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多种力量促成的,其中海外华侨的积极捐款是其助力之一。为了支援国内的革命活动,孙中山曾多次奔赴美洲,从事筹款活动。在此过程中,孙中山得到了美洲华侨黄三德的鼎力相助,才使其筹款得以顺利进行。本文不揣谫陋,拟对穗籍美洲华侨黄三德与孙中山的美洲筹款活动之关系略作探讨,以期有助于美洲华侨对辛亥革命贡献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孙眉是孙中山的胞兄,长孙中山12岁。他在海外拓荒、经商致富后,慈父般地关爱孙中山,供其读书而将其引上革命道路,进而全力支持其革命活动,直至倾家荡产。革命成功之际,孙眉想做广东都督,不少革命党人和华侨人士也极力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11,(10):4-5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缅怀辛亥革命先驱和弘扬孙中山革命精神的纪念地。1911年武昌起义前后,革命党人在北京和周边地区组织和发动了多次刺杀和起义,直捣清廷,为辛亥革命做出了贡献。孙中山曾三次来到北京,留下宝贵的革命遗产。辛亥革命以后,  相似文献   

4.
在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进程中,海外华侨是同盟会重要的依靠力量,而作为华侨重要组织的美国致公堂的政治态度尤为关键为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革命事业,孙中山亲自加入致公堂,采取改造致公堂机关报《大同日报》,重申致公堂宗旨、章程,健全完善各地致公堂组织,实行同盟会和致公堂的联盟等拳措改造致公堂,使其成为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坚强社会基础,为中国革命提供强大的经济援助,并成为支援革命的有生力量,从而使海外华侨和祖国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眉是孙中山的胞兄,长孙中山12岁。他在海外拓荒、经商致富后,慈父般地关爱孙中山,供其读书而将其引上革命道路,进而全力支持其革命活动,直至倾家荡产。革命成功之际,孙眉想做广东都督,不少革命党人和华侨人士也极力推荐他,却遭到孙中山的拒绝。孙中山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量才录用,既不让哥哥当此大任,也不让哥哥干预政事,堪称“天下为公”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100年前发生在中华大地的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这场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开国之功未可忘,国人犹自说孙黄。”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先生并称的民主革命家,是中国同盟会最高领袖之一,也被尊为“共和的缔造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发生的每件大事都深深地影响着周边国家,清末中国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更是极大震撼着和中国命运相似的周边国家,近代周边国家所接受的维新、共和、民主、民族革命等现代化政治思想很多是经中国输入的.尽管清末中国所进行的救国运动有很多都失败了,甚至有些运动在中国已经失败并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在周边国家却备受推崇并被积极地学习和效仿.这些在越南尤为明显、直接而深刻.笔者现以越南为例,通过中国的维新思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越南的输出和影响,来简单论述清末中国现代化政治思想对周边国家的输出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创办中文报刊情况的搜索与梳理,以表格的形式浓缩提供海外报刊的信息,并对海外报刊创办的群体及活动特点进行介绍,重点说明海外华侨在创办报刊活动中给予的经济支持及发挥的网络、阵地与桥梁等重要作用,以此歌颂华侨的爱国之情并纪念辛亥革命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王宁宁 《兰台世界》2012,(16):34-35
近代以来,被誉为"革命之母"的海外华侨为祖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内政府对华侨的态度逐渐由消极管理转为积极辅导。华侨教育作为侨务的重要部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抗战时期,海外华侨人数最集中的南洋地区几乎全部沦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为了宣传革命和筹集推翻清王朝的资金、武器,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多年。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利益,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对孙中山先生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进行侦探和破坏。这里选自馆藏军机处、外务部、赵尔巽等全宗的档案,反映了海内外各地官员,秉承统治者的旨意,密报孙中山先生的行踪和活动情况。现编选公布,供研究孙中山先生革命业迹参考。  相似文献   

11.
《历史档案》2011,(3):3-13,19
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档案史料,本刊1985年第1期、1986年第2期、1996年第4期曾相继刊发。现续从馆藏军机处电报档、上谕档、录副奏折和端方档中,遴选未曾刊出过的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查禁孙中山革命活动部分档案,反映了孙中山在国内外的革命活动情况,包括领导革命团体、演讲宣传、武装起义、筹集活动经费、购置武器弹药等内容,可...  相似文献   

