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森特     
某一天,你在麦田里奔跑。麦田像海,把你紧紧围住。我有一首很喜欢的歌——《文森特》。我不知道歌词,我不知道他在唱什么。也许是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或者情节。那么,文森特  相似文献   

2.
敏感、多愁、脆弱的里尔克是孤独的,而这孤独时浓时淡、时轻时重,却始终无法消亡。他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用孤独谱写着美丽的诗歌,用孤独展现了寂寞的美丽。在《秋日》与《豹》中,他那孤独的身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和马尔克思是近现代西方文坛上的两颗璀璨的星辰,中学语文课本节选了他们的代表作品《变形记》与《百年孤独》。在作品中他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反映出人类生存的某种精神状态——孤独。1.孤独的背景无论是《变形记》还是《百年孤独》都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存在的孤独感,但二者  相似文献   

4.
陈杰 《文教资料》2014,(20):15-17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本文着重探讨作品的孤独主题,挖掘孤独的根源及摆脱孤独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孤独者》与《伤逝》相隔四天完成,鲁迅不公开发表的原因与《野草》直接相关。《野草》记录着鲁迅“难于直说”的爱情心理历程,含蓄委婉,有意掩饰爱情色彩以免引起对手的攻击。而《孤独者》、《伤逝》在彻底反封建主义思想中又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情感世界。鲁迅为了保护《野草》的神秘,保护自己的爱情,于是把《孤独者》、《伤逝》锁进抽屉,不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6.
"孤独,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的话,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百年孤独》以小镇马贡多为背景,以布恩地亚家族为描写线索,对这个家族进行了一番观照和审视。揭示出整个家族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社会的孤独的悲剧,似乎加西亚.马尔克斯生来就是为了追求孤独而写孤独的。所以,孤独就成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品味孤独     
当你身处繁华的都市,身旁是喧闹的人群时,你是否感到失落,空虚?这就是孤独,孤单并不代表孤独,孤独不一定孤单。一梵高从梦中惊醒, 《向日葵》、《阿姆斯特丹》、《星月夜》……一幅幅从脑中闪过。孤独,像驱不走的苍蝇,一直俳徊在他脑中。弟弟是唯一  相似文献   

8.
没有青春不孤独 “小王子的爸爸妈妈呢?”给幺幺念《小王子》时,她问我. 是啊.小王子的爸爸妈妈在哪儿? 一个独守小星球、独闯地球的孩子,他不是孤独的吗?我发现,整本书的角色都是孤独的:B612星球是孤独的,小王子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玫瑰是孤独的,狐狸是孤独的,国王、虚荣的人、酒鬼、商人、掌灯人、地理学家、蛇……都在孤独中存在.  相似文献   

9.
孤独情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永恒主题。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登岳阳楼》和柳宗元的《江雪》代表着三种典型的孤独情感体验类型。三种情感体验在外在形态上各不相同,陈子昂展现一种英雄式孤独,杜甫流露出流浪者思家忧国之孤独,而柳宗元显示出隐者清高避世之孤独。不同孤独的外在形态下深藏着三类文人在困境中不屈的救世济民之理想,他们的孤独感由此而升华让后人感动、景仰。  相似文献   

10.
“故都”——“孤独”。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借故都之秋景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本文从演绎生命的孤独、追寻艺术的孤独、叩问政治的孤独来一窥郁达夫之“孤独”的秋。  相似文献   

11.
陈染《私人生活》中的倪拗拗和勃朗特《简·爱》中的简·爱形象特质有同有异。她们都是当时时代的另类个体,却拥有不同的生命过程,走向了不同的结局。《私人生活》和《简·爱》中都大量提及了“房间”这个意象,我们也正是通过这个意象来探讨倪拗拗和简·爱的孤独与女性意识。我们可以发现,简在追寻的路程中渐渐消除孤独。倪拗拗在人生的开头是不那么孤独的,但她却越来越孤独,并学会在疼痛中享受孤独。简捍卫自由平等和尊严,是女性意识的萌芽,而倪拗拗则是反抗男权、控诉社会,是当代女性意识的具化。  相似文献   

12.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描写了主人公杜小康因家境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牧鸭生活的故事。展示了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3.
【苇月的话】在本刊2005年举办的"苏教杯·我最喜欢的一篇语文课文"征文大赛中,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投了《孤独之旅》的票,还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草房子》的喜爱。如果你喜欢《孤独之旅》,喜欢《草房子》,如果你还记得苇月曾经推荐过的《青铜葵花》,那你也一定会喜欢这本《香蒲草》,喜欢"香蒲草"系列里的其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长篇小说《城堡》,和他的《美国》《诉讼》被称为“孤独三部曲”,贯穿着社会批判的题旨。人在现代生存环境中的精神孤独,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内心深处的悲凉与凄苦,就在于被遗弃的境遇中的孤独。《城堡》中的k也有不被社会接纳而在多舛命运中跌摔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现当代的世纪病,  相似文献   

15.
孤独是人生的本质和常态,是人生的必不可少的一种体验。在小说《厨房》中,主人公美影和雄一都因为种种变故最终失去自己的亲人,在他们的成长中孤独总是如影随形并且异于常人地残忍,可是孤独并非人生的唯一状态,雄一和美影虽然无法摆脱孤独,但是他们在心灵的成长中超越了孤独。  相似文献   

16.
《孤独者》作为鲁迅小说集《彷徨》中色彩凝重的一篇,其间深蕴着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中深浓的孤独与苍凉感。在生存空间中,个体与他人是一种相互对立、映射、窥视与反窥视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充斥着冲突与对抗。这就注定了个体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来摆脱这一空间的孤独命运。  相似文献   

17.
陈染《私人生活》中的倪拗拗和勃朗特《简·爱》中的简·爱形象特质有同有异。她们都是当时时代的另类个体,却拥有不同的生命过程,走向了不同的结局。《私人生活》和《简·爱》中都大量提及了"房间"这个意象,我们也正是通过这个意象来探讨倪拗拗和简·爱的孤独与女性意识。我们可以发现,简在追寻的路程中渐渐消除孤独。倪拗拗在人生的开头是不那么孤独的,但她却越来越孤独,并学会在疼痛中享受孤独。简捍卫自由平等和尊严,是女性意识的萌芽,而倪拗拗则是反抗男权、控诉社会,是当代女性意识的具化。  相似文献   

18.
文森特·凡高是19世纪荷兰杰出的油画家,是美术史上一颗奇特的星,也是近年来全球最惹人瞩目的画家。他的油画《鸢尾花》以数千万美元的巨额创造了全人类自古以来绘画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文森特·凡高早年曾热衷于宗教,毕生穷困,在世时默默无闻,生前仅卖出过一幅画且不过寥寥数百法朗,患精神病竟至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文森特·凡高于1853年3月3O日出生在荷兰曾德传,是家中的长子。他的父亲泰奥多勒斯·凡高是教区的牧师。其母安娜·科妮莉娜·卡本斯特和父亲是“很有教养的一对好人”。文森特·凡高的好几个叔叔都是欧洲颇有名声…  相似文献   

19.
纳撒尼尔·霍桑早在其小说《七角楼》中着力描绘了一幅人类孤独和异化的群像,其中主要人物由于自我原因或社会原因被疏离、异化,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孤独,也为了摆脱孤独,走出被疏离、异化的窘境而努力、苦苦挣扎。霍桑对人类孤独与异化的生动描写以及对走出这种窘境的探索体现出《七角楼》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了《红楼梦》中体现出的孤独感,以宝黛为代表,具体从先天的孤独,红尘中的孤独,以及先行者的孤独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