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4.
<士兵突击>是当下很热门的一部电视剧,它以极低的姿态登场,却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士>的成功在于它既搭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框架,又有质量上乘的实体填充,整部作品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故事内容方面都堪称佳作,人物命运的步步发展也为本剧叙事结构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公牍通论>是民国初年徐望之先生撰写的一部文书学著作.徐望之,吴兴人(今浙江湖州),生卒年不详.其父徐赓陛,字次舟,在清末是个有名的人物.在广东任县令时以善断案著称,人称"徐青天",后来人了李鸿章的幕府,随李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记得最早看过的一部韩剧<爱情是什么>,是央视最早引进的一部长篇韩剧,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对韩剧的第一印象.这部央视以每周一集的速度播出的长剧在吊足了观众胃口的同时,也为韩剧赚足了口碑.央视继(<爱情是什么>播出之后,还播出过<初恋>、<阁楼男女>等,以及超百集的<人鱼小姐>、<看了又看>等长篇韩剧.  相似文献   

17.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是一部研究清人诗文集的重要著作,但也存在一些疏误之处.本文对<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著录的书名、作者、版本、作者科第等错误予以考辨、订正.  相似文献   

18.
"方兴未艾"的意思是正在兴起,一时不会终止(艾,停止).形容事物正处在兴旺发达或蓬勃发展的阶段.宋·陆佃<陶山集·大学案问>:"大学之道,方兴未艾也,士之来学者,盖已千数."冰心<十亿人民的心愿>:"我们的友谊,源远流长;我们的事业,方兴未艾."郭沫若<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甲骨文字的研究,是方兴未艾的一种学问."也作"方昌未艾""方盛未艾"."兴""昌""盛"都是兴旺、昌盛的意思.这是一条褒义成语,不能用于贬义.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沪上先后出版过两本同样书名的<离婚>.一是潘汉年的短篇小说集<离婚>,由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6月出版;二是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8月出版.我收藏的是潘汉年的<离婚>,所以我想谈的也是潘汉年和他1928年版的<离婚>.  相似文献   

20.
<启颜录>是中古时期的一部民间笑话集.在<启颜录>现存诸多辑本中,最为珍贵的是敦煌遗书中编号为S.610的唐开元抄本,载笑话四类四十则.宋初<太平记>所辑内容最为丰富,为六十九则.经考察发现,后代的<类说><续百川学海>、宛委山堂本<说郛><广滑稽>等类书、丛书、幽默专集中收录的<启颜录>笑话基本来自<太平广记>本系统.敦煌本和<太平广记>本这两个系统的版本互有异同,为我们考察其作者、成书年代、中古时期笑话集的编纂和流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资料,是中国古代笑话研究的重要文本,对于后代笑话集的编纂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