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从近代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所引起的文明的冲突,到传教士为了传教创办教会学校,乃至研究中国文化、认同并主动传授中国文化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可以从冲突走向交融。近代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向中国人输入西方文化,到后来一些传教士反而成为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先行者——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传递和交流的使者。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用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的本质,有助于我们认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危害,有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回顾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不经意间你会注意他们的身影——传教士,近代历史长河里,他们充当了先锋,为传播西方文化和思想而积极奔走,穿梭于各大场合,给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一笔难于抹去的重彩。西方传教士,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下,史学界对西方传教士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希望以此为借鉴,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繁荣和发展。那如何辨证地看待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及其作用则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传教士为桥梁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以地理大发现为发端的资本主义扩张的必然,体现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也需要与外来先进文化进行交流。两大原因的交织共同推动了中西文化的大融合,而西方传教士便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乾隆姑苏版区别于传统民间版画,是受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由传教士带来的"泰西法"影响下产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它将西洋画中的透视法、明暗造型等技法与中国民间传统版画技法相融合,是清中期桃花坞木版年画兴盛期的一种特殊形态。从美术学角度可以看出,姑苏版中的"泰西法"有其独特的视觉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谭树林 《历史教学》2002,4(6):25-29
中国人到欧洲留学始于清初,发起者为在华欧洲传教士.这些留欧学生在海外学习西方语言和基督教理的同时,也向所到国家适时介绍有关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谱写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教士翻译了大量儒家经典,传播了儒家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西方传教士的翻译选题动机是为了调和中西文化,将基督教根植于中国社会的肌体。代表译者主要有利玛窦、理雅各和卫礼贤等,主要译介成就是对"四书五经"的外译。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译介与研究引起很大的反响,参与并影响了西方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深深影响了许多艺术家与学者。在译介儒家经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歪曲儒家经典原意的现象,对此学术界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反思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状况:其一,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基督教文明所引发的留学生运动,是中国知识阶层追求新文化的一种痛苦选择;其二,“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文化政策的相继失败,导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封闭性;其三,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结果,是形成了两种文化在相互对立中并存的新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个方面反思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状况:其一,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基督教文明所引发的留学生运动,是中国知识阶层追求新文化的一种痛苦选择;其二,“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文化政策的相继失败,导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封闭性;其三,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结果,是形成了两种文化在相互对立中并存的新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9.
传教士的到来使中国人认识了西方世界。在中国的教会英语教学大规模开展以前,中西间存在较大的隔阂和误解。教会学校英语教学是外国传教士结合中国国情,针对中国学生开展的英语教学。它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乃至中国的近代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探讨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图式对于当今的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雅各传教士身份与翻译家身份的交叉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教士翻译家理雅各在中国经典的翻译实践中找寻中国宗教的神圣性。他在阐释中国经典时采取的不同策略显示了译者作为翻译家兼传教士双重身份的交叉性。译本中频频出现"直译加注"的现象向我们表明了一位学者型翻译家对中国文化的尊重;而本着对传教事业的忠诚,也为了让他的译本读者能较好地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要时诉诸于"心灵沟通"翻译法也是他作为一名基督教传教士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从上海"亭子间"的恶劣物质生存环境中产生了左翼文化人群体的青年文化,即带有边缘性和激进性的"亭子间文化"。亭子间文化相对上海文化既具有接受性、继承性因素,又具有反抗性、冲突性因素,并通过30年代左翼青年文化人的社会交往的两面性体现出来。亭子间文化在上海城市生活语境中产生、发展,又与上海城市气氛融为一体,它有着以上海文化为背景和参照系的一面,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它在上海文化系统中的青年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2.
从问世到今天,《在路上》一直保持了其对青年的独一无二的吸引力,甚至产生了蔓延全球的"上路"文化现象。《在路上》既具有西方文化的"热"传统,乐观疯狂;同时又容纳了东方文化的"冷"精神,寂寥忧伤。小说通过在路上与不在路上截然不同的生活构成了一个多重的文本结构,其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抗,又有对人生虚无的宿命思考,这些不同的思想融合产生了凯鲁亚克式的人生哲学。凯鲁亚克式的人生哲学是"垮掉的一代"上路精神的出发点,它所投射出来的综合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反叛,而是对生命的拷问。  相似文献   

