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业教育的“时滞效应”使大学生创业率难以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衡量指标。虽然创业意向和创业胜任力能够衡量创业教育短期效果,但目前国内尚没有文献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纳入一个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这既无法检验三者的相关性,也影响了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通过875份大学生调查问卷的实证检验,可以发现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个结果即使在引入创业自我效能中间变量、大学生个人特征调节变量后也依然成立,说明创业意向和创业胜任力能够较好地衡量创业教育的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培育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爱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返乡创业农民工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来源。返乡农民工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但创业行为整体偏弱,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识未能有效转化为创业行为的关键在于创业能力不足。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专家打分等方法,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胜任力模型,以期职业培训主体能根据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胜任力模型有效制定出符合返乡农民工创业需求的培训目标,提供适切的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业者承担着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任,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业成功率的高低,开展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在构建七个维度的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视角出发,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重要路径,并从加强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体系,突出创业实践、提升综合能力,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化,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应在梳理胜任力、创业胜任力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概念,并从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三个维度诠释京津冀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内涵特征,探索创业胜任力的提升路径: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高校要加强创业素质教育,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政府要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立足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从价值、依据和路径三个维度考察创新创业对社会工作职业胜任力培育的重要影响,创新创业能够为社会工作职业胜任力培育提供价值引领和实践导向,关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能够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启发和借鉴,高校专业建设需要处理好创新创业与职业胜任力培育的关系,要以创新创业提升职业胜任力,以职业胜任力彰显创新创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创业。实践在促进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默会知识缺乏、市场意识不足、执行能力弱等问题,从基础环节、延伸环节、重点环节、关键环节、发展环节5个方面探讨了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检验高校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效果的影响,对采集的875份大学生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分析表明,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以及创业胜任力,并可以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这个中间变量来产生正向影响。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完善课程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受智商因素、情商因素及健康因素的影响,且创业胜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创业绩效。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政府、社会及高校等多方协力构建比较完善的支持系统,也需要大学生加强学习和实践,着力培养自身的创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9.
与高达30%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比例相比,我国大学生3%的创业比例还是明显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不足。以创业胜任力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对广州大学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发现在校大学生的专业背景、所处年级以及对创业的认知程度不同,其创业胜任力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多阶段递进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式、加强创新创业实践以及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梳理胜任力、创业胜任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概念,并从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内涵特征.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大学生要着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高校要着力加强创业素质教育,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政府要着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强大支撑。如何吸引更多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张家口5所高校的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并从政府、高校、学生三个维度提出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提升建议,以助力乡村振兴获得强大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7,(5):101-106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2×3"教育模型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作为核心切入点,主要由创业教育目标与创业教育实施两部分组成,创业教育目标引导创业教育的实施,且有较明确的切入点、目标导向和动态关注创业教育阶段性发展的特点。高校可以从创业课程的设置、团体辅导及户外拓展训练、自评和他评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实施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返乡创业是拓宽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渠道,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存在返乡创业及涉农比例低、淘汰率高的"两低一高"现实挑战,成效不明显。通过对浙江省8所本专科高校的1443名在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探讨个体因素、教育因素、政策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四个维度分别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提出要注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不断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配套政策,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创业支持环境等针对性举措,以求促进大学生积极返乡创业,将创业设想变为现实,为打造大学生返乡创业模式提供"浙江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教育改革举措。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教师是否具备创新创业教育的胜任素质,决定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作的成败。高校教师的胜任力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教师胜任力的要求,是培养和开发教师胜任力的前提。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可从完善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创造创新创业实践条件、打造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等方面提升教师胜任力。  相似文献   

15.
在后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创业活动,但是成功创业者凤毛麟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面对创业困境,大学生尚缺乏互联网创业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对浙江高校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调查和访谈,建立创业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互联网创业胜任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乡村旅游创业已经成为其中一把重要抓手。加强农民创业素质培育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基于胜任力素质理论,通过文献梳理、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探索因子分析的方法来构建乡村旅游农民创业胜任力模型。模型包含精神品质、组织管理、商业运筹和创新创造四个维度,并以此提出一些增强乡村旅游农民创业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业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高校应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创办大学生科技园区,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创业素养。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应构建以政府为核心、高校为主体、社会和家庭广泛支持的创业教育系统机制。  相似文献   

18.
胜任力是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性衡量标准。根据“冰山理论”,可以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分为创业行动力、资本力、认知力、品质力和内驱力五个维度。需要协调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个要素,积极行动,整合资源,系统推进,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开始,返乡就业的通道开始打开,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成效。然而,目前成功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个案少且流失率高,原因之一在于有针对性的高校返乡创业教育模式匮乏。基于创业教育实践的需要,构建一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商业合作方式的通专结合型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模式以供学界和实务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研究的目的在于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活跃度,更好地解决理工科大学生创业难的局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进一步推动以科技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理工科大学生。为此,我们在京津冀地区针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对思想、教育、市场、政策、管理等一系列因子的调查与分析,构建出"双创"背景下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的模型,进一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