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教育,因此首先要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对中小学来说,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落实“两个全”,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面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对中小学来说。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落实“两个全”,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不能让一位学生掉队。必须努力转化每一位后进生,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下面结合多年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全面关注后进生。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含义是:一强调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课程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兴趣、追求、体验、感觉、疑惑等。新的课程理念对于教师的备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王守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  相似文献   

6.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 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全面提高素质,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不是被动、  相似文献   

7.
王勇 《四川教育》2009,(9):24-24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那么,农村学校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呢?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每一节课中,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一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希望工程。  相似文献   

11.
朱立辉 《新疆教育》2012,(10):49-4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培养世纪人才,必须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实行量化管理提高学生素质林州市七中杨伏生,武平诲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模式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身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其中“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因...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人才标准和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青少年一代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农村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我们认为,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明确目标,强化评估督导。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认真组织教职工进一步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刻理解“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点,是学校自求发展之路。也就是以“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5.
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显然,素质教育具有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强调个性发展、强调开发学生潜能等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把素质教育落实于地理教学中于秀霞\天津市第21中学《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今天把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这其中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基本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培养科学素质主要应由学校教育来完成。科学素质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20.
推进贫困地区素质教育的思考□赵连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