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佳坤  张军  陈娟 《高校教育管理》2023,(3):100-110+124
本研究以三所理工类应用型高校为案例,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探究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型高校基于内外生优势因素,选择高校主导型、政府引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校企融通创新模式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应用型高校以校企融通创新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需要依靠专业教师、创新成果、实验平台等内生动力要素的内源驱动,以及政府、科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外生动力要素的外源带动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因此,应用型高校应突出办学特色、加强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为建立高校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增加砝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参与政府引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创造条件;基于产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创新工作机制,为开展企业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奠定基础;优化内部科创制度环境,发挥好专业教师、创新成果、实验平台等内生动力要素的推动作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增强其他创新主体等外生动力要素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苏州国际科技园5家软件企业的调查访谈,从企业视角探讨了中小创新成长型企业在与高校合作进行科技创新、技术转移中的合作经历、模式,以及企业对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评价和需求.提出了高校与中小科技型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工程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我国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现状,结合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取得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提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建平台、全程参与的合作模式。政府出台政策和设立专项经费,参与指导和评价;高校搭建服务共享平台,实施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和评价机制;企业参与实践育人指导和考评。三方共举,践行“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共育未来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科技信息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借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建设、优化科技信息资源保障平台,以达到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动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继续教育作为科教兴国、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战略性、基础性地位日益凸现。当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已成为我国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企业借助合作高校的科技、信息、人才等优势资源,极大地推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改善和技术与管理的创新。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也逐步走出开展专业教育的单一模式,合作面及合作深度不断拓展。一、建立互利双赢合作模式的必然性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不仅有其对应的时空所依托,而且有其产  相似文献   

6.
MOOC的产生不仅带来了高等教育模式的改变,同时也催生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信息存储和信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如何迎接MO O C的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教育模式下的信息资源需求,转变信息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式?本文阐述了MOOC的产生、特点以及MOOC与图书馆的关系,着重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如何满足MOOC信息需求而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形式或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领域仍存在较多困境,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质量不高、与社会需求对接脱节以及法制环境、市场机制的缺失等,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瓶颈。因此,需对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市场四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进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高校实现其自身内涵建设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高校历史专业学生信息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给出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并结合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信息服务实际,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信患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丰富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促进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技术革新和管理变革。论文阐述了网络信息环境下读者服务的变化需求,探索了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途径,利用图书馆现有的信息技术和资源,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高校来说,需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围绕社会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坚持协同创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办学特色;三是发挥工科优势,对接产业需求;四是着力抓好多学科协调发展,扩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覆盖面;五是以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聚合培养、形成科技创新的能力;六是以国际合作为路径追求突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指出高校图书馆与企业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服务模式,促进了图书馆创新发展。探讨和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都在寻求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也在于其被广泛应用、传播和共享,但是目前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均处于“孤立”状态。文章以湖北文理学院和襄阳市资源共享共建为例,论述高校信息资源校地协调发展和共享模式:一是通过“校校、校企、校地”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建立校地科技信息特色数据库及相关网站,三是建立校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中心。  相似文献   

14.
张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2):124-125,128
结合目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机制的建立及服务途径的拓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模式等方面创新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知识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师生服务,为社会造福的理念。为丰富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提高图书利用率提出了有效途径。构建图书馆建设的多项服务工作的创新举措,以适应与日俱增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在最近召开的"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高校与企业的领导、专家畅谈高校与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交流推广成功的合作模式和经验,探讨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在合作中出现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新战略、新要求,以推进中国高校和大型企业合作向纵深发展。下面是部分领导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6.
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在最近召开的"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高校与企业的领导、专家畅谈高校与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交流推广成功的合作模式和经验,探讨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在合作中出现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新战略、新要求,以推进中国高校和大型企业合作向纵深发展。下面是部分领导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7.
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在最近召开的"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高校与企业的领导、专家畅谈高校与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交流推广成功的合作模式和经验,探讨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在合作中出现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新战略、新要求,以推进中国高校和大型企业合作向纵深发展。下面是部分领导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在最近召开的“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高校与企业的领导、专家畅谈高校与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交流推广成功的合作模式和经验,探讨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在合作中出现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新战略、新要求,以推进中国高校和大型企业合作向纵深发展。下面是部分领导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技术创新模式,使教育和科技创新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从主体协同、资源协同等方面着手构建协同机制,促进高校、企业、政府等主体之间以及相关资源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确保产学研合作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政府等作为创新体系中的组织主体要素,是科技创新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在这些创新行为主体之间需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才能更好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确保科技创新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能量的最大释放。目前,重点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大力发展科技中介组织,建立科技基础平台共享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三是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的关系,完善国内外科技资源合作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