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辅导员的自我觉察及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辅导是生命的交流和对话,辅导员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并付出相当的生命能量,这就要求心理辅导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对于辅导关系的建立、辅导目标的达成以及辅导效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艾鲍(Appell)说:“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能带进辅导关  相似文献   

2.
一、对班级心理辅导中价值中立内涵的再思考
  (一)班级心理辅导中价值中立的传统看法
  1.由来已久的观念冲突: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
  专职辅导教师普遍认为在班级心理辅导中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价值中立,并以此作为班级心理辅导与道德教育课的根本区别。而更多的非心理专业的教师,他们持有的观点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干预的过程,班级心理辅导不能游离于教育之外,辅导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  相似文献   

3.
镜下的生命     
我们的心还在跳动,那就代表着我们的生命还在继续。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充满苦痛,有的人却尝到了生命的甜蜜,原因就是他们看待生命的视角不同。拿着放大镜看生命。我发现世界是如此的广阔,我看到了我从未发现过的东西。我驻足停留,对我所发现的新奇事物惊  相似文献   

4.
“九·五”期间 ,我参加了《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实验与研究 ,总结出运用“三心”育新苗的点滴体会。三心就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爱心”、“细心”和“耐心”。爱心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 ,身为教者 ,首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它能治愈所有药物无法治疗的心灵创伤。在教育过程中 ,我对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同学 ,用慈母般的心肠 ,无微不致地关怀温暖他们、感化他们。看电影时 ,我为他们带小垫 ;春游时 ,我为他们带食品 ;换季时 ,我为他们买鞋袜。我的行动使他们感到老师可亲、同学可近、学校可爱。使一些学生逐渐地克服了心理障…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在学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来看,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教育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是误。概念界定混淆。当前对中学生心理康教育的主要误区首先是对心理问题念界定的混淆,尽管现在人们都在讲,不断地强调,但是对心理问题的真正义并不清楚。不少的人把中学生的心问题和心理疾病混为一谈;把心理健教育的过程等同于心理疾病的治疗过,以致于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气氛浓,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意识较,造成部分中学生“谈心理色变”,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神秘感和恐惧感,有的甚至持鄙视态度,更不用说通过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6.
学生表现出来的情绪困惑、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其内心深处的原因是自我的迷离。自我认同感较好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体验到较强的自尊和自信,热爱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而自我认同感较差的学生,却常常体验到自卑和沮丧,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被人排斥,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模糊,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因此,心理辅导的宗旨就在于帮助学生从朦胧的自我走向理性的自我、同一的自我。本文讨论下列问题:自卑心理辅导、自负心理辅导、依赖型人格倾向辅导和完美主义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7.
我的生命如一幅画卷,盛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花。在我的生命画卷中,有一朵花,名为"爱"。爱的枯萎就是生命的终结。有的人,他的爱是包容:德兰修女一生中都在为贫苦的人民服务,在她的眼中,没有种族,没有贵贱,有的只是一颗博爱之心,因此她的日子过得清贫但却富足;有的人,他的爱是奉献:护士南丁格尔奉献出她的青春,给战争中的伤者以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们燃起生命的火花,在她眼中,没  相似文献   

8.
有许多人认为,只有心理障碍的人才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而一般的人则用不着心理辅导,实际上这是对心理辅导的一种误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迷茫与困惑。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他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变化多端的时代。在这个有着许许多多诱惑的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他们要作出许许多多的抉择,而抉择需要智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心智都健全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9.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拥有非凡的想象力。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一些问题。将绘画心理技术引入小学高年级心育课,聚焦情绪辅导和人际辅导2个主题,不仅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还丰富了心育课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0.
正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心中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学生只有在这种爱心的呵护下,才会抬起头来,迎着阳光走路。一、尊重学生的人格1.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东西,那就是个性。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成为他自己。"卢梭也有句很经典的话叫"天性而为",  相似文献   

11.
非典型性肺炎的传播使许多人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中学生也在这样的冲击中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他们有的好奇,有的恐惧,甚至有的还觉得好玩。我校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的同时,做了大量安全防范措施。但是防范“非典”还需要心理援助,在关键时刻,我校心理辅导机构采取适当措施,适时进行危机干预,指导学生正视“非典”,提高积极地承受类似挫折或危机的心理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辅导就是通过提供多种服务给学生,来使他们可以充分而自由地发展自身个性,同时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发挥潜能与特长,有效地调节人际关系。大学时期的青年学生们,正处于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心理辅导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心理辅导对于心理问题多发挥的作用,然后具体探讨了班主任在大学中开展心理辅导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我是常听学生诉说故事的人。作为一名心理教师,聆听学生诉说故事的过程,就是我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每个五十分钟的咨询时间里,我要与他们一起经历困惑,找到“出路”。因此,每次心理辅导结束后,我都需要一段时间放空自己,让自己准备好聆听下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4.
<正>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也不同于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等活动,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促进其知、情、意、行等心理过程的和谐统一。要提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效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营造积极参与的心理氛围如果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  相似文献   

15.
周红 《教育导刊》2001,(9):25-27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及原因分析:大学阶段是一个人重新确立并发展自我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在确立与发展自我的过程中,陷入困惑或困境之中:他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命的存在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他们苦闷、绝望,甚至个别学生有自杀倾向。因此,重视大学生关注自我这一内在的心理需求,才能使心理辅导工作把握方向。现从关注自我的视角对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及原因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6.
爱的世界     
《初中生》2009,(8):47-50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寂寞的角落,也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在心与心之间流转,生命的花园就会芬芳绚烂。有爱的地方,就有美好的回忆;有爱的地方,就是幸福的天堂……  相似文献   

17.
防止学校心理辅导的德育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心理辅导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获得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但因在学校工作中,心理辅导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既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又要使学生心理获得健康发展,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完美发展的人。所以在实践中就会产生心...  相似文献   

18.
试析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的心理辅导理论,对人的认识和理解有所不同,并形成各自不同的人性观,指导和影响各自的辅导过程。现分别探讨行为学派、心理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以求较直观地比较三种心理辅导理论的不同人性观。  相似文献   

19.
论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学样心理辅导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两在理论依据、内容、方法等方面又有所不同,所以,心理辅导应作为“心育”,与德、智、体诸育并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剖析了学校融合生命教育课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内容,并对融合生命教育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步骤,旨在提高班主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教学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