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闻策划的过程就是对新闻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并以受众为立场,使传播的新闻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并塑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新闻要遵循真实性和典型性,在进行策划的时候,要考虑到新闻内容要独具特色,且传播上具有可操作性。本论文针对加强新闻策划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新闻策划对营造良好宣传舆论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马斯洛的有机体"匮乏--需求"理论对新闻可读性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论文认为,新闻的可读性源自于受众的匮乏感。因此,我们在新闻信息传播中要以受众为本位,传播与他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14日至17日,全国第二届受众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浙江省钱塘江畔的萧山市举行。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和资料21篇;包括论文作者在内的来自各地新闻单位、新闻院系和研究机构的44位专家学者,就我国受众调研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内容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一、受众研究10年的简要回顾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活动包括新闻的传播者和新闻的接受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将新闻的接受者称为“受众”。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一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获取新闻的人,而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受众研究,旨在研究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规律。它以新闻传播的接受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研究手段,借鉴传播学、社会  相似文献   

5.
来自全国各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学者、专家,以及一些媒体的研究者,共约50多人,2001年9月22-23日聚集在保定河北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参加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透析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关于大众传媒的受众调查和受众理论问题。会议共收到论文43篇。此前的1986年和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曾分别在黄山市和萧山市召开过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该所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我国首次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手段进…  相似文献   

6.
《新闻编采心理研究》是甘肃省新闻研究所编辑、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新闻编采心理研究的论文专集。该书共收入我国新闻界专业论文近30篇。内容涵盖报纸、广播、电视三方面,选题涉及记者心理、编辑心理、被采访对象心理以及受众心理等范畴,汇集了目前我国关于新闻编采心理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作者包括新闻理论研究人员、新闻院系教师、研究生、从事新闻编采业务的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7.
湘潭市广电局高级编辑唐弦的专著《解读受众》,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唐弦是全国受众学研究较早的先行者之一,他1986年即发表专论《“接受美学”与受众研究》,此后10多年持之以恒,利用业余时间研写,先后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电视研究》、《潇湘声屏》等报刊上发表新闻论文60多篇。13万字的《解读受众》是其中一个课题精品的结《解读受众》@焦炽 @杨红湘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来自全国各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学者、专家 ,以及一些媒体的研究者共约 50多人 ,2 0 0 1年 9月 2 2— 2 3日聚集在保定河北大学图书馆报告厅 ,参加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 ,透析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关于大众传媒的受众调查和受众理论问题。会议共收到论文 43篇。此前的 1 986年和 1 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曾分别在黄山市和萧山市召开过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该所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除两个主办单位外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9.
黄礼福 《今传媒》2014,(7):99-100
《一虎一席谈》(Tiger Talk)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一档多方参与讨论的评论节目,本论文从新闻心理学角度,以《一虎一席谈——中国该不该拒绝转基因》为例,研究传播者是如何在节目中进行观察判断,及如何满足受众需要的,研究发现传播者和受众是高度互动的、相互作用的,节目制作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使广大受众更加了解世界。同时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新闻传播方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和交流性更强,新闻传播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论文在对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贴近性和互动性等价值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进一步地探究和思考,例如新闻传播要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新闻传播要依托信息技术加强与受众的交流、新闻传播要重视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新闻传播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等等。  相似文献   

11.
新闻受众学     
新闻学的重要课题,研究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规律。它为新闻的接受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研究手段,考察受众接触新闻传播媒介的动机、目的、渠道、习惯、方式、时间和场所,以及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兴趣、需要、信度和评介;研究受众的性别、年龄、职业、政治信仰、生活经历、教育程度、民族  相似文献   

12.
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选择、接纳与排斥行为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掌握这几方面的活动规律,可以使我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更有效地关注受众、了解受众、分析受众,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受众的需求,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本文联系传播效果研究史及新闻实践,指出受众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奋斗,我国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有关这方面的论文数量与日俱增、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就是究竟什么样的论文属于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论文?我们一般判断的标准是望"题"生义,只要题目上冠有"传播"(包括新闻、广告、影视等,下同)和"心理"方面的名词概念,就将之确定为传播心理学的研究.但是往往细看内容就会发现,除了专门论述传播心理学理论的论文外,有些应用性的论文似乎更像是传播学或心理学的论文.比如有的文章写新闻受众的需要,虽然"需要"两字贯穿全文,但讲的是受众需要真实的、快捷的、新鲜的新闻,而没有对"需要"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就属于新闻学类的论文.  相似文献   

14.
张盖伦 《今传媒》2013,(11):45-47
该文通过对美国三大学刊之一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近六年来发表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采用理论进行梳理,并试图了解在新媒体日益成为传播研究“显题”的语境下,《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如何体现这种变化发展。研究发现,论文的关注焦点依然集中在新闻传播学的核心领域,采用方法是以内容分析为主的定量研究方法,最常提到的理论视角为议程设置理论和框架理论;新媒体研究并没有得到数量上的迅速增长,学者对新媒体的研究从新闻传播学的经典命题入手,考察其与社会、受众和其他媒体形式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马玉宁 《新闻世界》2013,(12):127-128
受众观念研究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受到新闻传播学界和传媒业者的重视,当前媒介融合成为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大趋势,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研究是传媒业发展的前沿课题。本文通过对受众观念研究回顾,梳理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受众研究的成果,通过对当前我国媒介融合进程及现状的再认识,对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观念研究进行学理上的探讨,试从媒介融合大背景下以受众观念研究的视角为当前传媒改革提供突破口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这一论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认识。但失去了受众的需要,被发现的新闻依然苍白而没有价值。因此,在新闻媒体之间日趋激烈的抢夺新闻受众的争雄中,在深层次的新闻改革中,认真研究受众心理,真正把新闻受众作为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新闻事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加以研究,不但显得非常必要,而且可以说是关系到新闻事业是否能够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在此,本文试从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和实质、新闻受众心理的主要特征、新闻受众的群体心理三个方面,浅析新闻受众心理。不对之处,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受众研究30年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受众研究,特别是广电媒体的受众研究,在改革开放中前行,研究成果与媒体运用成效彰显。30年受众研究,前承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思想对读者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后续传播学受众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从学界到业界,从学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新的理论层面。思想解放引领了新闻改革,新闻改革提供了受众研究契机,受众研究为新闻改革寻找新的突破口,并不断支撑传媒的进步和发展。回眸30年受众研究轨迹,可获得诸多有利于广电发展的领悟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传播对象是受众,离开了受众,新闻工作就失去了意义。要搞好新闻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研究受众的心理,掌握受众的心理规律,围绕受众进行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准确反映受众的需求,正确表达受众的好恶,引起受众的共鸣。本文以报纸新闻宣传为例,分析探讨了好奇心理、对比心理、得益心理、求近心理等几种常见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9.
余萍 《新闻前哨》2007,(10):79-79
新闻改革的任务之一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使广播电视新闻更受受众欢迎,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广播电视新闻是通过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系统来获取新闻信息的。所以,在强调新闻指导性的同时,要研究受众对新闻的心理效应,根据受众的心理特征、求知欲望和收听收看倾向等,来提高我们的广播电视宣传质量,使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确的定位是期刊品牌形成的基础,本文以中国主流新闻期刊为研究对象,探讨新闻期刊的定位策略,包括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受众,进高端路线等,提出新闻期刊的定位要在中心点不变的情况下求变化,新闻期刊在定位上不是迎合受众,而是引导受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