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讯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杨绛著商务印书馆定价:16.00元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走到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第一个集子,由杨绛女士编定。本书则是这个集子的注释,回答了神和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2.
<正>①"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这是杨绛先生96岁时,于《走到人生边上》一书前言里写的话。从价值的坐标出发,人生边缘的确并不意味着终点。探索人生的价值,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一个人跋涉的远近,最终取决于能不能突破人生的边界。②有一位大学教授,每逢  相似文献   

3.
《写在人生边上》疏证汪少华《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1941年12月开明书店初版,1983年1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印出版,1990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钱先生早年所写的这本散文集虽然不足三万字,但是,“涵盖《围城》的人生探索,贯串...  相似文献   

4.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散文集,共收入《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等10篇。作者以淡泊从容的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间种种发表看法,旁征博引,睿智幽默。举重若轻,诙谐有趣。  相似文献   

5.
一、能够淡看这几次改动吗  钱钟书自命“文改公”,已经发表的作品总是不厌其烦地增删修订,如《管锥编》,增订的文字几近全书的 1/5。《写在人生边上》再版多次,钱钟书也是反复修改,其中《读〈伊索寓言〉》有几处修改,不仅关乎语言运用,而且还可以咀嚼出钱钟书的一些思想。 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在 1984年版的基础上准备简体横排重版《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朋友”之后加“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可以看出,这一改动,…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先生以学者冷静从容的心态,敏锐地审视观照对象,将学问、才情、感悟、哲理融为一体,对人生这本大书写下种种富有远见卓识的批注。《写在人生边上》是破体名作,钱先生将学术、创作相互打通,使之有界而又无界,由《写在人生边上》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7.
<正>杨绛先生今年已经103岁了,先生最近一次发声,是关于"钱钟书书信手稿拍卖"事件。"个人隐私、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多年的感情,都可以成为商品去交易吗?"自称已走到"人生边缘"的杨绛先生愤然发出诘问。由此看出杨先生对家人、亲情的呵护备至,而从侧面传达的对读书的热爱,则更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8.
人文情愫是散文作品的重要特质,对人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对价值的追求,在杨绛的《老王》里得到了淋漓的表达。《老王》是杨绛先生写于1984年的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四件事情。品读这些事件,探索老王的"不幸"与杨绛先生的"愧怍",从中感悟杨绛对底层百姓的人文情怀与观照。  相似文献   

9.
正家若巨木,这或许就是杨绛先生最执著的惦念。杨绛出名比她丈夫钱钟书要早,但婚后她逐渐将角色转化成"钱夫人",有意无意地淡化了"杨绛先生"的名气。她夸赞"默存中西贯通",鼎力相助丈夫做学问。她说,"我这样付出,是出于对丈夫的爱,但更重要的是对他价值的了解,是自觉的相互支持。"1989年,令钱钟书名声大振的《围城》将要搬上银幕时,也是杨绛,为他添上全书的重要一笔:"围在  相似文献   

10.
一、可能是什么时候写的  钱钟书《读〈伊索寓言〉》一文选于他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该书 1941年 12月由钱钟书的夫人杨季康女士编定,由上海开明书店采入《开明文学新刊》出版。关于写作时间,有三种看法:一、上海说;二、海外说;三、昆明说。关于第一种,明显不妥,尽管钱 1939年曾回上海。 1939年 2月钱钟书为该书写的序说“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可知文章是在 1939年之前就完成的。第二种认为当写于 30年代清华和英国留学这段时间,如国外学者夏志清、连茗等①。这一种认同者较多②。第三种看法较合适,理…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先生世称“文化昆仑”。他的长篇小说《围城》以机智诙谐,才情横溢饮誉海内外。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披沙拣金,融广博知识和精卓见解于一体。滴水见光,著从微现,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亦能窥见机智诙谐和识义卓绝两个特点。《读〈伊索寓言〉》是其中的一篇,作者以智慧之笔洞烛世相,以哲人之思观察社会,用幽默语言展人生别开生面之情趣。  相似文献   

12.
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门是人的进出口,窗是天的进出口。——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那天,是周六。我躺在床上读书,手中正是钱钟书先生的《一个偏见》。只记得天有点阴,我完全沉迷于先生那深邃精辟的论述之中了。那时的我,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就在那一瞬间,历史定  相似文献   

13.
对于杨绛,我了解不多,只知道她是钱钟书的妻子,只读过她的《洗澡》。最近,看了她写的《我们仨》,对她连同她与钱钟书的女儿"他们仨"多了些了解。 贤妻杨绛 易中天曾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4.
<正>1980年末,钱钟书在给杨绛《干校六记》一书的小引中郑重指出:"《干校六记》理论上该有七记。"他觉得杨绛漏写了一篇"《运动记愧》"。在他看来,作为参与运动的一般群众(事实上他们夫妻应当归属于受冤枉、受挨斗的右派群体中),他"惭愧自己是个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杨绛没有忘记钱钟书的殷情嘱托,在1984年3月,她认真写下《老王》一文。文中,她怀着一颗内疚不安的心,回忆了在文革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与一位长期关照他们夫妇的三轮车夫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对老王善良人性的赞美与感激之情,同时也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教材《读〈伊索寓言〉》一文,选自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39年作者曾为此文集写过序:“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写在书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这段文字很明确地告诉我们,钱钟书先生这个文集中写的文章是“眉批”式、随感式的,《读〈伊索寓言〉》一文正是这种“眉批”式文章。多数教师在备课时依据《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内容进行教学预…  相似文献   

16.
赵青 《考试周刊》2008,(6):134-135
<窗>一文是选自钱钟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一书中的一篇散文,本文欲从<窗>这一篇小散文中去窥视钱先生之大人生.本文认为:钱先生的人生是边缘化的,他远离名利场,以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真性情的生活,导致这种人生状态的是他对人生的态度,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状态,而<窗>一文恰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钱先生人生态度的窗口,从这一窗口我们约略能知道成就钱先生边缘人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 文艺界老前辈夏衍对柯灵有句戏言:“你捧钱钟书,我棒杨绛!”钱钟书的《围城》引动了中外的“钱学热”,杨绛的《洗澡》也使她以耄耋之龄跻身小说界。两部小说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一种超脱冷静的态度,一种机智的局外人的姿态,“写在人生边上”(钱钟收散文集名)的旁观者清的超迈。“我觉得《洗澡》好象《围城》的姊妹篇,有同样的幽默隽永,机巧犀利,同样是本学者小说,只不过更多了一些女性的细腻与宽容。”两位作者都对社会人生,民族文化心理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心态作了细致客观而又鞭辟入里的解剖,而这种机智冷静的态度便源于他俩作为学者文人又为夫妇的相互趋近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8.
从阅读经验的角度看,面对同一文本,一个只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和一个有丰富阅读积累的人,由于他们"期待视野"的不同,阅读结果会有很大不同。如:一个孩子看了《伊索寓言》,只觉得很有意思而已,而文学泰斗钱钟书先生却能读出"另一种人生意义"(引自《写在人生边上》)。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  相似文献   

19.
    
作家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用温婉细腻的笔调,描绘了可爱朴实的钱钟书先生: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像小孩子那样一把抓……  相似文献   

20.
王伟瀛 《科技文萃》2001,1(7):27-28
钱钟书先生被誉为中国的文化昆仑,其学问被称之为“钱学”。收集钱先生全部著作的《钱 钟书文集》,最近已由其夫人、著名学者杨绛先生编定出版。如果我们读一读钱钟书先生著 作年谱,就会发现,从1950年到1956年,钱先生几乎没有文章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