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7年6月23~25日,受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影响,钱塘江上游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利用常规观测、自动站、FY2E红外云图、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演变和对流层低层的风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在相同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经历了3个不同时段的强降水,相应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资料、卫星云图、对孟加拉湾风暴影响形成2008年10月26~28日西藏中东部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动力和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卫星云图进行不断分析,结果表明:孟加拉湾风暴在影响西藏高原的关键区不断生成北上高原,形成西藏中东部持续强降水过程;伊朗高压与深厚的印孟低槽环流系统配置对冷空气和孟加拉湾风暴云系进入高原的引导,巴湖低槽南段和印孟地区发展的正涡度不断向西藏高原传递以及高原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印孟低槽前的西南气流引导、西藏中东部的西南风速辐合等源源不断的将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到高原,为孟加拉湾风暴作用形成持续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FY-2C红外卫星云图和相关定量产品、常规观测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及其青海省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造成2009年8月18日凌晨青海东北部短时强降水云图特征、天气尺度环境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卫星云图上青海西南方位不断有对流云团补充加强、迅速发展,是青海省东北部产生区域性大到暴雨的前兆;TBB低值带与大到暴雨发生的区域相对应,强降水落区位于TBB低值区内;射出长波辐射OLR低值区及中心轴线的走向与对流性强降水的移动及发展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05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出现在我区大部分地区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对西藏初秋短时间强降水天气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描述和讨论了影响造成西藏初秋短时间强降水天气系统及其时空分布的特征;雨季结束期及夏、冬大气环流场的调整和转变。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500hPa环流场、FY-2C卫星云图和相关产品等资料,对2013年2月15日至17日西藏南部特大暴雪过程的云图特征和天气尺度环境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前西南低空急流加强,红外云图上西藏西南部方位不断有对流云团从阿拉伯海不上补充加强,为特大暴雪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TBB低值带与降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降水落区随着低值带的移动而摆动;射出长波辐射OLR低值区的走向与降水的移动方向基本是一致的。高低空急流的配置有利于暴雪的产生,且暴雪带随高低空急流的位置变化摆动。垂直速度、散度和相对湿度等物理量在中低层具有强降水特征,其空间配置极有利于大到暴雪的形成于维持,另外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迎风坡地形,对此次强降雪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2014年5月末西藏发生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micaps常规资料对天气系统演变、动力条件、预报难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强降水期间西藏处于高空急流入口辐散场区,西风槽前低空急流提供充足的水汽输送与辐合;西藏南部特殊的地形抬升是强降水产生的重要因素;强降水期间气流上升运动明显;季节转换期间降水形态与降水强度、持续时间、降温幅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27日晚至6月30日,凌云县8个乡镇普降大到暴雨,降雨量在150毫米以上就有7个.仅28日0时至6时7个小时,逻楼镇东和村的雨量达347.7毫米.凌云遭遇自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雨.凌云县下甲乡、伶站瑶族乡、逻楼镇等乡镇遇特大暴雨,全县因暴雨有23处发生地质灾害,40处发生内涝.该县有关部门统计,截至7月4日,全县8个乡镇95个村92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两亿多元.为探讨本次局地强降水产生的原因,笔者利用环流形势场,以及与强降水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分析了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特征及成因,对进一步做好大暴雨的预警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应用NCEP1°×1°再分析资料。从500hpa合卫星云图(TBB)、不稳定条件、物理场特征、水汽条件等,对2011年7月21日-2011年7月30日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墨竹工卡)发生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这次强降水发生的时间是2011年7月28号18时,引起这次强降水的主要特征有:①西伸过程明显的西太平洋副高,交汇在西藏的冷暖空气和青藏高原以北存在的低涡系统;②TBB值越低,对应的云顶就越高,存在的云系颜色就越深,对流也就越旺盛,降水的可能性也就变大;③K指数直线上升,说明大气层结很不稳定,有形成降水的可能性。假相当位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层下部的假相当位温比上部的高,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只要在拥有较好的水汽条件,以及对流产生的触发机制,则会造成对流运动的发展,就有利于产生强对流天气,造成暴雨;④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有利条件造成的上升运动是本次降水的主要因素;⑤高温中心说明有上升气流,正涡度有利于气旋涡度的增加,水汽通量散度小于零为辐合等。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短时强降水(强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青海省48个自动气象站2004~2006年6~9月逐时降水资料,分析了青海短时强降水(强暴雨)的降水性质、持续时间、降水范围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短时强降水(强暴雨)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并伴有雷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系统性天气造成的短时强降水较少;短时强降水的分布明显受到地形影响,降水次数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性递增趋势,在东南部有一高值中心,在青海湖以东、青海南部地区各有一个次高值中心;青海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以短时强降水(强暴雨)为主;短时强降水(强暴雨)在盛夏的7-8月出现最多,且多发生在傍晚前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气象卫星提供的可见光云图、红外云图、水汽图各自的特点,以及卫星云图上几类云或云型的识别特征,分析表明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预报提供依据.卫星云图所提供的资料弥补了常规探测资料的不足.运用静止卫星水汽图、云图资料,500hPa环流形势作为背景场,对比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24h、36h形势预报,建立了西北地区暴雨和强对流天气预报诊断模型,旨在为预报员准确预报天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探讨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者引起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意义。对象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方法所有患者根据有无合并血管病变分为两组,两组的血脂检测情况进行对比,同时与15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较对照组血脂显著异常,伴有血管合并症的T2DM患者较无血管合并症的T2DM患者血脂异常情况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加布 《西藏科技》2010,(2):30-30
目的为调查研究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猪旋毛虫发病现状、感染率、流行动态、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应用购自河南百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猪用旋毛虫快速诊断试纸条,对工布江达县3个点(措高乡、株拉乡、个体养殖基地)200头猪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工布江达县猪旋毛虫血清学阳性率为零。结论调查表明全县范围内经过一年两次的驱虫,工布江达县猪旋毛虫病的防治总体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程忠红  韩富贵 《西藏科技》2010,(2):26-27,29
西藏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怎样使旅游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体验,是西藏旅游开发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在对拉萨桑木民俗村个案的调研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了对拉萨民俗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型企业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涨落性,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技术创新型企业具有自主性、自适应、自催化、自调控等自组织特征。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自组织运行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明莲花山水质的水文地质,化学成分特征和应用价值,先后对清心泉,灵龟吐液进行6次观察和2次水质分析,初步证实:两口井水质清沏明亮,口感好,富含偏硅酸和钠离子,现已测定的各项指标均达以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是一种饮用天然偏硅酸矿泉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阿里地区七县五场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总结和分析了阿里地区动物疫病流行情况、防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7.
按照藏农厅字[2008]42号和43号的通知精神,全面系统地对措勤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如何加速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需要把握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文章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演进特征符合梅特卡夫定律,进而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的规律,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格桑 《西藏科技》2007,(8):55-56,59
本文根据西藏地区1971—2000年的汛期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汛期极值降水日数、一日最大降水量、极值降水指数、极值降水量等极值降水统计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研究拉萨SOS儿童村儿童的体格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和坐高的发育符合一般的生长发育规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与1982年拉萨市城区儿童比较,7-14岁的儿童在身高、体重、胸围和坐高各方面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值最高的年龄组男孩子为12和14岁组,女孩为10、11和14岁组。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与全国其他城市同等年龄儿童比较差距甚大,这与高原缺氧、儿童缺乏体育锻炼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等有关。建议所有教育工作者、医疗卫生工作者和家长,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