13.
道德来自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了各自传统道德教育的差异。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和基础上,西方重“认知”,中国重“情感”;在道德教育的结果和逻辑上,西方遵循“由外而内”的逻辑,中国遵循“由内而外”的逻辑。文化价值多元、知识性质改变和道德本身的复杂等一系列因素共同造成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困境。借鉴对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的思考,现代道德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以“知识”或者“情感”为基础的认识论传统,在“知性”与“感性”的结合中,统筹人的复杂性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从人性和人生发展的复杂性出发,重建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周秦文化互补",是指关中特别是指其西府宝鸡市传统文化的主要模式,系"周文化"与"秦文化"的对立统一,今日应以前者为主导。关中"西府"宝鸡市的凤翔"秦文化具有改革开放、自强不息、广纳贤才等品格在文化领域,对秦文化的"焚书坑儒"和霸道,应予反思和批判。周公创设的"仁政",开创并奠定了中国数千年来以仁爱、和谐、礼乐、"无逸"和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等为价值观念选择的政治-文化模式,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本土数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体。西安大都市圈即关中文化建设战略,要使"以人为本"价值观建设与关中地域的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包括应抓住继承发挥源自本地的周公仁政价值观念遗产,并促其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转化,关天区这里也有一个"两河流域",指的是泾河和渭河,它们都与关天和西府关系密切。关天地域文化具有"泾仁渭霸"结构.  相似文献   

15.
先秦诸子对虚空之用的发现与肯定对后世思想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先秦诸子对虚空之用的阐发在概念符号上表现为“无”、“虚”,专注于“无”与“空”、“虚”与“空”差异往往导致对该种思想的忽略。“无”、“虚”与“空”有差异,亦有相通、相近的含义。在先秦有关“无”和“虚”的思想中包含着对“空”的发现与崇尚。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品质,蕴含着儒道文化的精华。王旭烽在其小说《南方有嘉木》中塑造了一个时代"多余人"典型杭天醉形象,杭天醉身上既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两面性,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17.
杨兰 《天中学刊》2014,(5):23-25
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语境中,伯明翰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批判范式。它们都试图重新恢复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然而,在对文化的属性、文化与社会以及文化工业的认知、评价方面,两派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双元化"是指"学校-学院-班级"管理系统与"公寓-楼层-宿舍"管理系统并举的学生管理体制。"双元化"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重点是学生公寓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辅导员并建,班级学风和宿舍文化齐抓,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入驻学生公寓。  相似文献   

19.
论文疏理了关于"国学"的几种不同定义,认为要恰当地定义"国学"、了解"国学"的基本内涵,首先应确定"国学"的核心对象与核心观念。与目前的主流观点不同,文章对"儒学为国学核心"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通过对先秦主流学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四家主要思想及其相互关系的阐释,明确此四家为"国学"研究的核心对象,而在这四家之中,道家为体,"天道"是其核心观念;三家为用,但三家的"人道"主张与倾向各有不同,因而彰显出不同的人文色彩。先秦之后,融合道、墨、法、阴阳等各家而成的儒家遂成一家独尊之势,成为先秦之后中国古代庙堂的主流意识形态,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形态乃至民族特征的丰富性,仍然离不开其他三家持续不断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国学"的核心,才能全面理解儒家的发展变化,进而准确解读中国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城市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低碳文化的建设是重要环节。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加强低碳知识教育,树立低碳文化观念;加强低碳相关的法制建设,规范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的低碳行为;加强低碳文化创新,全面实践低碳生产与低碳生活,构建低碳的城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