12.
<正>华侨是革命之母中国的抗日战争,走出国界就是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从国内走向国际,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登上世界大舞台。地处偏远的延安,也来了遥远的客人,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非要访问延安,看看共产党的领袖是什么模样。接待海外来人总要有个机构,延安成立了华侨救国联合会,中共中央还新设了一个"海外工作委员会"。外事工作要有高规格,请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任主任,参谋长叶剑英任副主任。其实,这两人  相似文献   

13.
<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疯狂入侵,试图瓜分中国,而清廷已势如累卵,无力抵抗,泱泱华夏惨遭劫难。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其间,无数革命志士追随孙中山奋起抗争,苦苦求索,牺牲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湮没于民主革命的洪流中,韩恢正是其代表人物之一。立志革命,激战黄花岗  相似文献   

14.
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缔造并亲身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工作。自1893年在澳门创办《镜湖丛报》始,他一生直接创办或者领导创办的报刊有十多种。此外,他还领导了三次较有影响的新旧思想的报刊论战,享有中国最伟大之主笔的美誉。他的许多政治理念通过报刊传播发扬,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性思想,革命报刊也摧枯拉朽般改变了中国报纸的格局,既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又促进了中国  相似文献   

15.
近代史上,华人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寓居海外的华侨饱受殖民者的压迫和歧视,这与祖国的积贫积弱不能自保有关.华侨们对清政府的懦弱和卖国求荣的行为,深怀不满,期盼着祖国强大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并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因此,海外华侨一直关心和支持祖国的革命和建设.由于与祖国毗邻,越南的华侨在支持中国革命尤其是武装起义方面条件更有利,作出的贡献也更为显著.尤其是在1906年至1911年间,中国同盟会在中越边境策动和领导的众多武装起义中,越南华侨作出的贡献更为直接、明显.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手迹     
<正>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这件"博爱"题词是孙中山先生为表彰爱国华侨邓荫南先生资助革命,勋及国家而题写的横匾。孙中山先生一生为谋求强国富民,用"博爱"精神激励革命志士,同时也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因此,"博爱"在孙中山先生的墨迹文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此件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17.
黎藜 《中国出版》2018,(22):64-67
发行是衡量报刊到达与影响的重要因素,晚清岭南报刊发行呈现了两个特征:囿于区域的国内发行,在海外华侨聚集地的广泛传播。区域发行,聚焦区域需求、区域事件引领区域舆论;海外发行,促进革命思想在华侨中传播。发行是晚清岭南报刊推进革命思想传播、引导革命舆论的重要路径,通过报刊发行,引导了革命舆论,推动了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18.
《北京档案》2012,(1):55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中华民国为纪元,改行阳历.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表示,一定要"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 国民之志愿.""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临时政府对外要洗雪清朝反动政府的"辱国之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为收集、梳理辛亥革命时期无锡光复的有关史料、史实,进一步丰富馆藏历史档案和资料,无锡市档案馆于11月中旬,邀请无锡光复主要领导者秦毓鎏、武昌起义唯一无锡籍战士陈鹏飞等革命志士的后代,以"陈鹏飞革命事迹"、"秦毓鎏与辛亥革命的渊源"等为题,为他们记录口述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划时代意义。民国成立之初,中央和地方军政机构制作、颁发了不少辛亥革命纪念章。大部分辛亥革命纪念章的主图案为革命旗帜,主要有十八星旗或五色旗,还有不少是二者交叉兼用的。如果从纪念主题上来说,辛亥革命纪念章大体可以分为光复纪念章、中华民国纪念章和改元纪念章三类。辛亥革命纪念章的旗帜图案和文字主题虽然样式各异,但其中含有民国色彩的较为常见,如五色旗的背景图案、共和与改元的纪念主题,而带有浓厚"排满"元素的并不多见。这种差异性和集中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辛亥革命阵营中革命派与立宪派对民族主义价值理解的分歧,及其"排满"逐渐让位于以创建民国与五族共和作为主流宣传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