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仰海龙 《现代语文》2007,(8):40-40,44
明代大学者王夫之有一部著作《姜斋诗话》,许多人认为:它是一部论述诗歌创作的著作,其实《姜斋诗话》这部书分为两部分,《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主要论述诗歌,《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主要论述经义。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后者,从四个方面来阐释王夫之的八股文思想。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论诗 ,散见于《诗广传》、《楚辞通释》、《诗译》、《夕堂永日绪论》内外编、《南窗漫记》以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中 ,颇多精辟见解。王夫之诗论的价值不仅在于某一说法新颖独到 ,见解深刻 ,更可贵的是 ,这些说法之间是圆融贯通的 ,具有极为清晰的逻辑推进线索。这个逻辑过程 ,简单地说 ,就是从情到兴再到意 ,始终不脱离情却又是一个逐步具体而深入地把握诗歌艺术特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明清之际,论诗之风极盛。一时论诗专著如春花烂漫,景象峥嵘而壮观。王夫之的《姜斋诗话》,堪为装点此时旖旎风光的一朵瑰葩,光泽璀璨,馨味透鼻沁心。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后半生隐居湘西石船山,潜心翰墨达四十年,筚路篮缕,著述甚丰。是明清间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批评家。王氏论诗之著作,有《绎诗》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一卷,及《南窗漫録》一卷。近人丁福保汇辑《清诗话》,仅撮其前两书的部分材料,编成《姜斋诗话》,收入《清诗话》中,且为这一佳构之压卷篇。  相似文献   

4.
《升庵诗话》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杨慎评论诗词、记载诗人故实的一部专书,自明代以来,版本较多。目前见到的有三种:一是明刻本《升庵诗话》,是个残本,仅存三、四两卷;一是《函海》本《升庵诗话》,十二卷;一是《历代诗话续编》本《升庵诗话》,十四卷。此外,收入总集或别集的有:《丹铅总录·诗话》四卷,《升庵文集·诗类》八  相似文献   

5.
王船山《唐诗评选》并非完整本,由同治四年曾国藩金陵节署刻本的存目可知,原《唐诗评选》应为七卷。然而在后来的50年里,其中三卷亡佚了,所以到民国四年刘人熙船山学社本时,《唐诗评选》就变成了四卷。根据船山《古诗评选》、《明诗评选》的体例可知,所亡佚三卷应为"四言"、"五言绝"、"七言绝"。  相似文献   

6.
“情景相生”属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关于“意境”创造的理论.王夫之在《诗绎》中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他还在《夕堂永日绪论》中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后人把王夫之对情与景独特、精辟的论述称为“情景相生”说.  相似文献   

7.
国外诗话研究很热,但张戒《岁寒堂诗话》诗学研究却不多,偏于零散的诗学观点分析,缺乏文学批评维度的分析.国内的已有研究成果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岁寒堂诗话》涉及的诗人批评研究;二是《岁寒堂诗话》中张戒的诗学思想研究;三是《岁寒堂诗话》与其他诗话的比较研究;四是《岁寒堂诗话》的总体研究;五是《岁寒堂诗话》的价值贡献梳理,全文紧紧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早的一首哲理诗——简论《诗经·小雅·鹤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雅·鹤鸣》在《诗经》中堪为一奇,历代学者颇为措意。或谓之“全用比体”,“三百篇中创调也”(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或谓之为“后世田园山水一派诗之滥觞”(陈子展《诗经直解》),或谓之为“中国最古的一首意象诗”(石天河一文题,载《诗探索》总第11期),等等,而我们在这里所要说的是:《鹤鸣》还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哲理诗。  相似文献   

9.
《北江诗话》是清代学者洪亮吉重要的诗学评论著作。最早的版本是清代张祥河四卷本,据洪符孙所藏稿本刊刻。粤雅堂丛书在重刊是书时,从洪就齮孙处得到另外两卷,遂由四卷增至六卷,《北江诗话》始得完璧。光绪三年,洪用懃经过精心校勘,重刻《北江诗话》,是诸刻本中较善之本。清末至民国初年,上海扫叶山房曾三次出版《北江诗话》石印本。之后是书在大陆及台湾地区多次出版。  相似文献   

