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标题语言与自然语言存在很多差异。本文借鉴标记理论中有关标记概念的理论,总结了汉语标题标记性的物种表现手段,即标记词、标记句式、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2.
标记理论是当今语言学中用以分析语言系统的一条重要原则.目的是通过分析语言各子系统中的标记现象来建立语言的标记模式.Eckman提出的标记差异假设把学习的困难程度和领域与语言间的差异和标记程度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解释了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现象.本文通过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中的应用总结分析出学生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容易出现的错误.加以解释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标记理论是布拉格学派首先提出的,其核心是标记概念,它是指语言中的一种对立和不对称现象。继布拉格学派之后,标记理论在语言学及其相关学科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标记概念的应用体现在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顺序,第二语言学习的困难以及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等问题所具有的解释力上,而这种应用对第二语言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语言标记性理论为切入点,将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通过个案研究揭示出语言的标记性与语言磨蚀之间关系:语言成分的标记性越高越容易磨蚀掉,语言成分的标记性越低越容易保持.  相似文献   

5.
词汇习得在语言习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词汇习得入手,通过对标记性理论的总结和概括,提出界定词义标记性的两大理论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词义标记性理论对词汇教学的启示,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所提假设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Brown语料库和CLEC的统计结果和对比结果为基础,重点探讨英语连词though及其引导的从句的标记性\无标记性用法.文章认为"主句在前、though及其引导的从句在后"是英语的无标记性用法,其他则为标记性用法;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对连词though及其引导的从句的使用存在明显差异,即中国学生不能像本族语者那样习惯性地使用其无标记用法,同时过多或过少使用其标记性用法,这很可能是二语习得规律和母语负迁移双重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标记性的角度研究标记理论与母语正负向迁移的关系,论述该研究成果对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最后指出该研究领域今后尚待深入探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标记性在语言分析的各层面上都起作用。本文着重在语义层面上分析名词和极性反义词的标记现象、标记的程度以及从常规、评价和认知上解释标记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Eckman(1977)的“标记差异假说”指出,目标语结构的标记性比母语对应结构更强的情况下,迁移同样可能发生。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瞬间性动词。通过对比发现,英语瞬间性动词的标记程度更强。练习卷的完成情况表明: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瞬间性动词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迁移入手,用全新的角度来分析文化。通过对标记性理论的总结和概括,提出文化也具有标记性特征的假设,并在此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界定不同文化之间文化标记性特征的标准,对于人们在不同文化区域内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标记性是语言符号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表现为一种对立的不对称特征.词的反义现象属于典型的对立非对称关系.标记理论是分析互补反义词对、层级反义词对和相对反义词的重要手段.并能用于探讨反义词对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的语言性别歧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同时又是对社会传统和文化的反映。本文运用语言学中的标记理论从词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语言中的体现。对于性别歧视现象的分析有利于外语学习者深入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并正确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3.
商业广告英语因其所具有的特殊语用效果,正为人们所注意和研究。基于消费者不同的心理接受能力,根据不同的商品,广告商们在商业广告英语中有时使用简洁精练、浅显易懂的无标记性词汇,有时使用结构复杂、委婉深奥的有标记性词汇,通过其恰当与巧妙运用,使广告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英语中动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被广泛引用的语料进行量化分析,提出自己的假设:英语中动结构内部构件的形成机制上存在“动因竞争”,而这种竞争又是各构件不对称和标记性作用的结果。当然,外部动因尤其是信息焦点侧重的不同也是英语典型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标记理论出发,分析四川方音中音节音位组合、声调和音渡等方面的标记性特征,可以有效预测四川方音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难点及相应难度,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语音教学建议,帮助学习者克服方音语音知识的干扰,养成良好的英语发音习惯。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往往易于将母语的特征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导致表达的错误,造成负迁移,而这些错误有很大的部分都是由于语言的标记性差异造成的。为减少负迁移,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初学时就要留意英文是强标记而汉语是弱标记或者无标记的语言项目,理解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习惯用英语表达方式思考问题。为减少标记性差异所引起的语间负迁移的产生,教师应该经常分析与纠正学生运用英语中常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中介语是过去20多年来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商洛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一两个班89名学生为受试,采取命题作文抽样的方式进行了数据的收集;结合中介语理论、迁移理论、标记理论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其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进行了分类,探讨了错误的来源并提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比分析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适当运用是促使中国大学生的英文中介语正确、尽早地向目标语过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标记最初被认为是使一个音素与另一个音素彼此相对立的可判断依据,后来标记理论被应用到语言学中的每一个层次和构成上。标记可以分为规范标记、分类标记和语义标记。通过对英语中一些男性和女性术语的仔细研究可见,一些女性术语中隐藏着消极的含义,而男性术语隐藏着积极的含义,显然这是性别歧视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标记现象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标记现象的产生有着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基础。了解标记现象有助于外语教学顺应语言习得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运用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中的标记象似性原则分析英语新闻语篇,从字体、标点符号、修辞手法、典故、口语、行话和俚语等标记性手段着手,试图挖掘出标题、导语和正文中这些标记性现象后面的额外意义及其理据,以促进对新闻语篇中隐含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