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清婷 《文教资料》2013,(1):176-177
在现代科技不断进步,全球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趋势下,多模态话语应运而生,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成了语言研究的新热点。将多模态话语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尤其运用到对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中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外语课堂中多模态话语的建立,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代话语的多模态性,传统语法教学“讲授——学习”的单一模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培养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势在必行,合理利用各种多模态资源,从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学习者的语法学习以及实践中充分发挥各种模态的优势,从而达到多种模态协同表达信息,最终实现英语语法教学中培养多模态识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曾炯巍 《海外英语》2012,(21):31-33
新媒体时代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多元识读能力。该文阐述了多元识读能力与多模态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提出构建多模态英语课堂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并探讨了基于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多模态英语课堂构建的一些理念,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合理利用不同模态的协同、强化和互补来构建多模态英语课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传递的飞速发展,传统识读能力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人们由传统的识读行为转变为多模态识读行为。多模态识读能力作为一种新识读理念已引起广泛关注。探讨了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选取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教学实验,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探讨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与提高学生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介时代,人类语篇世界呈现出数字化和多模态化的特点,传统读写识读正逐渐被多元识读所取代。多元识读能力培养以设计建构意义作为教学理念,分为情景操练、明确指导、批判性框定和改造性操练四个步骤。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拓展了新媒体外语教学的内涵,而且培养了学习者构建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所带来的多元化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介时代,人类语篇世界呈现出数字化和多模态化的特点,传统读写识读正逐渐被多元识读所取代.多元识读能力培养以设计建构意义作为教学理念,分为情景操练、明确指导、批判性框定和改造性操练四个步骤.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拓展了新媒体外语教学的内涵,而且培养了学习者构建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所带来的多元化挑战.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沟通方式的多元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了外语教学方式的变革,英语教学逐渐从传统的识读教育转向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依据Kress&van Leeuwen提出的多模态教学模式理论,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教学模式。从书面多模态识读入手,利用多媒体创设多模态化的教学环境,利用网络拓展课外多模态任务,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8.
着眼于推进多模态英语课件在培养成人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方面的作用,本研究以EECC为内容、PPT为形式,探讨设计出适合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多模态课件,以期贴近成人学习者的认知图式,帮助他们达成整体意义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多模态时代。在多模态时代,由于各种模态的交互刺激和使用,给文化教学带来了新的视角即多元识读教学模式的应用。多元识读实际上就是一种多模态识读,它强调通过多媒介途径创造性的识读和批判多模态资源的能力。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上单一的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加强他们的多元文化交流意识,从而提升他们在多模态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为对象,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和多模态自主阅读教学模式,采取语言测试和访谈调查等方法分析多模态自主阅读教学模式对英语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模态自主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本质上讲,一般的网络恶搞并没有很多的恶意,往往只是一种自娱的手段或需要。但恶搞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带来各种不良的信息和道德法律问题。对于网络恶搞,一味的指责与批判是非理性的,关键在于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地引导与规约。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的变化跃迁,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生存环境。由于当代青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前几代青年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年的认知、行为和心理及社会分层等方面,都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句丽史研究是中国民族史与东北民族史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出现了大批的研究成果,文章尽量全面回顾了2005-2010年间高句丽史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研究我国文学翻译家江枫有关雪莱诗的歌翻译作品,结合他的诗歌翻译标准及技巧,深入研讨了他在诗歌翻译中提出的"翻译诗歌,形似而后神似"思想,探索出其诗歌翻译作品中蕴涵的美学原则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媒介责任是一个内涵甚广且相当复杂的概念,是对作为整体的媒介对国家、民族、历史、人文应担负怎样的责任的系统探索。对媒介责任的探索,则是将媒介这一复杂变动的社会有机体,与诸多社会历史伦理道德重要因素进行价值碰撞的多元思考,这种思考也是培养大学新闻专业学生系统整体的媒介宏观意识的第一步。目前我国传媒表达中常出现孤立性、没有历史观、偏重感性缺乏社会背景的现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媒介责任教育缺失,对比美国大学展开的媒介伦理研究,我国大学新闻专业教育应系统引入媒介责任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的变化跃迁,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生存环境.由于当代青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前几代青年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年的认知、行为和心理及社会分层等方面,都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后出师表》是研究诸葛亮的重要材料。自清代开始,《后出师表》的真伪成了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分别有正反两种观点。综合20世纪以来前人的研究成果,搜集关于证明《后出师表》真伪的各种依据。针对同一个论争点,学界分别有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分别列出不同论争点的正反两种观点,总结陈述并细致分析这些观点。最后根据不同的论争点如《后出师表》的出处问题、感情基调与用语问题、涉及的历史人物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后出师表》确实出自诸葛亮之手。  相似文献   

18.
2月28日,关于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第二轮六方会谈在北京结束。这一轮六方会谈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存在哪些分歧呢?本文试对此作一述评。 一、缩小分歧 积累共识 第二轮会谈无疑艰苦而复杂。会期不定,悬念不断,一直开了四天,闭幕式也多次推迟,但是会谈取得了一些重要共识,并涉及实质内容。北京六方会谈主席、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2月28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主席声明》作为启动六方会谈后的第一份文件,它所传递的重要信息是: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核问题;采取协调一致的步骤解决核问题及其他关切;6月底前举行第三轮会谈。他还进…  相似文献   

19.
刘勰应是对左思作品进行较全面批评的第一人。他高度肯定了左思的文学才能。不仅指出了其创作的总体风貌 ,而且察觉出了其独特风格特征。认为左思的文学成就突出反映在《三都赋》和《咏史诗》上 ;另外也指出了其创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现在看来 ,刘勰的批评有的地方有失偏颇或不甚深入。  相似文献   

20.
遑论人文对数学科学的反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对科学技术及其他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人文教育对数学科学又具有反哺的作用。本文的撰写目的是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在数学科学的发展、教学和研究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