10.
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提到的“中的”的概念 ,是从诗歌语言运用的角度提出的一种较为全面和丰满的诗歌理论。它有三方面的主要内涵 :“中的”的艺术目的是诗之意味 ;艺术表现为含蓄和情真 ;艺术手段为因情造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岁寒堂诗话》研究现状的一篇综述,旨在通过综述对其已有研究成果作一提纲挈领式的归纳陈述,以便于后继研究者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将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岁寒堂诗话》的校注工作;二是张戒其人及《岁寒堂诗话》成书的考述;三是其诗学理论的挖掘与研究.全文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又号滹南遗老.河北藁城人.承安二年进士.历任管城、门山县令,国史院编修官、著作左郎、平凉府判官、左司谏、延州刺史、翰林直学士等职.金亡后,微服北归镇阳,隐居不仕.其主要成就多在经史考据和文学批评方面.著有《慵夫集》、《滹南遗老集》.今本《滹南遗老集》共四十五卷,其中《文辩》四卷、《诗话》三卷,较多地谈及关于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容,并涉及其中一些根本性、规律性问题,是金代一个有影响,有权威的文论家.  相似文献   

13.
王明清是南宋重要的历史学家。其著述主要有《挥麈录》四卷、《挥麈后录》十一卷、《挥麈三录》三卷、《挥麈馀话》二卷、《玉照新志》六卷、《投辖录》一卷、《摭青杂说》一卷、《春娘传》一卷和《清林诗话》等。除《清林诗话》外,其余作品均保存到今天,成为文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4.
李东阳《麓堂诗话》是明初诗话的代表作,其中集中地体现了李东阳的诗歌理论。这些理论涉及诗歌的本体性、诗歌的创作、诗歌的鉴赏与评论、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诗歌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严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他的生卒年月,史籍阙载,难以准确考定,约当生于宋孝宗淳熙末年,卒于理宗末年。著有《沧浪先生吟卷》(卷一为诗话,卷二为律诗、绝句、古诗,卷三为楚词体、乐府体诗及词)。其诗歌多感时忧国、思乡怀友之作。然而,严羽并不以其创作,而是以其诗论专著《沧浪诗话》闻名后世,以此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和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那么,《沧浪诗话》究竟成书于何时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有限的资料中去考察一下严羽的生平与行踪。  相似文献   

16.
在宋诗话的作者队伍里,不少人与佛禅有各种瓜葛,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一、被禅宗灯录列为法嗣,如《彦周诗话》的作者许顗,《岁寒堂诗话》的作者张戒。二、自以学佛居士为别号,如《藏海诗话》作者吴可号藏海居士,《竹坡诗话》的作者周紫芝号竹坡居士,《石林诗话》的作者叶梦得号石林居士。三、有  相似文献   

17.
张戒在《岁寒堂诗话》开篇即提出"言志为本,咏物为工"的诗学观点,这一命题便是整部诗话理论观点的核心。以言志为本,是张戒《岁寒堂诗话》的论诗宗旨,同时他又提出"不期于咏物,而咏物之工,卓然天成"的理论理想,将"言志"与"咏物"并举,发展了儒家传统的"诗言志",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当时诗坛上受苏、黄影响极大的诗歌专意于补辍奇字与讲究用事押韵的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18.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主人公林黛玉所作。许渊冲所提倡的“三美”本体论是诗歌翻译的重要理论。文章运用诗歌翻译中的“三美”本体论对杨完益与戴乃迭夫妇、大卫·霍克斯《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两种英译文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9.
关注文品和人品的统一,是王船山在《姜斋诗话》里的一个显眼的视点。诸如对诗歌的风格关联诗人的人格、诗文写作不能向“门庭”求助“支借”、诗人称号凭实绩而不靠自封、科学考场无法考出好的文品,以及诗歌应该表达民众哀乐之情等等问题的阐释,都闪现出王船山的人格亮光。  相似文献   

20.
《筱园诗话》是清代云南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朱庭珍的一部论诗专著,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史上一部有一定影响的著作。朱庭珍(1840—1903年)字小园,号诗隐,举人,云南石屏人。工诗文,著有《穆清堂集》六卷,续集三卷,《筱园诗话》四卷等专著。据载,朱庭珍幼年早慧,聪明过人,“君父名家学,以进士改官京县,尹随父任,七岁即刊稿于京,《穆清堂集》中,‘蓬莱阁摩崖碑’诸篇,皆七岁作”。他一生敏而好学,“发愤读古今书,上溯史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