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健 《江西教育》2005,(7):81-81
美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美学教育重要内容的音乐教育,其核心内容则是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音乐审美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情智培养过程,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现、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有效方法,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音乐审美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如何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意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学音乐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让学生热爱艺术是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的途径.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传统的学习过程成为审美的享受,使学生抓住音乐最珍贵的感受、想象和创造的品性,使小学音乐教学走上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4.
陈星 《教学与管理》2006,(4):139-140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通过唱歌、欣赏等教学活动来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能够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发展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化的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渐提上日程、付诸实施。其中对审美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逐渐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音乐是一种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态,是一种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中年级的学生已逐渐具备审美的能力,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现阶段音乐教学面临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中,高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乔雪侠 《考试周刊》2012,(64):184-184
学生往往“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原因之一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音乐美学应从艺术教育的课堂上解放出来,到现实音乐生活中去。音乐的美首先是音乐作品的美,其次是音乐表演的美。审美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美形态的教育,一是美感教育。本文对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很有趣味的艺术,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要追求创造审美品味,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乐学精神,培养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已成为音乐教学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顾红平 《考试周刊》2013,(68):184-185
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审美教育,音乐课程把审美作为重要理念。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审美意识,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实践,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音乐审美教学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  相似文献   

10.
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而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格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并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宋继红 《教师》2011,(30):107-107
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而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格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并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重大促进作用。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挖掘审美要素,进行审美训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优良审美情境;倡导合作学习,交流审美体验;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等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胡晓培 《考试周刊》2013,(56):173-174
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有什么样的审美作用,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是广大音乐教师长期探讨的课题。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现代生活中感受美、鉴赏美及创造美的重要性,它能够使人愉快心情,陶冶情操,提高素质。音乐是体现美的手段,音乐学习是自觉的审美过程。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美、体验美,从而促使他们追求美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已经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当代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音乐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的激发具有促进作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音乐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加强初中音乐教学创新,是初中音乐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浅析初中音乐创新教学策略为题,对初中音乐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米雁 《学周刊C版》2023,(19):151-153
新时期的教育强调要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提高。其中音乐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赏析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以及音乐欣赏课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以期对当前的音乐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具有审美性质的音乐教育,目的不在于传授音乐知识和培养音乐技艺,而多从音乐欣赏、表现、表演来实践。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的激发他们对音乐乃至人生的热情,体验到超越自我、追求美好的快乐。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的意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要求开展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极其必要的。以审美为核心对中国音乐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辩证看待音乐与审美的关系,借助这一表象特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不足,提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多元化教学理念;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积极优化音乐审美教育方式,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彻底改善我国音乐教育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为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们对音乐艺术的热情,使人们在音乐体验中获得精神与情感的共鸣和陶冶,从而在思想,修养上趋向完善和崇高。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感情教育应坚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要充分发挥乐欣赏教学发展和培育学生对音乐兴趣的重要渠道作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审美再造活动。  相似文献   

19.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直接塑造人的心灵美、语言笑、行为美和体态美。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了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音乐教学是教师教学中,把曲目与自我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感知的音乐形象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使音乐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使其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这对学生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能够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可以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素质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