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改革理论探索》,1997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视角的系统阐释》,2006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2010年出版. 手头这三本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书,精选了一位同志和战友的一生心血,展示了他研究的主要结晶.新华社在2012年7月27日他的逝世讣告中说:林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著名专家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2.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前后出版的"干部必读"丛书,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创造了一年印行300万册的"奇迹"。丛书的出版对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要具体地历史地"回到"经典作家文本,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要探索和丰富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载体和方式,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刘汉波 《新闻爱好者》2011,(10):152-15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既是人类文艺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界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开始了它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史上与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即"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是开拓者;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传承者;江泽民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胡锦涛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推进到了一个重要阶段。四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以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强大威力开辟了中国文论话语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佑江 《新闻爱好者》2011,(20):152-15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既是人类文艺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界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开始了它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史上与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即"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是开拓者;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传承者;江泽民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胡锦涛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推进到了一个重要阶段。四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以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强大威力开辟了中国文论话语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2022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论述的时代化阐释、对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多样化解读、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中国化探索,呈现出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总结与展望三大鲜明特征。与此同时,新时代十年间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得到凝练与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成为研究新热点,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新闻事业的核心地位,开辟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她光辉的77年.中国共产党的77年,是一部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P715)回顾我党77年的历史,必然得出这样的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77年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传播实践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奋斗.坚持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中国共产党77周年诞辰是最好的纪念,而且对于今后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恩主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倡导用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造的观点来对待他们的学说.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马思全集》第39卷P406)这就要求共产党人根据本国本民族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是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自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于1981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迄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了近三十年的历程。经过几代学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出版发行的  相似文献   

8.
定价:39.00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本书作者在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与卢梭、黑格尔、康德等思想大师的渊源,并分析了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伟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创新性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年来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历程,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人类思  相似文献   

9.
<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自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宣传马克思主义,广泛组织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在上海,中央局于1921年9月1日创建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近20种书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上述报刊和出版机构成为党开展宣传工作的强有力阵地,把党的理论和主张传播到大江南北,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党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制定了《一九七八-一九八五年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提出,八年内要首先完成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和普及宣传工作。要在前三年完成以下各书的编选、翻译(或重新校译)和整理、注释:马克思《数学手稿》、《技术史手稿》;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自然辩证法汇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自然辩证法》(选读本)。在后五年,主要完成《数学手稿》、《技术史手稿》、《哲学笔记》和毛主席有关论述的研  相似文献   

11.
恽代英是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对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其短暂而光辉的生命中,他译介、信奉并捍卫马克思主义;强调组建革命党团的意义,创建早期党的组织,阐明革命党组织建设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自身规律进行了系统阐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21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闻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和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研讨会就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新闻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的创新与发展;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改革的新举措、新实践与新闻学的创新与发展;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议题进行了分析研讨,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果:穴一雪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新闻学形成与发展的各个时期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的脉络。穴二雪会议紧紧围绕我国的新闻实践,以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我国新闻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出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出版力度逐渐增大,出版的种类、数量和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文本的系统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都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李大钊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第一个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生于河北乐亭。1913年,李大钊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相似文献   

15.
赵万书 《大观周刊》2012,(30):22-22
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契合点这个命题,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方面,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进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体系;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联系体现的尤为突出,反映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方面的契合。  相似文献   

16.
岳红亮 《湖北档案》2022,(11):22-24
<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三年后,一位先生为襄阳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政法战线杰出领导人黄火青回忆:“襄樊学生运动是从萧楚女同志到襄阳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当班主任时开始的,他传播了革命的种子。”1920年、1924年,萧楚女先后两次到襄阳执教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二师”),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进步思想,为襄阳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点亮了鄂北革命事业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17.
王磊  牛晋芳 《出版广角》2015,(11):78-79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大型丛书,第一辑50卷已于2015年8月全部出版.该丛书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个研究主题.在权威的编委会指导下,该丛书坚持长期规划,分辑出版,致力于遴选国内外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打造高端出版平台.该丛书第一辑推出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精品,凝聚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力量,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8.
吴立红 《出版广角》2016,(15):92-94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域下从多个层面观照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充当的不同角色及其作用,视角新颖;引用翔实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原始材料,学术风格严谨;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创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研究方法;分析到位,评价客观,有重要的出版价值;在推进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研究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生涯中,毛泽东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接触、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投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早期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心怀大志,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比如1915年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那么它已走过150多年路程。历经风雨沧桑,马克思主义依然生机盎然,其活力之源在哪里?读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讲座》(以下简称《讲座》)和《马克思主义150年》(以下简称《150年》),对此会得到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